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萍
【摘要】基于新課標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教師不夠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忽視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這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采取教學方式多元化、重視學生課外閱讀、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等相應的措施,以達到培養出具有文化底蘊,文學素質高的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新理念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雖然在新課標理念下,大多數的語文教師已經開始重視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但是在日常的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存有很多的問題,影響到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在新課標的理念下不斷完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才能培養出符合國家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當前環境下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
1.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單一
目前,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加強語文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成績提高的重要影響,但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還有一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這些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方式上都是比較單一的。普遍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就是填鴨式的教學和傳統的板書書寫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效果可以說是十分不理想。
2.教師不注重學生課外閱讀
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做到了注重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將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唯一途徑。短期來看,這種教學方式會起到一定的教學成果,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部分的提高,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提高到一定水平時,就會停滯不前,無法大幅度的提升。由于環境所限,小學生們能有接觸到的閱讀資料少之又少,導致教師們忽視了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使得學生們自身的文化底蘊得不到培養,文化素質得不到提升。
3.教師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由于小學生生理年齡條件所限制,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持久集中。在此階段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驅動力,所以教師應該根據這一特質,在語文閱讀的實際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對閱讀感興趣,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減少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二、基于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教師要意識到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研究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確保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中,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以下將根據上面提到問題列舉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采取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當今,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意識到了多元化語文閱讀教學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采取多元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融入到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分角色去閱讀課本中的角色,從而對課本中文章的內容進一步加深了解,達到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效果。例如,在統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在講授《落花生》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出花生的圖片,由于本章節都是通過對一花一鳥的描寫,引發出深刻的情感,本課也是如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花生的了解與印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引入課文。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學生思考,課文中父親為何會贊揚花生的品格,為什么要寫桃子、石榴、蘋果,這些與花生又有什么關系?從對話中了解花生樸實無華、用處多的特點及做人道理。
2.重視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課外閱讀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重視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個人閱讀傾向,把相應的課外書籍推介給學生。比如,有的學生喜歡讀歷史類的書籍,就可以推薦《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有的學生喜歡美術,就可以推薦《西方美術史》,喜歡偵探類的學生可以給他推薦《福爾摩斯探案集》等。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語文閱讀能力會不斷地進步,語文成績也會不斷的提升。教師也要有針對性的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在學生成長的階段,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魯濱孫漂流記》這本課外讀物,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布置任務,讓學生在一周內讀完《魯濱孫漂流記》,然后組織大家一次討論閱讀心得,魯濱孫由于意外,流落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他頑強的求生欲讓他一個人在島上活了下來。在遇到食人族后,魯濱孫勇敢地從食人族手中救下了一個野人,并為之取名“星期五”,從此兩個人快樂地在島上生活,直到多年后遇到一艘商船,魯濱孫得以獲救回到了英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梳理魯濱孫從流落荒島到回到英國的過程,總結出魯濱孫是一個具備什么樣性格特征的人,最初在面對逆境的時候,他表現出了強大的求生欲,即使面臨絕境也為自己創造生的條件,頑強的活了下來;在遇到食人族后,他又用自己的勇敢與智慧,在自保的同時還救出了一個野人,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魯濱孫沒有退縮并且保有心中的善良;與“星期五”一起在島上快樂的生活說明他在惡劣的環境等下依舊保持樂觀的心態,心態往往決定了一個人命運,在這種樂觀的心態下魯濱孫得及堅持到獲救,最終回到了英國。由此,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靈魂也是一種雕刻。正如人們所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雕刻師。”
3.教師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
提升閱讀興趣是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在教師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小學生閱讀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小學生沉浸到語文閱讀的課堂中,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例如,在統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教材中,在講授《獵人海力布》時,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和傳說,本單元所講的內容都是民間故事,是經過世代百姓口耳相傳的百姓智慧結晶,這些內容是培養學生對閱讀興趣的有效素材。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能夠在學習后將課文內容復述出來,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逐漸喜歡上語文課堂。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向學生介紹,在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山村中,有一塊奇特的石頭,傳說是一個獵人變的,大家都稱這塊石頭為“海力布”。從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海力布是一個獵人,為什么會變成一塊石頭?另外,在學習《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時,本單元課文教學,要以讀為主,在朗讀的過程中,找出文中描寫場景和細節的句子,感受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對于讀不懂的句子要反復的讀,本課是對母親工作環境的場景描寫,對母親工作狀態的細節描寫,蘊含著母親對家的愛、對孩子的愛,也蘊含著兒子對母親的愛,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深沉的愛,使得學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愛、母愛,讓孩子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增進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新課標理念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文化底蘊與文學素養,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培養了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豐富了知識儲備,提高了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孟瑜.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17,(2) :97.
[2]劉建英.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語文天地,2017,(3)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