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紅



摘 要: 電子商務合作是中美兩國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目前已經發展為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在中美貿易出現沖突后,雙方在電商市場的規模依然不斷增加,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強勁,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推動中美電商合作的長遠發展,需要針對雙方的市場架構、關注內容及國家安全濫用等各方面問題進一步協商解決,用合作的形式展現市場作用,給予各國更加和諧、友善的市場發展環境。
關鍵詞:電子商務;中美;商務合作;跨境合作
中美兩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雙方在產業架構、市場需求以及資源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雖然雙方出現貿易沖突,然而其電子商務強勢發展,將要成為雙方經貿合作的新焦點。目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紛亂,持續增加電商合作是對中美兩國各有益處的,與此同時針對相關限制性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探究實際有效的發展路徑。
一、新時期中美跨境電商合作趨勢
(一)中美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中
2019年,全球電商市場規模達到3.53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7%。其中,中國電商銷售規模位居全球首位,達到19347.8億美元,同比增長27.30%。自2013年中國電商銷售額首次超過美國以來,中美兩國電商銷售額差距不斷擴大,中國占全球電商市場比重達54.7%,將近是第二名到第六名電商銷售總額的兩倍。另外,中國網上零售額預計將超過10萬億元,同比增幅16.6%;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8.4億元,上升比率為19.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高達20.4%,相比上一年增加了2%。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e Marketer發表的預測數據中了解到,其在2018年時電子商務市場總價值超過5148.4億美元。亞馬遜的零售額在其中占比接近一半,而e Bay、蘋果以及沃爾瑪的市場占比為6.6%、3.9%及3.7%。2019年,美國消費者在電子商務上消費5869.2億美元,占全國零售總支出的10.7%,比上年增長14.0%.電商市場規模的不斷增加不僅是由于中美兩國經濟的持續加強及消費者購買能力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體現出電商取代了線下的零售市場。
(二) 中美跨境電商合作保持較快增長
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其在資源等各方面具有強大的互補性,雙方貿易規模不可估量。隨著電商平臺的不斷發展,兩國的供應商與消費者在直接交易規模方面不斷增加,是中美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動力。2019年,根據海關出口監測數據顯示,美國仍是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的主要目的國,但受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美國所占比重達到15%,比上年下降2.5%,但仍然繼續位居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目的國首位。
2018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跨境交易呈現的國家數據中出現了一致的分布。我國郵政在美國建設分支機構與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美國的第三方支付系統Pay Pal和銀聯共同合作實現國內銀行卡跨行支付,針對中國商戶發布了B2B2C跨境電子商務的解決策略。敦煌海外數字貿易中心分別在八個國家與地區建設,其中包括美國。電商平臺是電子商務的深入發展,特別是B2C交易形式更加便捷,不僅能夠確保產品質量,憑借其更加低廉的價格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利用電子商務的模式實現跨境交易。
(三)跨境電商促進兩國線上零售合作
在電子商務產生后,由于技術、配套以及國際協同等各方面的約束,跨境電子商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緩慢發展。近些年,中美雙方在電子商務方面快速發展,同時帶動了印度、印尼等各國在電商市場方面的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憑借其交易速度快、信息傳播與供需對接成本低等特征,將供需不均衡、生產周期浮動對資源產生的耗費及對市場信心帶來的沖擊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如今國際經濟飄搖的大背景下,推動電商進一步發展有利于為中美雙方提供更加堅實的發展基礎,從而對于全球經濟的穩定復蘇具有重要的領導作用。
中國跨境電商企業通過自己所建立的電商網站、電商APP、在海外開店電商平臺上開店,通過社交方式、直播方式等,在中美線上零售渠道開展業務,逐漸壟斷了美國的線上零售渠道。在亞馬遜、沃爾瑪等美國B2C可開店平臺渠道,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的市場份額已接近40%;eBay、Etsy、Wish等C2C電商渠道,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的市場份額已接近60%;在Facebook、WeChat等社交電商渠道,以類似國內微商的互聯網零售模式正在快速發展,中國電商賣家所占比重也達到63%。受中美貿易戰的關稅影響,中美傳統貿易正快速轉型成跨境電商和轉口貿易,中國跨境電商采取化整為零策略,并將單票貨值控制在USD800的免稅額度以內,以商業快件和郵件的方式,免稅清關后輸入到美國,或以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包裹給美國消費者,從而規避關稅。
(四) 擴大電商合作優化雙方產業鏈,改善外溢影響
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以及就業機會是中美雙方共同的需求,合作對于兩國而言均是有益處的。在穩定發展的情況下,電商平臺能夠獲得長遠發展增加投資,另外有關供應鏈也會更加科學有效。為了將這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兩國要放棄零和博弈的思維方式,利用合作的方式使兩國獲得共贏。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會帶來更加遠大的發展前景,電子商務是傳統貿易模式的升級版,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而且能夠支撐配套企業的不斷發展。據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8)》相關統計得知,2018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直接與間接就業人員共計4700萬人,該年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的業務量共計507.1億件,同比上升26.6%。亞馬遜公司表示已經給美國帶來了九十萬的就業崗位,而馬云與特朗普會面時直言,會利用電商的形式為美國提供上百萬個就業崗位。
二、中美跨境電商合作面臨的困境
(一)如何進一步升級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制度環境
中美兩國在法律法規體系中具有很大差別,對于雙方在電商及跨境電商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是判例法國家,雖然成文法持續增多,然而產生法律糾紛后,判決方式依然主要根據大法官的判例。美國并未針對電子商務頒發相關直接法律,然而在知識產權、合同、加密以及國家安全和稅收等眾多涉及領域均發布了相關法律法規與判例,進而對電子商務發展以及市場主體的行為加以約束。在聯邦法律并未作出明確規定的部分,各州均具備自主裁量權,能夠調節市場主體的行為并進一步推動。我國是將法律法規作為調節市場主體行為的主要憑據,目前出臺了《電子商務法》并已開始實施,意味著我國對電子商務交易活動全方位規范,給予監管單位執法的法律根據,也確定了電商經營者具備的市場主體地位。綜上,中美雙方在電商法律法規體系中存在的差別不只表示監管機構的權限區別,也確定了市場主體發展路徑。雙方發展跨境電商均要受制于各自的法律法規,有關雙邊合作及經貿協定均要將法律授權空間作為根據。
(二)如何協調電商產業發展中兩國的側重點
中美雙方在發展電商時均采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市場拓展,然而由于制度與市場的差別,兩國電商發展的關注點有所差異。我國電商發展是將產業基礎作為核心,給予消費者帶來更大的選擇與更多的商品,包括各類別細分市場,電商企業提升服務便捷化的能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要求,重視各個細分市場。經過對已成熟的消費市場提供優質服務,企業能夠得到發展空間。在目前消費零售市場偏低的階段,有較大的提高空間。此外,我國在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時更重視電商貿易便捷化發展,積極促進協調與主動作為,降低商業活動中每個流程的成本支出。相對來說,美國電商企業更加重視“頭部需求”,服務市場重要部分的要求,企業要負責的公共及普遍服務成本更少。美國政府在發展電商行業時更加注重數字貿易,表示數字貿易的關鍵點在于數據的自由流動及撤銷本地化數據存儲要求。
(三)如何有效促進兩國電商模式融合
中美雙方在電商發展模式方面有很大差別,如何取長補短促進兩國電商發展模式的有效融合是針對性解決中美電商合作的關鍵制約。美國是電商的發源地,其發展欠缺必需的借鑒模式,在市場經濟中電商企業采用競爭的方式獲得發展。然而因為物流網絡與計算機、互聯網基礎建設以及消費者接受程度的相關性較弱,因此美國電商發展速度緩慢。中國在電商方面歷經向國外學習、企業自主探究以及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的發展。相比之下,中國電商發展的基礎條件雖然薄弱,然而巨大的市場及消費者接受程度促使電商極速發展。市場經濟逐步完善,我國電商企業在降低市場要素流動壁壘、促進物流與支付的提高效率等各方面發揮出重大作用,成果顯著。同時,建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及具有創新特色的互聯網電商平臺,且具備全球領先的優勢。綜上,近些年,中美兩國的政府部門均大力支持電商市場的發展,然而我國政府在鼓勵與推進方面力度更高,效果更加顯著。中美兩國的電商企業在發展中促進合作,未來應該考慮采用合資的模式推動雙方電商共同發展。
(四)如何減少國家安全濫用行為,提升市場信心
確保國家安全是各國的重要責任,然而美國政府在確保國家安全的范疇內不但自身運用比較激烈的手段,還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干涉其他國家的政府行為。美國政府在審核外資流入時運用“關鍵基礎設施”等含糊準則,關于外國對美投資的審核力度進一步強化,并不斷增加對華敏感技術出口的限制領域。實際上,依據美國在克林頓時期就實施的全球新興基礎合作倡議,各國家之間通訊硬件基礎設施是上層網絡服務的關鍵基礎,反對硬件互聯互通會對跨境電商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由于美國的影響,諸多國家質疑并阻礙華為參與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抨擊了市場對信息技術發展的信心以及參與想法?,F代通訊技術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能夠促進電商持續發展,然而其發展造成網絡標準趨于一致。不論是第二代、第三代還是第四代通訊標準,在各方的共同參與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通訊標準差別逐步縮短。第五代通訊標準在將來或許會成為全球統一的標準,為縮短各國之間存在的標準差別,減少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給予高效、快速互聯提供發展條件。
三、擴大中美跨境電商合作的路徑
(一)協同發展,產生多邊電商規則
2019年1月25日我國和76個世貿組織成員國簽訂了《關于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其中包括美國,在此聲明中明確世貿組織在目前已有的協定與框架的基礎上,開啟和貿易相關的電子商務議題。在1998年五月份,世貿組織第二次部長級會議中,各國針對電商議題成立工作組加以談判。中美兩國是全球貿易大國,要協同發展促進多邊經貿體制不斷發展、改善。美國主導創建的多邊經貿體系得到了普遍認同與參與,也是成員國企業發展國際經貿活動、減少發展不確定性的關鍵性保障。電商活動采用國際貿易的模式在各成員國內極速發展,創造了一定的價值但也產生了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電商是多邊經貿合作的一部分,其也要為長遠發展謀求有效路徑。中美兩國要在多邊電商規則確定時,全面考慮其發展特征,重視為發展中國家留有發展空間,協助基礎較為薄弱而具備發展意圖的經濟體強化基礎建設,致力于解決新型國際貿易環境中的貿易矛盾,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
(二)雙邊協定提供穩定發展環境
在多邊規則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狀況下,中美兩國采用雙邊協同的模式給予雙方跨境電商發展加以保障。電商活動交易金額大、頻率高且領域廣,關于雙邊保護知識產權要利用協同的方式。中美兩國以目前已形成的知識產權協定作為基礎,更加深入地探究有關電商的內容,給予跨境電商活動更加穩固健康的發展環境。針對電商模式的差異運用不同的推動模式,最大程度地減少跨境電商發展成本,給市場帶來可持續發展條件。電商平臺的進一步發展不僅可以運用綠地投資模式擴展,還要重視跨國并購等資本運作形式。中美雙方要在短時間內討論恢復雙邊投資協調的談判,減少政治危機對企業投資活動產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運用負面清單的形式針對雙向投資活動確定政府干涉的界限,加強雙邊經貿合作的可預期性及穩定性。中美兩國在雙邊協定中運用靈活方式,不是全面對等,而是在各自重視的范疇獲得對方的認可,進而產生以主觀評判基礎均衡為基礎的互利合作協定。
(三)全面發揮行業組織橋梁作用
電商行業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不僅能夠加速推動大平臺的發展,同時給予中小電商企業帶來發展空間。行業組織要在推動中美跨境電商及各自市場內電子商務活動中展示自身的正面作用?!锻馍掏顿Y法》激勵外商企業在我國參加各類型有關政策、規范的指定,能夠投訴解決各種關切的問題,而行業組織要在這一過程當中展示其關鍵性作用。行業組織能夠全面收集參與方的要求,整理之后代表行業和東道國政府加以交流,表明企業需求,力求得到更多的發展支持與保障。行業組織要制定各行各業的規范。中美雙方的電商行業組織在協商與交流之后,能夠快速了解對方目前的行業標準以及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美電商的標準對接與互相認可。行業組織能夠協助雙方企業快速了解另一方市場,降低業務拓展時出現的陌生感,快速適應當地環境。行業組織為會員提供法律法規及政策信息。電商行業組織在進行專題培訓之后,協助企業知曉有關規定,快速掌握新的發展條件,降低法律和政策危機。
(四)激勵地區電商平臺有效對接
中美雙方在電商平臺方面有諸多品類,服務目標有顯著差別。每個平臺均具備自身的特征,很多電商平臺已經具有高水平的商業生態系統。電商平臺的對接能夠快速促進平臺之間用戶與銷售者的優勢資源互補,實現經濟收益。近些年,中美省州之間的合作不斷增強,參與方在增加利益焦點、探究互補發展方面均有積極表現。電商平臺是我國部分地區增加對外貿易、探究創新發展的關鍵部分。支持并扶持中美電商平臺等電子商務實體加以合作,有利于強化中美發展的載體作用,減少中美跨境電商的發展支出,推動雙邊經濟貿易長遠健康發展。農產品以及生鮮產品作為特色電商平臺在我國極速發展,我國市場需求量大,美國農業資源豐盛,生鮮類的農產品在我國需求量大但是很難完全滿足。中美有關電商平臺的有效對接有利于推動供需間的良好匹配,產生規模效應,進而穩定長遠發展。中美兩國在電商平臺方面進行合作有利于加強兩方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作用,優化經貿復蘇的市場預期,有助于提高市場信心。
(五)互相配合,減少創新系統風險
創新發展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電商領域的創新具備動力及發展空間,創新能夠減少電商交易成本,推動市場進一步發展?;ヂ摼W金融在我國的崛起與急速發展是電商發展帶來的一大重要成果,對于電商甚至是全球經濟具有重大影響,不僅改變了消費者支付習慣,同時給予商業系統的金融要素流轉帶來新的發展空間。2018年我國非銀行支付機構中的交易金額超過208萬億元,同比上升了45.23%,并維持高速增加狀態。美國科技創新氣氛濃重,風險投資集中。硅谷不僅是科技創新的代表,其在電商發展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些年,區塊鏈技術采取商用方式加速發展,支持著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減少系統風險,加強數據的可靠性。中美雙方均鼓勵創新,但是創新要采取商業化的應用得到前期投入補償。在確保知識產權的同時強化創新合作,對于中美兩國各有益處。創新而產生的業務環節重塑與監管范疇,及創新而來的新市場均有提高發展危機的可能性,中美雙方在有關風險的監管、預防及保險產品的指定是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而且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及危機,雙方必須要協作配合,最大程度地減少創新活動帶來的副作用。▲
參考文獻:
[1] 羅芳, 劉宇辰. 中美網絡購物節消費的比較研究[J]. 電子商務, 2019(9):12-19.
[2] 陳???, 徐榮. 戰略競爭背景下的中美海關合作:原因、現狀及路徑[J].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19(5):52-61.
[3] 楚樹龍, 陸軍. 美國對華戰略及中美關系進入新時期[J]. 現代國際關系, 2019(3):23-29
[4] 趙清莉. 政府管理創新模式下的中美電子政務比較研究[J]. 海峽科技與產業, 2019(3):45-49.
[5]張明勇. 中國母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 對外經貿實務, 2016(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