王丹 樊玉婷



摘 要: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把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發展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企業財務營運方面的籌資,投資和現金流三個方面為重點進行研究。本文在查閱“互聯網+”相關文獻及政府報告的同時也梳理了企業財務管理的相關概念,在此基礎上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一、引言
“互聯網+”是我國創造的新名詞,2012年由于揚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這一新名詞的剖出使傳統行業發生了變革,各行業與“互聯網+”跨業態融合也帶來了新的產業增長點。政府也支持“互聯網+”發展,在十三五規劃中強調把握信息技術的發展態勢基于網絡強國戰略將線上線下平臺相結合,為大數據商業模式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互聯網+”不僅僅代表了一種經濟新業態,更是串聯各個領域的紐帶,形成了“1+1>2”的模式。拆分來看,互聯網作為“+”的平臺,通過“+”,實現了同其它產業之間的串聯。整體來看,互聯網是生產力進步的結果,能夠對與之相“+”的產業起到促進作用,實現產業升級。財務管理部門把控著企業的興衰,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在“互聯網+”下不僅方便了企業遠程管理和財務工作線上的處理同時也保證了資源的充分利用。
二、“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現狀
1.“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籌資現狀
本文主要以攜程旅游近幾年的負債數據為例來說明“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籌資現狀。在“互聯網+”新業態促使下,一個企業要想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蓬勃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少不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對于轉型初期的“互聯網+”企業來說負債籌資成本低、程序簡成為其融資首選。以攜程旅游為例,自2012年開始逐步發展“互聯網+旅游”的新模式,企業所需資金量較大,自身的負債規模也隨之攀升,特別是發展之初。如表1所示,2015年至2017年攜程旅游的負債總額分別為551.58億元、688.93億元、756.25億元,以此可看出企業負債風險急劇上升。
由于“互聯網+”企業發展具有不確定性,企業也難以預測自身的發展,無法準確選擇合適的負債結構從而造成其籌資風險。如上表,攜程發展線上“互聯網+旅游”,2016年資產負債率為48%,2015年為46%,同比增長2%,說明這種高短期負債籌資方式使企業介入資金所占比重增大,比率越高,償債能力越差,增加了籌資風險。
由此可知,籌資雖給企業發展帶來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夾帶了較高的風險。企業應在“互聯網+”下應綜合考慮各項因素選擇與自身相匹配的資本結構,從而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2.“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投資現狀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興起,就阿里巴巴集團而言,數字化投資使線上線下消費并入,構建了在“互聯網+”下新的阿里數字經濟體,同時也成為了一種新的消費趨勢。因此,本文主要著重于從阿里集團投資交易額的典型代表和企業投資動向行業分布情況和來說明“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投資現狀。
從圖1可看出,2012年-2019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額每年都在創造新高,這巨幅增長的背后是阿里集團對當前市場投資方向做出了準確的判斷,同時把握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并做出了合理的投資決策。
如圖2所示,從阿里集團投資領域的分布情況上看,主要集中在科學技術服務業,其次為信息技術服務業。阿里集團在“互聯網+”時代下的戰略投資方向契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從“互聯網+”的線上平臺觸達消費者到獲客率的不斷增長,線上消費平臺的投資有了回報。企業自身不斷智能化發展更是突出了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要把握好對信息技術、AI、大數據等投資發展的必要性。
由此可知,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要把控好內外投資方向,做好投資決策,在制定自身發展核心戰略時,對外投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體量和影響力。
3.“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的現金流現狀
企業的營運離不開現金,現金流更是企業經營中最具流通性的資產,創造價值的源泉。富裕的現金存量可以為企業運作提供動力。
第一,“互聯網+”加快現金流流動性和平衡性。在其線上“互聯網+P2P”等網貸平臺的廣泛應用延伸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加快了企業籌資的步伐。使現金流的周轉速率加快,流動性大大提升,由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互聯網+”還促使企業銷售環節的效率提升,節約時間成本也就增加了企業現金流管理效率,提高了現金流管理價值。
第二,同質化競爭加劇,發展前景未知。“互聯網+網貸平臺”的發展隱患很多,像P2P、互金辦等同質化競爭加劇。有些平臺事故百出,對相關受限現金貸政策的企業形成了一定的沖擊。政府政策“窄口”意味著“互聯網+”企業可利用的資源減少;綜上企業在“互聯網+”模式下提高自身現金流水平的前景具有未知性。
目前我國對“互聯網+”的認知還處于實體經濟,出于轉變原有模式重塑結構的成長階段。因此企業應拓寬對現金流管理的角度,找尋新的探索點,從而拓寬現金流的新渠道;企業自身也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充分認識經營生態鏈,使物流、商流以及信息流向資金流靠攏并加強四流之間的配合。
三、“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1.“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籌資面臨的問題
(1)籌資規模不合理,破壞資本結構
在“互聯網+”下企業內部籌資總額過高及過低都會對自身運營造成不利影響。若籌資規模過大,企業需要支付過多的利息,債務負擔加重而且閑置資金比重大,導致自身盈利能力下降;若籌資規模過小,企業的資金鏈欠缺殃及到自身投資活動的開展及運作。所以企業籌資規模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其資本結構,產生風險。
(2)債務償還風險大,籌資利息高
“互聯網+”下企業的籌資渠道雖拓寬但自身要是不能及時償債,信用度會下降的同時還會影響下次籌資。若企業自身在一定時期內資產變現差且資金調度有誤等不能及時支付利息,可能會有財務風險同時還伴隨自身破產的風險。
(3)籌資期限不固定,導致資金循環不暢
根據還款期限是否大于一年籌資行為分為長期負債籌資和短期負債籌資。通常在“互聯網+”下企業一般會選擇像P2P短期負債產品利率較低的平臺,但籌資期限風險相對較大。若企業在短期負債期限內自身沒有規劃好營運資金,償債估計會造成資金循環堵塞。
2.“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投資面臨的問題
(1)投資決策不合理
很多企業在“互聯網+”下選擇投資管理時:并沒有結合當下的發展形勢,缺乏對自身的分析和考量,決策也過于主觀。例如:“互聯網+”發展期初,一些企業只眼紅當前利益并沒有對日后發展做出長遠打算,且自身目標定位模糊;對外投資項目缺乏科學性及可行性的判斷,沒有全面分析了解,忽視了隱藏的風險等。
(2)投資方式不科學
好比有的企業在“互聯網+”下受市場形勢變化的影響,單一且過度追求流量,使自身經營的投資方式過于同質化且缺乏實踐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自身投資的風險;另外一些企業在其生產經營活動中,投資方式的選擇過多,但自身沒有主干的經營業務。這就加劇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財務活動方面的風險,使自身的生存形勢陷入窘境。
3.“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現金流面臨的問題
(1)“互聯網+”下企業財務管理現金流的安全程度較低
信用風險大。相對于傳統金融的嚴格審核,現下“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準入門檻低,審核快受到了不少企業的青睞。就是因為過審容易,近年來,虛擬貨幣炒作及P2P網貸平臺等隱患的爆雷較大部分原因都以“無抵押信貸”為主。部分企業信用風險急劇攀升,這種雙向風險既存在企業壞賬率高、追償難又存在平臺跑路的風險。
管理經驗欠缺。在“互聯網+”背景下交易方式便捷,現金流回流加快,且周轉次數增加。但稍有不慎就會使現金流出現斷流,對一些在現金流管理方面缺乏經驗的企業而言將會擴大自身現金流管理的風險。
網絡安全風險較高。“互聯網+”的發展基礎便是其技術,但互聯網技術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會有一定的BUG也存在數據泄露、遠程截胡等安全風險。在受到非法技術入侵時一些企業的損失便難以估量。外加企業自身管理也會有一定缺陷,存在操作失誤的可能性,這樣一來更加劇了網絡安全風險。
(2)“互聯網+”下投融資規劃不成熟
我國在“互聯網+”這一經濟新業態下與多方平臺相融合,但復雜的網絡對企業財務活動等發展暗藏“地雷”。如果企業自身不能做好“互聯網+”新背景下投資活動與融資活動之中的權衡,就會使原有的經營狀況受到資金鏈斷裂的絕境。而且部分企業極具需要外部環境的借力才能對自身進行投資擴張,但卻忽視了其中某些不可控的因素,結果導致了短視規劃下的高風險。
四、“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1.“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籌資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完善籌資風險管理環境,設定其目標
“互聯網+”背景下一個良好的環境會有助于企業對籌資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也是籌資風險管理的前提保障。企業籌資風險管理目標應順應“互聯網+”下的發展步調并且服從企業的總體目標;并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部署、運營效率、整體效益、獲利能力等情況進行決斷。
(2)建立企業籌資風險的科學管制
“互聯網+”受自身屬性的影響具有公開、透明的特點,使企業處于完全競爭市場中,面臨著外部的沖擊。大部分的企業在與“互聯網+”相融合的初期是通過源源不斷的資金投放虧本來占取自身市場發展的一席之地,沒有防患于未然。因此,企業要想在“互聯網+”風口下持續發展就要做好自身債務籌資風險管理的事前防范,并建立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管制。
(3)充分考慮企業發展態勢,優化自身資本結構,
在“互聯網+”模式下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發展階段匹配相對合適的債務期限,不能高估自身盈利水平;而且在“互聯網+”下受某些條件互斥的影響,企業沒有最優資本結構,只有最合理資本結構。
2.“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投資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完善投資決策程序
企業要在“互聯網+”這一新時代背景下進行投資時:要充分把握時代的發展趨勢,對其經濟架構要有所了解,加強對主導業務的研究,逐步完善投資決策程序及嚴格管控相關管理投資決策活動是否科學可行。比如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像對AI、大數據等這些未來行業進行深入分析,決定投資的方向,搶占商機進行精準投資,有助于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2)合理選擇投資方式
企業要加強對“互聯網+”這一新業態的探究了解,確保自身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在其投資時:要全面分析經營情況,確保自身的正常營運;有效地規避投資風險,匹配適合自身的發展資源,選擇最合理的投資方式。
3.“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現金流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建立全面有效的風險管理
企業要擴大自身對現金流管理的認知,加強管控。企業應合理利用“互聯網+”線上線下的平臺實現現金流管理內外相融合,將現金流管理的角度擴大到信用管理、融資管理、渠道管理等各方面讓其不再孤立,使企業自身各個方面的要素建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更有助于提升現金流風險管理能力。
(2)合理制定投融資規劃
在“互聯網+”新業態下對企業投融資產生具有重要影響的有股權眾籌模式和P2P網貸模式。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靈活選擇控制比例且投資方面要注意規避風險項,量入為出。企業在對“互聯網+”線上平臺的篩選也很重要,一套完善的投融資考核體系可以保障企業其決策規劃的準確開展。
所以,政府更要建立加強與第三方平臺的征信體系,能夠確保企業取得可靠信息,使企業自身對日后投融資行為可以做出更有可行度的規劃。
五、結論
在“互聯網+”這一新時代背景下企業應根據自身規模、市場定位、業務模式等實際要素,擇優發展最合理的途徑,從根本上消除“+互聯網”的淺層認知,樹立“互聯網+”的正確思維。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與時俱進,自身不斷的進行重組升級,也促使整個行業創新發展。企業財務管理是自身管理中的核心部分,關乎著企業整體的管理控制及現金流的健康。因此,本文從企業財務管理的籌資、投資、現金流三個方面分析了在“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當前互聯網科技發展的大前提下,針對其相關問題給出一些對策建議。旨在可以使企業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能夠持續增強自身優勢及市場競爭力,也可以不斷提高整體的管理效率與財務管理水平,從而帶動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Mohamed Ali Kandi,Hicham Lakhlef,Abdelmadjid Bouabdallah,Yacine Challal. A versatile Key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secure Group and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2020,150.
[2]Everton de Matos,Ram?o Tiago Tiburski,Carlos Roberto Moratelli,Sergio Johann Filho,Leonardo Albernaz Amaral,Gowri Ramachandran,Bhaskar Krishnamachari,Fabiano Hessel. Context information sharing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A survey[J].Computer Networks,2020,166.
[3]周鴻鐸.我理解的“互聯網+”——“互聯網+”是一種融合[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37(08):114-121.
[4]何師元.“互聯網+金融”新業態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關聯度[J].改革,2015(07):72-81.
[5]邢紀紅,王翔.傳統制造企業“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結構特征及其實現路徑研究[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7(02):70-90.
[6]林典偉.“互聯網+財務管理”模式下,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18(33):208+214.
[7]滕海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9(17):130-132.
作者簡介:王丹(1991.09- ),女,寧夏人,研究生,銀川能源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發展;樊玉婷(1996.05- ),女,寧夏人,銀川能源學院,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