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涵夢
摘 要: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寧國山核桃知名度低,產業規模小,銷售渠道窄,沒能充分發揮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的作用。通過探究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發展中地方政府職能的發揮情況,找出不足之處,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推動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鄉村產業振興;政府責任;可持續發展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0-0032-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2 ? ? ? ?文獻標志碼:A
早在20世紀90年代,寧國山核桃就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但迄今為止,仍沒有形成規模化加工、生產與銷售的產業鏈,在國內市場中的知名度遠遠低于其他堅果。究其根源,既有農戶、加工企業的原因,也與地方政府沒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有一定關系。
基于對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發展現狀的考察,探討地方政府在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中應承擔的責任,找出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路徑,以期使山核桃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當地達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目標。
1 ?地方政府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必然邏輯
創建地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提升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競爭力與影響力,是各地政府“富農強農”的具體體現,也是各地政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表現。
1.1 ?地方政府基本職能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寧國市政府應在立足于國家管理的總體部署及社會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承擔起地方政府的應有職責,助力地方農業產業化發展。換句話說,寧國市政府應當充分介入本地特色農業——山核桃產業化管理工作,嚴格履行地方政府的經濟職能、監管職能、協調職能、服務職能。
1.2 ?山核桃市場“失靈”的“糾偏”需要
從寧國市山核桃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市場一直以利益為導向和目標,僅靠市場并不能妥善解決存在的諸多負面問題,因此寧國市政府必須對山核桃市場進行宏觀調控。
一是很多小商販以劣充好,將壞果、殘果摻到好果中進行銷售,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行業道德,侵害了消費者的相關權益,還對山核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消極作用。
二是個體經營戶間往往存在惡性競爭。寧國市山核桃市場以個體戶經營為主,零散的銷售模式不僅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而且個體商販之間的惡性競爭也極大地阻礙了山核桃產業的擴大與升級。
因此,寧國市政府急需針對山核桃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管理,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嚴厲打擊惡意競爭的行為,阻止偽劣產品流入市場。
2 ?地方政府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實然狀態
為了實現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寧國市政府已經出臺了多項措施,以應對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這些措施涵蓋了政策、資金、技術、生物、宣傳等方面,可以說是較為全面的,但是措施的實施結果表明,產業轉型工作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寧國市政府不能懈怠,應加大解決問題和彌補缺陷的力度。
2.1 ?山核桃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不足
山核桃生產加工環節離不開大量資金和人力的投入。小農戶和零散銷售商的融資能力有限,在聘請勞動力、除蟲害及科技創新投入方面的弱勢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產業發展。
目前,寧國市出臺了《寧國山核桃產業振興五年行動方案(2019—2023年)》,規定每年投入300萬專項資金,大力實施生態安全、基礎設施、主體培育、科技創新、質量品牌“五大攻堅戰”,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2]。然而,從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使用途徑比較分散,資金支配效率較低,專項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這一點亟待改變。
2.2 ?山核桃產業綠色生產模式推廣不足
近年來,為了對山核桃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等所有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寧國市政府采取了許多積極措施。
一是引導產區林農轉變經營觀念與模式,倡導林下復合經營,禁用除草劑等對生態環境有很大危害性的農藥產品。
二是在水災多發的山區,結合本地水土條件和地形條件修建水庫和堤壩,解決水土流失和灌溉的問題。
截至目前,寧國市新掛設采收網280 hm2,打造生態經營示范樣板,建成位于南極鄉梅村的133.33 hm2山核桃現代科技示范基地,完善林道體系和實時監控系統,建成國內山核桃產區首條單軌運輸線。調查顯示,該示范基地2019年產量較2018年翻倍,被公認為最豐產、穩產的林分[3]。
雖然較之前有了長足進步,但與其他經濟較為發達的山核桃種植地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寧國市政府在介入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發展方面仍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2.3 ?缺乏與農業產業化配套的法律法規
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缺乏針對性的長效保護機制,雖然先天條件優越但發展緩慢,經濟回報率較低,具體體現在山核桃的生長和銷售兩個方面。
一是生產端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資金短缺,病蟲害侵襲,勞動力稀缺,資源整合率低等。
二是銷售端存在的問題則主要表現為品牌知名度低,市場狹小,產品種類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等。
因此,要想發展壯大山核桃產業,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寧國市政府亟待履行市場監管職能、公共服務職能、環境治理與保護職能,要及時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存在的問題[4]。不論何時,法律法規的約束都是促進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推手,也是鄉村振興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3 ?地方政府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應然舉措
以上主要從3個不同的角度總結了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發展過程中有待解決的問題,接下來寧國市山核桃產業需要在政府正確指導與積極帶領下,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認真彌補存在的不足,基于本地實際情況,合理借鑒其他產業區的優秀發展經驗并進行創新,走出一條適合本地山核桃業發展的科學的農業產業化道路。寧國市政府可以從制度監管、產業協作、資金幫扶這3個角度去探究。
3.1 ?規范制度環境,加大監管力度
作為管理者,寧國市政府首先需要確保各級各類生產主體在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場環境下運作,統籌生產環節,規范生產秩序,嚴厲打擊不正當行為。以環境問題為例,在推動山核桃產業綠色發展時,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積極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與產業結構,始終把環境放在首位。鑒于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存在污水排放不合理和農藥使用不合理等對生態環境有危害的情況,寧國市政府在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必須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堅持履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山核桃加工廠污水排放問題,努力做到綠色生產、綠色加工和綠色經營。
3.2 ?深化產業協作,拓寬綜合功能
單一產品的價值有限,除銷售山核桃果實以外,寧國市政府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推動“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綜合模式的發展,促進山核桃產業衍生產品的研發。
根據市場走向可知,只有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喜好、消費需求和消費觀念,將豐富多彩的元素融入山核桃生產加工行業中,變原有單一的產品結構為多元化多層次的產品結構,才能有效提高寧國市山核桃產業的品牌知名度、競爭力和影響力[5]。
這就要求寧國市政府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山核桃產業及相應產業支持,實現加工制造、餐飲住宿、倉儲物流、金融消費、旅游康養等各種產業的有機統一,深化各產業間的協作,不斷拓寬產業的綜合功能。這必將是一個長期性的舉措,所以寧國市政府應站在長遠角度看發展,做好長期發展的各項準備。
3.3 ?優化財政機制,健全農村信貸
在山核桃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寧國市政府需要全面分析本地山核桃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和難題,明確資金支持對山核桃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保障作用。積極優化財政投入機制,加大對農戶、企業和小商販的補貼力度,建立健全農村信貸體系,對加工廠、本土銷售企業以及種植戶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予以穩定且長期的資金支持。除了政府財政幫扶之外,寧國市政府還可以積極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多維度地吸收社會資金,鼓勵多方共同參與到山核桃產業轉型升級中來,積極構建健康的金融環境,拓寬山核桃產業化發展的渠道。
參考文獻:
[1]寧國市人民政府.寧國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寧國山核桃產業振興五年行動方案》的通知[EB/OL].[2019-05-31].http://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26831.html.
[2]寧國市人民政府.寧國山核桃產業振興五年行動方案(2019—2023年)[EB/OL].[2019-12-09].http://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1626185.html.
[3]譚英俊,廖子鋒.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的地方政府職能優化研究——以岑溪市“嶺南百果園”項目為例[J].桂海論叢,2019,35(1):85-92.
[4]張華榮.提升我國無公害農產品及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的任務和方向[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7(2):11-14.
[5]王騰雲.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地方政府職能分析[J].學理論,2019(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