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麗 張建洛

[摘要] 目的 探討中醫康復治療干預在肱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研究。方法 方便選擇2014年1月—2017年8月100例來該院診斷與治療骨折疾病的患者進行研究,待確診屬于肱骨遠端骨折之后,確定2種治療方案并分兩組進行應用,具體治療方案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的基礎上進行中醫康復治療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治療效果、骨折愈合效果、肘關節活動度、肘關節評分。 結果 研究組患者疾病治療效果與骨折愈合效果、肘關節活動度、肘關節Mayo評分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χ2=8.935、6.394、P<0.05;t=15.263、15.321、17.160、19.115、19.394,P<0.05)。 結論 臨床進行肱骨遠端骨折疾病治療期間,需要醫生結合患者骨折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與此同時輔以患者中醫康復治療干預,可提升手術預后價值,促使患者盡快康復出院。
[關鍵詞] 肱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中醫康復治療干預;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3(c)-0001-0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Distal Humeral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ZHANG Cun-li1, ZHANG Jian-luo2
Xi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yang,Shanxi Province,712000 China;2.Department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Shanxi Provincial Nuclear Industry 215 Hospital, Xianyang, Shanxi Province, 7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atients with distal humeral fracture after op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ethods Choose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2017, 100 cases of fracture to the hospital conveni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patients, after confirmed belongs to the distal humerus fractures, determine the two treatments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specific treatm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eam for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ealing, fracture healing, elbow motion, elbow scoring. Results Group patients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fracture healing, elbows Mayo elbow mobility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χ2=8.935,6.394,P<0.05;t=15.263,15.321,17.160,19.115,19.394,P<0.05). Conclusion To humerus distal fracture disease treatment, clinical doctors need combined with patient fracture treatment specific situation to choose the suitable opera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complementary with patients with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prognostic value can promote surgery, patients recovered and went home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Fracture of distal humeru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lications
肱骨是指位于人體上臂的一塊骨頭,因此又被叫做上臂骨,為解剖學上典型的長骨。其上端為由肱骨頭和肩胛骨關節盂構成的肩關節,下部則為肘關節。臨床上較為容易發生骨折的地方為肱骨外科頸,這主要是由于其肱骨頭松質骨和肱骨干皮質骨交界造成的[1]。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肱骨遠端骨折,其中以青壯年居多。而肱骨遠端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法復位或者外固定,而治療時間較晚或者骨折較嚴重的患者,則需進行開放復位手術進行治療,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固定材料[2]。基于此該文研究期間,方便選擇2014年1月—2017年8月該院收治的肱骨遠端骨折患者100例,分組分別應用2種治療方法治療,參考兩組患者疾病預后結果,評價適用于該骨折疾病治療的最佳治療方法,分析中醫康復治療干預方法在其中發揮的康復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擇該院骨科接收的患者100例來研究,經過詳細的影像學檢查,可知全部患者符合肱骨遠端骨折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對照組),作以疾病不同療法預后結果的組間對比分析。納入標準:選擇該院骨科進行肱骨遠端骨折治療的患者[3];正式治療之前,骨科臨床醫生要對全體入選患者進行全面且細致的身體檢查,如果機體指標檢查達不到標準,要重新選擇研究對象[4];患者入院治療之前身體未出現其他類型的骨折。排除標準:經過檢查身體體征指標有一項或多項不達標者;中途退出該次試驗研究;對于該次疾病治療所用的藥物過敏者;患有精神類疾病且無法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治療康復交流患者[5]。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患者參與研究,分組后,每組患者50例,其中研究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介于18~55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32.4±0.12)歲。對照組中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齡介于19~54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32.6±1.03)歲。對以上兩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兩組患者肱骨遠端骨折疾病治療的對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該組患者要接受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干預疾病,實際進行手術治療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并以臂叢作為麻醉位點。根據患者的經濟情況和骨折區域嚴重性,進行帶鎖髓內釘、動力加壓接骨板等材料的選擇及手術,若患者經過臨床檢查骨折屬于開放性,那么不可使用前者材料施行手術,否則極易引發骨髓炎[6]。患者手術結束后A、B型骨折患者可采用更為簡單的內固定方式,其余患者則使用石膏托進行外固定[7]。患者恢復后期需要根據身體具體情況服用一定劑量的鈣片,并且嚴格遵守醫囑定期回到醫院進行手術病灶區域的復查,如果檢查出患者手術區域出現了較為模糊的骨折線、骨痂連續性生長等情況時,需要及時拆除石膏。相關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肘關節康復訓練。
1.2.2 ?研究組治療方法 ?該組患者行手術療法治療的術式與對照組一致,操作時依照對照組患者手術內容、流程來完成即可,與此同時要對該組患者進行中醫康復治療的疾病干預,治療方法為:患者術后進行中醫治療,患者術后4周之內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熱養陰、消腫止痛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之后的治療中要指導患者進行骨傷寧口服液的口服治療,該藥液中含有的藥物主要包括:鱉甲(12 g),赤芍(8 g)、青皮(8 g)、熟地(8 g)、川(8 g)、當歸(8 g)、制乳香(8 g)、澤蘭葉(8 g)、制沒藥(8 g),蜂蜜 5 勺。熱水煎服,3次/d,100 mL/次,1副/d[8]。患者術后 4~8 周時給予患者“接骨方”進行治療,含有的藥物包括:五加皮(8 g)、地鱉蟲(8 g)、威靈仙(8 g),黃芪(10 g)、生地(10 g)、桑寄生(10 g)、自然銅(10 g)、續斷(10 g)、骨碎補(10 g)、當歸(10 g)、白芍(10 g)同樣是熱水煎服,3次/d,100 mL/d,1副/d。患者術后9周開始,用威靈仙(30 g)、海桐皮(30 g)、桑枝(30 g)、制乳香(30 g)、制沒藥(30 g)、三棱(30 g)、透骨草(30 g)、五加皮(30 g)、伸筋草各(30 g)對患部進行熏洗,30 min/次,2次/d。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治療后1個月,使用X線光片進行評估,并由具有多年讀片經驗的醫師完成讀片。如果患者骨折區域的骨痂、骨折線等生長情況良好,而且受傷上肢能夠自主活動,不存在任何肢體疼痛感,提示患者骨折治療效果評價為顯效;若患者治療后的患處骨痂與骨折線生長情況還有待提高,而且活動上肢時存在一定的痛感,則為有效;如果患者無骨痂產生、骨折線清晰且有明顯疼痛感,即為無效[9]。除此之外,采用Mayo評分對患者肘關節功能進行評分,患者評分≥90分為優秀,評分介于75~89 分之間為良好,評分介于60~74分之間為一般,評分< 60分為較差。評分方面主要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度、關節穩定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各方面總分為100分[10]。患者接受手術治療1年后,對兩組患者機體肘關節伸直、屈曲、前臂前旋、前臂后旋等活動度進行測試與對比。最后對兩組患則會術后骨折是否正常愈合、是否出現愈合延遲和骨不連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患者經過手術與中醫聯合療法的干預過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骨折愈合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骨折愈合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2。
2.3 ?肘關節活動度
采用相同指標對患者肘關節伸直度、屈曲度、前臂前旋度和前臂后旋度的指標水平作以比較,研究組患者肘關節活動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3。
2.4 ?肘關節評分
研究組患者肘關節Mayo評分(89.7±2.1)分優于對照組患者(77.8±3.6)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394,P<0.05),優良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隨著當今醫學的進步與發展,一些疾病也有了許多不同的治療方法,對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療就有兩種,其中一種是利用專業手法,來對骨折區域進行復位并且利用常規的夾板、石膏作以固定處理的保守療法,作用在肱骨骨折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而且具體操作時具有操作簡單的特點,對于患者機體造成的二次損傷不大,骨折部位愈合也較不錯,但是因為內部缺乏固定導致治療時間比較長,且對肩部以及肘部的恢復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因此這種保守方式不能廣泛應用,僅適合于骨骼移位不明顯的那種閉合性骨折的治療[11]。而另一種治療方式是采用合適的內固定器械進行固定的手術治療,這種方式內外均有一定的固定,所以愈合時間很快,能夠很快進入術后的復健,而且手術治療備受青睞,已成為肱骨干骨折治療的首選。該研究對患者肘關節功能進行評分,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肘關節Mayo評分,為(89.7±2.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77.8±3.6)分,并且患者評分的優秀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由于諸多原因的作用,例如骨折部位的供血不足、手術過程中的失誤等,導致術后出現愈合延遲、肩肘關節功能障礙等的并發癥,所以患者若是出現類似問題,則需二次手術,但是多次手術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經濟負擔,還對身體有不利影響,所以必須找到一種合適的治療方式[12]。中醫認為骨折也是跌打損傷的一種,只要活血化瘀,骨骼才能獲得新生,骨折才能愈合。該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利用兩種治療方法治療后的基本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可以了解到研究組患者進行疾病的綜合治療后總有效率高,各項指標結果理想,說明采用手術療法與中醫康復治療法的綜合方案對于臨床肱骨遠端骨折疾病的治療而言,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優于常規手術療法的預后效果,提示在后續進行該類骨折患者疾病治療時要多進行綜合療法的應用。
骨折早期主要是氣血不通,所以需要活血化瘀、消炎止疼的藥物,例如養陰補氣的鱉甲、熟地,活血化瘀的當歸、赤芍等,消炎止疼的制沒藥、制乳香,這些合用就可以起到通氣血、清熱止疼、養陰補氣、活血化瘀的作用[13]。而骨折中期主要是淤血未盡、氣血不足、筋骨不牢,則需強筋健骨、通血補氣的藥物,例如強筋補氣的五加皮、桑寄生,補氣血的黃芪等,接骨續筋的骨碎補、地鱉蟲等,活氣血通筋絡的白芍、當歸等,這些藥合用就能起到通血補氣、強筋健骨的效果。骨折后期主要是正氣虧損,需要日益調節,達到氣血兩足的目標,而且去除石膏后會出現動作不便、筋脈攣縮等癥狀,所以必須服用祛風、活血、通筋絡的藥物,例如祛風濕、通筋活絡的伸筋草、五加皮、透骨草、桑枝等,活血的三棱,這些藥物聯合使用就達到了祛風、活血、通筋絡的目的。也因此,研究組患者的研究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正常愈合25例、50.0%)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正常愈合12例、24.0%)(P<0.05)。
各項研究均表明,股骨干骨折端的移位主要是與患者肢體重力、所受力的大小及方向、以及患者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多與收縮和舒張程度相關,當肱骨干骨折位于肱骨上部,及三角肌止點以上時,近端因受到胸大肌、背闊肌等牽拉導致,有著較高的風險發生內移位的情況,遠端則會在三角肌影響之下出現向上移位表現[14]。如果患者機體肱骨處發生的骨折處于骨干的中間位置,并且在三角肌之下,那么受到這一位置的影響,會出現向外前移位的表現,遠端在肱二頭肌以及肱三頭肌的共同作用下,易向上移位。若是骨折發生于肱骨下部,由于兩端肌肉的相互牽拉,基本處于一種平衡狀態,這種骨折的移位方式由所受外力決定。此外,當發生肱骨干骨折時,患者的主要表現為骨折部位紅腫、疼痛,側看凸出、畸形,并且手臂無法高舉,可以聽到骨骼摩擦聲等,患者如果接受X 線檢查,就可以確定骨折類型及程度[15]。采用相同指標對患者肘關節伸直度、屈曲度、前臂前旋度和前臂后旋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研究組患者的肘關節活動度[上述指標水平分別為:(23.4±2.4)°、(124.2±6.4)°、(88.5±3.6)°、(88.1±0.5)°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指標水平分別為:(17.9±1.9)°、(119.7±4.2)°、(79.8±4.7)°、(80.2±4.8)°](P<0.05)。
分析相關學者撰寫的肱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康復治療及效果的研究文章, 可以了解到文中的研究對象,即49例患者在手術完成1 d后進行了基于中醫方劑(生血補髓湯加減)的身體康復治療,其中包括15 g絡石藤,10 g的黃芪、補骨脂、川斷、當歸、牛藤、桑枝等多種藥物,每天服用1劑后,觀察患者術后2周時機體康復情況,可知肘關節活動度為90°或超過90°,愈合結果好,肘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在治療效果方面,全部患者治療有效,總有效率為100.00%,骨折愈合方面僅有1例患者出現骨折移位情況,后續經過處理該患者轉歸出院,總體愈合效果為97.96%(48/49),在肘關節功能評定方面,主要包括解剖復位、主觀感受、活動范圍、疼痛、生活功能恢復5個方面,各個方面屬于優良及一般的人數總和多,屬于差的人數非常少,總體肘關節功能Mayo評分為(91.5±2.2)分,所以該文的研究說明了中醫療法對于肱骨遠端骨折患者疾病康復而言幫助較大,需要臨床醫生后續給予該類骨折術后康復治療時,可選擇中醫方劑進行干預;該文研究的結果與其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均顯示中醫康復療法對于肱骨遠端骨折疾病預后效果提升效果好,不同中醫方法的預后結果接近,要求臨床醫生對相關的中醫方劑進行準確把握,確保患者骨折康復結果理想。
綜上所述,中醫康復治療干預在肱骨遠端骨折患者術后中的治療效果遠優于傳統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參考文獻]
[1] ?Kianping. Effect of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of Fu Jian decoction on patients with distal humeral fracture with internal fix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12 (5): 1070-1072.
[2] ?易莎莎.臨床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預影響[J].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6(9):728-730.
[3] ?Chenmingguan. The effect of AO plastic double plat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al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J]. China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5,19 (31): 5016-5020.
[4] ?李海波, 王躍, 車崢,等. 肱骨遠端C型骨折術后不同時期功能鍛煉及不同制動體位對療效影響的研究[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7,24(8):946-951.
[5] ?唐浩琛, 向明, 徐虹霞,等. 兩種手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復雜肱骨遠端骨折的早期療效比較[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6(8):11-15.
[6] ?屠永剛, 任紹東, 周國新,等. 經尺骨鷹嘴關節外斜行截骨治療肱骨遠端復雜骨折的手術策略[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6(5):58-60.
[7] ?Sun Hailan, Zheng Jia, Jahongshun, et al.application of trad 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external stent[J].Chinese medicine emerg ency, 2015, 24 (10): 1876-1878.
[8] ?宮玉志,朱賀榮,許建生,等.肱骨遠端骨折患者影響術后肘關節功能恢復的多因素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3(3):482-484.
[9] ?李英周, 葉鋒, 陳圓升,等. 肘外側切口結合Hobert螺釘在肱骨遠端B3型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17(7):60-61.
[10] ?Zhaodong, Yu Qingwen, Zheng,et al. Preliminary clinical report of posterior mipo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humeral shaft fracture[J].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2015, 23 (22): 2099-2102.
[11] ?李海波, 王躍, 車崢,等. 肱骨遠端C型骨折術后不同時期及不同制動體位功能鍛煉的臨床研究[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7,43(4):146-149.
[12] ?Yu Yefeng, Degapin, Shengjianming, et al.A case-control study of parallel or vertical double plate in treatment of middle-aged C-type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J].Chinese bone injury, 2017, 30 (6): 532-537.
[13] ?宮玉志, 朱賀榮, 許建生,等. 雙張力帶與雙鋼板內固定法治療成人肱骨遠端C型骨折的療效觀察[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3(2):294-295.
[14] ?范德盈, 田曉玲. 2種手術入路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成人C型肱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分析[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5,19(s1):15-16.
[15] ?劉柱同,張瑞,章堅林,等.人工肱骨頭置換術治療肱骨近端復雜性骨折24例[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6(2):140-142.
(收稿日期: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