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畢業論文在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本科人才培養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畢業論文是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也是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以安徽科技學院農科類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得出以下結論:畢業論文改革應以學生為本,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題,畢業論文開題時間應提前至大二學期,根據學生發展動向和創新特點而設計不同的畢業論文課題,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育“四型人才”。注重過程和畢業論文答辯考核,逐步構建和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相適應的畢業論文改革路徑,最大功效的發揮畢業論文對農科人才的培養和支撐作用。
關鍵詞 應用型高校;農學;畢業論文;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0-027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0.077
Abstract Graduation the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of local applie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Graduation thesis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interests and literacy,and also a key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raining.This paper took the agricultural graduates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reform of graduation thesis should be studentoriented,a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choose topics according to their interests,start the graduation thesis in advance to the second grade,design different graduation thesis topics according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trends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and cultivate “fourtype talents” with graduation thesis as the carrier.Colleg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e process and examination of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gradually build a graduation thesis reform path suitable for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raduation thesis in cultivating and supporting agricultural talents.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Agricultural sciences;Undergraduate thesis;Reform path
??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學類專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對農學類本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使培養出來的農科人才與當今社會需求高度匹配成為新的時代課題,也是新時代農業高校辦學水平的最直接體現[2]。安徽科技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農學類專業是該校傳統優勢學科,學校高度重視農學類專業的提升改造工作。同樣,農學類專業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提高學生實踐水平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就是畢業論文設計、試驗操作和論文撰寫等工作,論文進展的每一步都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起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畢業論文工作開展的水平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通過畢業論文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生的專業水準,是增強應用型高校農學類本科生培養水平和能力的關鍵。
1 畢業論文在農學本科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
1.1 畢業論文是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素養的重要載體
興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引擎”,具有恒久作用力。同樣,培養專業興趣也是學好一個專業最有效的途徑,而專業素養的形成也是個人發展潛能的重要支撐[3]。學生只有對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產生持久的學習動力。本科生要想取得專業技術上的“突飛猛進”,最直接的途徑之一就是早日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參與創新性研究,這樣在實驗室的“熏陶”下才能逐步培養專業興趣,做到“學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學生在開展科學研究、完成畢業論文課題的同時,會有更多機會與導師和同學交流探討,從而逐步加深和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調整方向,找到自己的精準“興趣點”。高水平科學研究是一所高校辦學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各高校都非常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國家級創新平臺、省校重點實驗室在每個高校都被打造成“亮點”,這就為本科生開展畢業論文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大學生所處年齡段恰好是創新活力最旺盛的階段,部分同學可能會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對農業科研產生強烈的興趣,更加堅定了考研深造的志向,也有部分同學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畢業論文實習,加深了對農科相關企業的熟悉度,為畢業以后從事農學類相關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有這些畢業論文實習的有力推進和實施,都將對學生專業興趣和良好專業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1.2 畢業論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農學類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
畢業論文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本科生印象最深刻、掌握最全面的一部分內容。一般來說,農科專業本科生所選擇的學科分支開展畢業論文實習,大多也就決定了該生以后的考研方向、就業路徑乃至人生道路的選擇。農學類本科專業學習科目較多,包括作物遺傳育種學、作物栽培學、蔬菜學、果樹學、茶學、花卉學以及植物營養學、土壤肥料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等分支方向,學生的選擇余地很大。但是,學生在增加了選擇性的同時,也增添了盲目性。筆者通過系統調查發現,雖然學生主修的科目比較廣泛,但掌握得都比較膚淺,對以后的就業深造、參加工作等的支撐作用較小。當今許多農科生從未系統了解過“土地”“農作物”“果樹”“蔬菜”“肥料”“病蟲”等概念。由于缺乏實踐訓練,他們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不能完全掌握,對農業概況一知半解的學生較多。因此,為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畢業論文實習階段成為本科生加大專業學習力度、“近距離”感知專業、明確用功方向和增強實踐的“黃金期”。畢業論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農學類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
2 畢業論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畢業論文改革順應了新時代高等農林教育的發展態勢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之一,其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當今“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量涌現,其人才的需求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要讓學生充分掌握當今農業、農村、農民、經濟、生產革新和專業分支的政策理論的前沿信息,使其在理論學習、實踐技能和創造力等方面均得到提高,培養既懂理論又接地氣的“一懂兩愛”人才成為迫切需求[4]。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的人才培養,也要借機“彎道發展”,順應新時代高等農林教育的發展態勢,主動對接“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訴求,更加重視畢業論文在“一懂兩愛”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國家對農業的發展要求[5]。
2.2 以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加快畢業論文改革
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樣化、就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以及學生個體差異性愈加明顯,高校人才培養必須實行分類培養和因材施教,以適應時代的變遷,千篇一律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朝向訂單式、多樣化、個性化方向發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大勢所趨,更是學校特色發展、持續發展的根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加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度,深入推進分類培養,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從根本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6-7]。因此,畢業論文的改革也要緊扣學生分類培養的總體目標,開展有針對性的改革,最終使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社會的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所需。
2.3 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加快改革
以往學生的畢業論文主要以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選定課題,然后布置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方案開展試驗,不因學生的創新特質不同而設置變化的研究課題,這就導致學生開展畢業論文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有效發揮。畢業論文考核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對學生缺乏過程考核。由于沒有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課題,從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有的學生實習目的不明確、試驗態度不端正、投入時間不足;有的學生試驗方法不能掌握完全,不明緣由;有的學生只會盲目操作試驗,不會處理數據。這些弊端最終導致畢業論文質量出現嚴重下滑[8]。因此,畢業論文設計也應“因材施教”,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畢業論文選題,根據學生畢業以后的發展意向有區別地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和考核工作。
3 畢業論文改革的舉措
近年來,為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安徽科技學院農學類相關專業開展了畢業論文的改革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出可行的畢業論文改革實施方案,最終使學生通過畢業論文改革獲益。
3.1 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志趣選題
3.1.1 加大動員宣傳,讓學生充分認知畢業論文設計的重要性。
學生管理部門要利用大一入學教育這一關鍵環節,開展有聲有色的專業思想教育,增強學生的專業自信心,幫助新生理清大學四年的學習規劃,將畢業論文實習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大學四年的學業規劃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畢業論文是最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之一,充分強調畢業論文設計和論文寫作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從大一下學期開始,要讓學生系統了解并熟悉農學學科門類所有的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讓學生早日充分理解各個學科的涵蓋范圍,尤其是各個二級學科的特點和全國的優勢學科,明確學生畢業論文實習的開展范圍,拓展學生的成才領域,讓學生早日確立奮斗目標。
3.1.2 幫助學生端正畢業論文實習態度,早日確立“興趣點”。
學校要時刻注重激發學生“學農愛農、學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意識,強調“知識就是力量”和學好專業的重要性,促使學生端正實習態度。在實習正式開始前,首先要解決一個“總開關”的問題,讓實習學生徹底搞清楚“為什么上大學”“上大學學什么”“大學畢業之后能干什么”以及“我為什么需要做畢業論文”“做論文是為了什么”等問題。學生只有思想“開化”了,才能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也為因材施教、因材設計畢業論文做好基礎性工作。
3.1.3 建立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學生雙向選擇的機制。
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加強單位指導教師科研方向的宣傳工作,建立指導教師和學生雙向選擇的機制,在雙向選擇方法上要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讓學生理解選擇好畢業論文導師的重要作用。首先,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早做盤算和設計,不盲目跟風,不隨波逐流,充分做到選題根據自身興趣特點展開,同時指導教師也要認真研判學生的發展動向,對部分學生出現的“鉆牛角尖”而不能自拔的情況,有關部門要及時進行糾偏,確保學生的大學四年主次分明,過得緊張而又充實。其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和興趣自主選擇指導教師,不能“越俎代庖”,堅持讓學生自己抉擇,一旦確立好指導教師,就要以“蹄急步穩”的精神狀態開展畢業論文實習工作。
3.2 重新確立畢業論文實習最佳開始時間
目前,一般地方農業高校的畢業論文實習開始時間大致為大三下學期,由于農學類學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農作物,作物的生長周期一般較長,如果按照老套路,學生來不及沉下心來做試驗,就要準備考研或找工作等,這對于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畢業論文質量的提高非常不利。筆者通過連續8年指導農科類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實踐得出以下結論:地方應用型高校大二階段的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好奇心要超過大三、大四年級的同學,實習態度也更加端正,完成試驗任務的執行力更強,在大二階段養成的良好科學研究習慣也可以有效延伸至大三和大四階段。因此,將畢業論文開始的時間適當提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錢兵[9]認為引入科研導師制可以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指出從大一年級就開始推薦學生閱讀一些專業書籍等提高專業素養,培養學生查閱文獻的能力,大二階段開始參與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要想把畢業論文設計做好,就要盡早謀劃。結合農學類專業實際,學生可以從大二上學期末進入“導師和學生雙選階段”,某些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從大一下學期開始選擇畢業論文導師,從而使學生有充足的畢業論文準備時間來查閱文獻,熟悉實驗室的儀器設備以及試驗方法,制訂好畢業論文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制定出詳細的試驗方案,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與實驗室高年級的同學 “結對子”,互幫互學,最終實現畢業論文實習工作的良性循環。
3.3 根據學生發展動向和創新特點,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育“四型人才”
根據學生本身的發展需求和創新特質,可以將畢業論文實習學生分為四大類,分別為“拔尖型”“創新型”“復合專業型”和“專業技術型”,稱為“四型人才”[10]。通過畢業論文實習分類,不同發展意向和創新特質的學生參與到不同畢業論文實習任務中,以充分調動不同類型學生開展畢業論文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3.1 以畢業論文為載體發現拔尖人才。
要善于發現和選拔對農學類專業領域有非常大的興趣和專業技能突出、志在專業上有所建樹的學生,支持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點自由探索,自己選定研究方向和制定個性化試驗方案,讓學生自己設計畢業論文,然后指導教師審核,支持學生大膽試驗,發揚“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敢闖敢試精神。在此基礎上,支持學生本人獨自申請大學生創新課題,完成課題任務,從而強化對學生的科研訓練。
3.3.2 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養創新型人才。
對有繼續深造意向的學生,從大二階段開始,引導其盡早進入實驗室,參與科學研究,強化科研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畢業論文實習過程中,引導其盡早選定研究方向,有針對性地強化科研創新能力訓練,為學生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
3.3.3 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養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需要知識多元、能力復合,是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較強組織管理能力的人才。對于這一部分學生,可根據他們的特點和需求充分發揮產學研創新基地的作用,與校外科研機構、企業等聯合培養人才,學生可以在學校和創新基地等單位的共同管理下完成畢業論文。
3.3.4 以畢業論文為載體培養專業型人才。這一部分學生對農學類專業具有濃厚興趣,愿意在農科所面向的行業領域直接就業,可以著力強化學生專業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致力于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具有較強專業技能、在未來相應行業中擔當技術骨干的應用型人才。這一部分學生在大三學年就可以不定時到企業內進行頂崗實習,在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展畢業論文實習工作。
3.4 改革畢業論文考核方式
3.4.1 傳統畢業論文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傳統畢業論文流程缺乏有效監督,致使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實習存在僥幸心理,實習態度不認真,不踏實肯干,最終導致畢業論文實習目的沒有達到,學生也沒有學到真本領。針對以上問題,畢業論文改革要打破陳規,注重過程考核,嚴格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開題審查和畢業論文答辯考核。
3.4.2 注重過程考核和畢業論文答辯考核。
通過強化過程考核,使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的剛性約束加大。開題要做好文獻綜述,綜述沒有得到指導教師的批準,不準開題,如期開展期中檢查;要求學生做試驗嚴格記錄,不論是正面結果還是負面結果都要實事求是地記錄,以增強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敬畏之心。對于創新特質較強的同學,要及時與其討論論文進展情況,鼓勵其進行自由探索;對于計劃繼續考研深造具有一般創新意識的學生,要盡早幫助其確立研究方向,選定研究課題,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幫助其進行分析,以確保畢業論文試驗的順利進行;對于以復合型和專業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學生,要及時與產學研共建單位銜接,形成人才共育共管、多管齊下的局面,最終培養出知識結構優、實踐和就業能力強的現代農科人才。畢業論文最終的答辯工作是一項常規工作,但要常做常新,以鍛煉畢業生的論文寫作能力、專業認知能力和答辯膽識為首要任務。答辯時重點審查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對所做課題的把握程度、答辯的熟練程度以及對所提問題的反應,最終給出答辯成績。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考核,使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都有所提高。
4 結語
畢業論文工作是地方應用型農科高校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導向作用。因此,要改革學生畢業論文實習方式,因材施教,落實“四型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畢業論文選題的針對性,確立畢業論文實習的最佳時間,落實畢業論文開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加強畢業論文過程和答辯考核,構建出適合地方應用型農業高校畢業論文改革的路徑,從而有力提高畢業論文對農科人才培養的貢獻度。此項改革對于學生下一步的就業和考研深造均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使培養出的農科人才實踐水平更高,更受社會和學生本身歡迎。
參考文獻
[1]胡永萬.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J].農村工作通迅,2017(24):27-30.
[2] 劉春桃,柳松.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類高校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 2018(6):16-21.
[3] 劉霄,蔣承.大學生的專業興趣可以培養嗎:基于本科四年發展數據的動態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7(19):33-39,70.
[4]段海明,余利,黃偉東,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人才需求方向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7):3-5,169.
[5] 楊玉富,王冬冬.高等農業教育“一懂兩愛”理念的實現[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5):570-574.
[6] 趙桂龍,繆培仁,丁為民.本科生分類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1):40-42.
[7] 陳曉陽.構建因人而異、分類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3(2):3-6.
[8] 陳金湘,官春云,羅麗華,等.農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題及解決路徑[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6(S1):123-126.
[9] 錢兵.本科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策略[J].江蘇高教,2017(10):60-63.
[10] 朱莉.構建“雙創四驅”模式,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基于山東農業大學的實踐與探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6(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