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琴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小學識字教學中仍然存在的教師教學形式單一、對漢字缺乏深入理解等問題,并從豐富教學方式和深化對漢字形、音、義的理解出發,對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果進行了探究。例如:用“包”字作聲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組成了“跑、泡、抱、苞”等;用“氵”作形旁,與不同的聲旁組合,就是“江、河、湖、浪、海”等。
關鍵詞:識字教學;教學方式;古文字學;形音義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識字教學貫穿整個語文教學課程,是語文教學的起點,也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核心環節。小學語文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斷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 小學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識字教學缺乏趣味性,教學方式單一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覺得游戲、故事等識字教學法的準備過程過于復雜,遠不如單純教字來得簡單直接。一些教師關注的重點主要在考試成績上,因而不斷加大默寫的訓練強度,導致識字教學變得機械單一。乏味的識字教學方法讓學生無法從“要我識字”轉變為“我要識字”。
1.2 識字教學缺乏深入理解,漢字的形、音、義無法達到統一
一些教師因缺乏古文字學的知識,在識字教學中未能充分把握漢字的構形規律,沒有抓住漢字的本質特征,導致學生無法掌握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系,大大降低了識字效率。
可以看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還存在很多地方需要改進。我們應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多掌握古文字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建立起漢字形、音、義間的聯系。
2 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舉措
2.1 豐富教學方式,增加學生識字興趣
可通過卡片識字法、兒歌識字法、字謎識字法、游戲識字法等寓教于學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1)卡片識字法。先在卡片上寫下需要掌握的漢字,通過讓學生多次抽取卡片進行反復認讀的方式,不斷強化漢字記憶。
(2)兒歌識字法。根據韻文兒歌朗朗上口、富有節奏的特點,教師可以適當編一些識字兒歌,組織學生反復誦讀。如通過“一人大,二人天,天字出頭就是夫,夫字兩點夾夾牢,夾子站好來來來”這樣一首兒歌,就巧妙地認識了“一”“人”“大”“天”“夫”“夾”“來”這七個字。
(3)字謎識字法。字謎蘊含了漢字構造的規律,滲透了漢語言的結構特點,傳遞了造字的規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魅力,從而實現字謎的教育功能。如“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的謎底就是“拿”。這就是通過對“拿”字進行分解,形成謎面,然后通過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加深了對“拿”字的印象。
(4)游戲識字法。如把漢字的偏旁部首寫在黑板上,讓學生依次用不同的部件進行組合造字,然后把組合而成的漢字大聲念出來,要求后面的同學組成的新字不能與前面的相重復。
2.2 掌握古文字學知識,深化對漢字形、音、義的理解
漢字是意音文字,其演變的總趨勢是由圖畫性的象形文字逐漸向方便實用的符號化的方塊字方向發展。漢字是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方法構成的,稱之為“六書”,其中前四種是造字法。小學教師應多掌握一些古文字學知識,在識字教學中,認真區分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把握其形體結構的內在理據,建立形音義間的必然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識字效率。
(1)象形字。在認識“山”“鳥”“門”等象形字時,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的形式展示漢字從實物到象形字、簡化字的演變過程,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更為直觀、清晰和具體。
(2)指事字。大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在學習“上”“下”“刃”等指事字時,可以先在黑板上描摹出這些字的最初形態,然后著重介紹其“視而可識,察而現意”的地方。如“上”就是下面的一長橫代表水平線,上面的一短橫是指示性符號,表示位置在水平線以上。
(3)會意字。會意字具有“合二字三字之義,以成一字之義,使人觀之而自悟”的構字特點。如“武”字,從戈從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腳,表示人拿著武器走,有征伐或顯示武力的意思。教師在講解會意字的時候,可以適當編一些小故事或小場景,讓學生融入情境中學習。
(4)形聲字。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多數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都有揭示字音、字義聯系的規律。同一個聲旁加不同的形旁、同一個形旁與不同的聲旁結合,就能組成不同的字。例如:用“包”字作聲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組成了“跑、泡、抱、苞”等;用“氵”作形旁,與不同的聲旁組合,就是“江、河、湖、浪、?!钡?。教師可根據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通過歸納、組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漢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多措并舉優化改進教學方式,掌握古文字學知識并積極用于教學實踐,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為學生識字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其真正理解漢字以及漢字所蘊藏的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
[1] 許紅星,廖苑園.部編本教材背景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探析[J].教育觀察.2018(22):30-31,53.
[2] 王紅,高雅麗.利用字謎教識字[J].語文建設.2018(20):66-68.
[3] 楊言英.淺談識字教學的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0(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