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良
摘 要: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是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的鄉村教師專業發展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出發,了解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并以此提出實現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將會對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振興鄉村教育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現狀;途徑
一、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
1、鄉村教師學歷水平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的中小學對教師學歷的門檻要求也普遍提高,很多學校的教師都是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學歷。在前不久的深圳中學教師招聘的公示名單中,有許多教師是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的博士,甚至還有的的教師有在海外留學的經歷。而在鄉村地區,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不高,專業知識匱乏,教學技能欠缺,很少有機會接受系統的師范專業教育和系統的專業培訓。在我所支教的學校,和我一個辦公室的一位老師,她就是中專學歷,雖然通過函授等方式繼續進行學習,但是很顯然這種方式并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她經常說自己因為學歷低的原因造成了自己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難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成績。當然,我們不能簡單的的認為學歷越高能力就越強。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學歷越高的教師,視野會更加開闊,會接觸更多的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面的情況和變化會有更準確的把握,因此,對學生的成績的提高會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2、鄉村教師職業倦怠明顯。教師職業倦怠是指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在長期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緒、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以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由于鄉村教師福利待遇低,發展空間小等原因,鄉村教師的職業倦怠更加明顯。在支教學校,通過和一些鄉村教師的交談中發現,這些教師專業知識不強,很多不是師范生背景,沒有專業知識和專業背景作為支撐,大多數教師都缺乏專業發展的意識。一開始走進學校,還有一些新鮮感,可是這種新鮮感會漸漸被瑣碎的日常教學工作所磨光,剩下的只是每天機械地重復不斷地教授課本知識,因此,會讓整個學校陷入“死氣沉沉”的境地。另外,由于城市里的學校會像巨大的黑洞一樣將鄉村學校里優秀的學生吸引去,鄉村學校里剩下的只是一些“差生”,教師教他們往往很難帶出好成績。在我所帶的班級當中,很多的學生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認識不到學習對于他們的重要性,當教師精心的備課,上課,卻看不到學生們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漸漸的便會喪失教學的激情與動力,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3、鄉村教師教學理念落后。鄉村教師的年齡結構失衡,教師的整體年齡結構偏大,這些中老年教師往往“因循守舊”,依然在用老一套的教學理念,很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據支教學校的校長介紹,整個學校四十五歲以上的教師數量占到了學校教師數量的70%,年輕教師數量較少,并且缺乏新人對教師隊伍的補充。同時,相對于城市,農村地區的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教師很難接觸到專家的講座,這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因此,最近幾年國家推出的公費師范生的政策,就是鼓勵一批接觸了先進教育理念,具有開闊視野的大學生報考師范專業,讓更多的新鮮血液對教師隊伍進行補充,促進整個鄉村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
二、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1、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學校的教研活動一般由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教師及普通教師組成,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中的感悟和經驗及時記錄下來,形成個體知識的積累。同時,也可以通過與其他老師的交流溝通,對其中有價值的內容進行討論,讓更多的老師所接受,從而完成由個體知識向群體知識轉化,最終形成群體的共識。尤其對于年輕的教師來說,參加教研活動可以學習一些優秀的教師的經驗,從而更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在支教的學校,也會開展一些教研活動,教師們在一起講課、評課,還會派一些教師去外面觀摩優秀的公開課,比如說全縣的青年教師技能大賽。我會十分珍惜這種機會,積極的跟著這些教師去參與到這種活動當中,從中獲取豐富的經驗,并且嘗試運用到自己之后的教學過程當中。這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學習,可以讓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少走彎路。
2、在職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鄉村教師可以報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利用寒暑假到高校進行有關教學理論方面的學習,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提升自己專業發展的途徑。從2016年開始,教育部對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進行了規范,要求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和全日制的研究生統一招生錄取,統一標準培養,并且畢業時和全日制一樣發放學位證和畢業證,只是學習的方式存在區別。比如,在鄉村工作的教師可以攻讀教育碩士學位,由于研究生的培養和畢業比以前有更嚴格的要求,所以在這一過程中,自己肯定不能僅僅為了提示學歷而讀書,而是會扎扎實實的學習有用的知識,了解教學方面最前沿的成果,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作為一名公費師范生,雖然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也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我也在積極準備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考試,希望能夠繼續深造,以后可以將新的教學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從而促進自己不斷發展和進步。
3、踴躍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不存在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情況,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反復的練習,才能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在支教學校,通過聽課我發現,教師們在平時的講課中往往比較隨意,比如,教學語言不規范,缺少教學環節等。而到了教學比賽的時候,教師們往往會為了講好一節課而花費心思,精心設計,甚至每一句話都要反復推敲。所以,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1]李長娟.鄉村地區教師培訓的實踐探微與路徑突破[J].教學與管理,2015(12):33-35.
[2]張志越.鄉村教師培訓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38-41.
[3]黎瓊鋒.提升專業品性: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農村教師教育模式創新的探索.現代教育管理,2010(3):95-97.
[4]郝敏寧.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分析——兼論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7.
[5]張彥春.楊建輝.職業倦怠阻礙農村教師專業發展.中國成人教育,2011:103-104.
[6]馬冉冉.貧困地區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7]廖頌舉.《儒林外史》稱謂研究[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