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
摘 要 根據我國頒布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中的相關內容,政府會計核算體系現已經落實了全面且系統化的改革措施,并且還推動了高校財務工作的整改。本文以高校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編制為核心,比較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的差異,闡述兩表在轉換期間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最后以高校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實務示例為基礎,提出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注意事項,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 高校 政府部門 會計報表
一、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的比較
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存在一定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會計報表內容、編制基礎和會計報表項目設置的3個方面,具體包括:
(一)會計報表內容的差異
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中包含會計報表、報表附注與財務分析等主要內容,若是以會計報表為核心展開分析的話,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以及預算結余差異表等屬于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資產負債表能夠充分體現政府部門的年末財務實際情況,并且還會根據資產、負債及其凈資產3種形式實現分列;其次,收入費用表能夠充分體現政府部門在最終年度期間的實際運行現況,并且還會根據收入、費用及其盈余的方式實現分列;最后,預算結余差異表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會計制度背景下預算結余之間存在的差異。
高校會計報表中的主要內容包含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與報表附注等主要內容,這些都是高校會計報表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資產負債表的內容屬于高校月度與年度的資產負債表,充分體現了高校在一定期間的全部資產、負債及其凈資產;其次,收入支出表的內容充分體現了高校月度與年度期間的各項收入和支出等情況,甚至是年末非財政補助結余的分配情況都有所體現;最后,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的內容充分體現出了高校年度的財政補助收入和支出。通過上述內容可清晰得出,兩個會計報表內容的差異。
(二)編制基礎的差異
從政府部門和高校會計報表的編制基礎而言,政府部門財務報告主要是以權責發生制為主要依據,目的是呈現出當前政府部門的財務實況及其運行情況等,其中內容包含財務報表、報表附注及其財務分析等;從高校會計核算的編制基礎而言,主要運用收付實現制,但是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核算應當依照有關制度運用權責發生制。
(三)會計報表項目設置的差異
根據《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中的相關內容可看出,其中有明確記錄資產負債表、收入費用表樣表中的項目,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中的項目內容不相符,而在眾多項目中,最明顯的差異并沒有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而是體現在收入費用表中。并且根據《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中的內容還可看出,資產負債表樣表中的資產類項目已經高達約20個,而負債類項目約為14個。相較于《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資產類項目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6個,其內容包含“應收利息”“應收股利”“政府儲備資產”“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等,而負債類項目則增加了1個,是“應付政府補貼款”。
二、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轉換存在的問題
目前,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在轉換中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一)項目無法實現對接
雖然《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中,有關收入費用表的費用類比項目是根據《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的“支出經濟分類”和“類”級、權責發生制進行分類,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收入支出表支出類項目主要是根據經費來源、取向及其支出功能等標準實現的分類,特別是“財政補助支出——事業支出”“非財政補助支出——事業支出”等項目的數據來源,更是以《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的“教育事業支出”與“科研事業支出”等科目依據,從而使《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操作指南(試行)》中的收入費用表費用類項目的“工資福利費用”“個人與家庭的補助”等無法有效實現對接。
(二)會計科目級次過多
針對高校會計科目級次,由于存有科目級次過多的問題,很多數據都出現對接不清晰等問題。一般情況下,《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支出類科目都會通過“教育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方式體現,并且不同級別科目需要根據“基本支出”“項目支出”進行分類,并且通過下設“財政補助支出”“非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等科目,對相關科目展開明細核算工作。由此可見,《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的會計科目級次過多,若是以“教育事業支出”科目為主,設置到“款”級科目級次為“教育事業支出——財政補助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經費——其他資本性支出——專用設置購置”,會計科目級次就有6級。
三、促進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轉換的具體建議
為保證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編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并提供科學、有效的數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并落實該項工作的開展。
(一)健全內容指標體系
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內容體系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第一,應高度重視政府管理和評價工作的開展,通過管理工作與評價工作的開展,完善財務報告中的相關內容;第二,應構建含部門、財務報告及專項報告為一體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其中,專項報告是指專門反映某類財務狀況的實際報告,在報告中不僅能提供綜合財務報告應用中需要使用的所有信息,還不限制財務報告的報表信息。
(二)健全信息系統建設
健全政府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有效梳理政府的資產和負債等情況,還能反映出政府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而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必要的價值信息。與此同時,在推進政府會計改革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將遇到的問題呈現出來,從而為全面推進政府會計改革提供科學有力的經驗依據。此外,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意義并不是體現編制結果,而是需要呈現高質量的資產負債情況表。因此,在健全政府財務報告編制信息系統時,不僅要包含會計核算系統,還要包含財務報告編制系統,從而確保政府部門會計報告編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高校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示例
以某高校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支出經濟分類明細表為例。2018年度,該院校的工資福利已經支出約8000萬元,商品和服務方面的支出約為5000萬元,針對個人及其家庭的補助支出約為2500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約為2800萬元,其折舊費用為4000萬元等。在高校資產負債表中,簡單列舉了期末有余額的項目,去掉了沒有期末余額的項目;在收入支出表中的“上級補助收入”“經營收入”“經營支出”等項目中,由于當期沒有發生額,且高校此類業務較少,所以并沒有明確提出此列項目;在支出經濟分類明細表中只列表了“支出經濟分類”的“類”級科目和部分“款”級科目。
五、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注意事項
高校在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時,除了要掌握政府部門會計報表與高校會計報表轉換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改進方法以外,還需要以此為依據,在編制過程中高度重視科目核算和數據核算等內容,進而確保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編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應注重科目核算
一般情況下,所編制的政府部門會計報表會在年度終了之后進行落實,具有編制時間緊、任務重等特點,而且若是針對數據來源展開分析,可明確看出來源主要就是高校的各類會計報表。高校各類會計報表的數據來源是在日常會計核算憑證與賬簿等資料中,特別針對支出經濟分類明細表而言,其中還會涉及有關“工資福利支出”“商品與服務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等,因此,在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時,需要高度重視其核算是否準確與合理,如以會計憑證的填制科目為例,需要對此加大重視,確保其是否正確。
(二)應注重數據核對
“其他資本性支出”項目作為當前盈余和預算結余產生差異的核心因素,其數據列報更是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項目有密切聯系,所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在結賬之前就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本性支出”項目的支出金額加大核算力度。例如,針對“其他資本性支出”項目發生額是否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一致等。此外,在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科目當月發生額進行核算時,還需要注重考慮以捐贈形式所產生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并除去上述內容中提及的相關業務,使其當月“其他資本性支出”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相符合。若是在核算的過程中出現了不一致的現象,就需要相關人員能夠對此展開調查,通過做好相關數據核查工作,確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避免在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過程中出現一次性核對工作超量等現象。
六、結語
高校編制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工作屬于政策性強且涉及面廣的一項會計基礎工作,由于該項工作具有較高的技術性,所以也提高了對專業化知識方面的要求。基于此,為保障編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相關人才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方式學習有關《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等規定的具體內容,確保政府部門會計報表的編制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作者單位為南京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 蔣莉平.高校部門財務報告編制方法及建議[J].會計之友,2018(5):132-135.
[2] 王杰斌,李小紅.高校部門決算報表質量問題研究——以廣西高校為例[J].經濟研究參考,2018(47):82-88.
[3] 袁紅華.編制政府部門財務報告淺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8(12):50-51.
[4] 樊曉晶.由決算報表的編制談高校修繕的會計核算[J].商業會計,2019(9):107-108.
[5] 張詠華.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核算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19(2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