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飛
【摘 要】峽谷型風景區地表肌理復雜,規劃與開發面臨著諸多困難,景區的交通是整個景區的骨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不僅能夠組織起整個景區的人流,還能豐富各項體驗。峽谷型景區交通的選線需要在合理的基礎上,考慮未來景區開發的各項需求,解決實際的困難與問題。
【關鍵詞】峽谷型風景區;交通選線
中圖分類號:F590.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209-01
一、峽谷型景觀及游線類型
(一)峽谷及峽谷型景觀
峽谷指狹而深的河流谷地,[1]谷地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寬度,包含山岳景觀和河流景觀,橫截面呈“V”字型。地形復雜,水流曲折,擁有良好的天然景觀資源。正因為峽谷豐富的生態資源、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近年來,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其旅游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2]
峽谷型風景區則是圍繞峽谷進行開發,充分利用其觀賞、文化、生態、科學價值打造的環境優美、可供人們游覽的區域。
(二)峽谷型風景區景觀游線類型
1.峽谷內部探索選線
即通過步行或交通工具深入到峽谷之中,探索峽谷內部豐富多樣的地質景觀,如山脈、奇石、懸崖、洞穴等;以及多種類型的水景,如湖泊、溪流、瀑布等;[3]同時圍繞科考、探險、峽谷觀光以及周邊文化資源等進行開發。
2.峽谷外部觀光選線
即不對峽谷本身進行開發,在峽谷周邊挑選能夠觀賞大峽谷的觀望點,圍繞其建立相應的觀光帶。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元的交通方式,比如直升機、纜車等從外部進入峽谷,豐富旅游體驗。
二、峽谷型風景區選線難點
峽谷型風景區選線除了滿足基本的交通需求之外,還要考慮美觀、安全、探險、觀賞等多項需求。峽谷復雜的肌理是一把雙刃劍,合理的道路選線能夠為整個景區帶來特殊的游覽體驗或特殊的景觀視覺效果,但同是也給選線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可利用土地不足、生態破壞、安全隱患等。
1.地形復雜,可利用土地資源少
風景區的道路選線往往依地形,選擇平坦地段,連接途中各類景點,并設置相應的集散中心。但峽谷地區因其地表肌理復雜,而且通常景區內還存在水域控制線、林地保護區等眾多限制,可利用土地少,與道路的正常選線以及景點開發所需要的大型集散用地矛盾突出。
2.開發成本較大,對生態造成破壞
峽谷型景區內部交通的選線,往往需要削峰填谷、開辟林地、穿鑿山石等,建設成本較大,基礎道路建設困難,相應的建設材料運輸成本高,小路開發往往需要人工探路,選線不當極易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3.人性化的需求,尋找平衡點
險峻、陡峭是峽谷型風景區的突出特點,探險、獵奇往往是游客選擇峽谷型風景區的主要原因,這就對景區交通的方式以及路徑提出了更高要求,選線則需要在安全與刺激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三、峽谷型景區選線策略研究
峽谷因為地形地勢原因開發困難,所以開發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根據難易程度以及觀賞角度選擇適宜開發的區域。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道路選線,串聯景區各個點。
(一)集散用地外遷
峽谷內本身可利用土地少,難以找到合適的大型集散用地??梢詫⒕皡^的入口向外圍擴散,擴大整個景區的規劃面積,將集散用地外遷到周邊城市或小鎮中。如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的天門山索道,延長索道至天門山的市中心;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旅客一般從圖薩揚或威廉姆斯小鎮出發。這合理地解決了峽谷景區內部可利用土地少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旅游習慣和國內是不同的,國內交通發達,通常配有專門的旅游車或跟團出發,中間的路段并不算旅游的開始。而美國則更傾向于自駕游,更偏向于一種旅游度假的心態,從出發地開始,選線時就注重沿途的景色,除道路本身外周邊幾乎無任何人工的痕跡。
(二)挑選合適的交通方式
峽谷景區景觀類型各異,具體地理情況差異較大,需要不同類型的游賞路線相互聯系,包括陸上、水上、空中等多種景觀游線。山岳區交通選線,除技術標準外,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如地形條件、地質復雜程度、開挖土石方工程量等影響。[4]要合理選擇交通方式解決場地可達性問題,同時不同的交通方式給予不同的游覽體驗,變不利為有利因素。
(三)線路的分流
針對游客游覽目的的不同,對游客進行合理分流。公共路線的設置還應充分考慮游客在每個景點所花費的時間,合理的安排可以有效避免人流在某個點過于聚集。以科羅拉多大峽谷景區為例,將流線分為四種,分別用不同顏色的車輛及站牌區分,紅線是專門的參觀路線,只有公共大巴,約10分鐘一班,剛好和每個景點大致的參觀時間對應,藍線是景區內各個服務設施的路線,紫線是徒步路線,并非正式的景區園路,僅滿足少數徒步探險者的需要,通常難度較大,一條路需往返,橙線開往下一個景區。
(四)因地制宜,選取適宜鋪裝
峽谷周邊地帶因為客運的需要,需要建設車行道路確保能到達景區的門口,而景區內部的道路鋪裝應以當地原生材料為主,如場地開發的樹木、巖石等,小路則可以通過現場的探索,盡量選擇現有的可以通人的地方。
四、總結
現有的易于開發的峽谷型景區幾乎已經都被開發成熟,在未來新的峽谷型風景區旅游規劃中,開發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景區內部的選線問題也將更加值得深思。要通過對景區的未來規劃,以及現場情況考察,選擇適宜的交通工具,最終通過現場的查勘確定合理的景區交通路線。
參考文獻:
[1]蘇文才,孫文昌.旅游資源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2.
[2]王國愛,李同,劉洋,牛西平,段晶晶.峽谷型生態旅游景區開發與規劃——以山西省澤州縣丹河峽谷景區為例[J].規劃師,2010-11-01.
[3]熊雨晨.峽谷景觀的風景游賞路線設計研究——以蜀南竹海掛榜巖景區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4]柏江源.毗鄰景區的山區公路選線及安全性評價研究[D].南華大學,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