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杰
【摘要】本文研究成本控制的決策意義。內容開篇涉及成本控制的概念,隨即解釋了成本控制的意義,最后以論述成本控制的內容結尾。本人工作有年,略有經驗,率爾操觚,執筆成文,敬請矯枉。
【關鍵詞】成本控制;決策;經濟責任;管理;經濟效益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企業的盈虧存亡,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控制(Cost Control)。缺乏成本控制,各種耗費沒有系統的計算,對投入的錢才不能做科學的調節和監督,就發現不了企業內在的薄弱環節,更難以挖掘企業內部的潛力;成本沒有節制的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難以改善,會形成惡性循環,企業必然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競爭力而難以壯大。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對成本進行控制,這是盈利與否的一個主要因素。成本控制貫穿于成本供銷產,以成本作為控制的手段,通過制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與過程。整個過程當中,成本分為以下幾大部分,包括目標成本,設計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成本計劃關鍵在于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通過計劃將產品控制在事先預算的成本水平,讓產品的成本控制在這個預算的成本之內,謹小慎微防止浪費,克服與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損失現象,加強企業的管理,讓人力、物力、財力得到最合理的使用,最大程度的降低生產消耗,節約每一筆的開支與費用,努力提升經濟效益。
二、成本控制的意義
(1)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管理是對成本控制的一個總的稱呼,包含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以及成本控制。對成本管理首先要有成本規劃,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為自己量身定做競爭戰略;有了成本規劃,就有了總的管理思路,成本規劃要求系統而全面,必須高瞻遠矚,科學而合理。一切的經營細節,對開支的計劃,加強經濟核算,努力提高企業整體管理的水平。成本管理對成本首先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與核算分析,所謂科學而合理,就是要保證目標既能夠實現,同時又最大化地對成本進行節省,防止浪費資源,把已經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成本水平保持住,審慎的研究成本,對每一個成本都要提問,這項成本合不合理?有沒有必要發生?可不可以適度減少?成本控制是全面控制的概念,每一位成員都要有成本控制的觀念,而且必須全過程的進行成本控制,并且成本控制應該有重點、有計劃,不僅在變動費用方面進行控制,對固定費用也要嚴格的進行控制;領導干部、財務人員、管理人員都要有成本控制的觀念。要普及學習,讓工程技術人員與廣大職工都要樹立成本意識,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來,認識到成本控制的價值,讓人人行動,個個爭先,發現問題和缺點,及時矯正,讓成本控制狀態達到最佳;掌握住成本的重點,對企業的成本計劃進行牢固的防守,就能相對的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必須防止成本反彈,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在創新方面著手,在購買材料方面追求物美價廉,不斷地開創新的思路,提高制作工藝,降低材料損耗,提升勞動生產率,降低損耗,減少單位產品營銷成本。
(2)成本控制是推動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動力。管理水平越高,產品的成本越低,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益就越大,因此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勢在必行,而成本控制是推動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動力,二者相輔相成。實行成本控制,首先要求建立相對應的控制原則,制定嚴格的控制制度,在管理工作方面,步步為營,層層加強,材料消耗定額和領發制度,工時定額、費用定額等都應該及時制訂和修訂,在保證成本控制方面,不忽略每一個細節,保證成本控制行之有效。
(3)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業經濟責任制的重要條件。實行成本控制,嚴格關注成本指標,對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進行認真的考核,對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做出全面、真實的評價。依據成本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關注細節部分,責任分明,對各部門獎懲分明,讓所有的人在節約消耗方面具有主動性,人人擁有了降低成本的意識以后,成本指標的完成就容易達到,從而讓成本控制得以進行順利且收到實效。
三、成本控制的內容
企業的產品在制作、形成的整個過程當中都需要成本控制,因此成本控制由以下兩個部分構成,那就是投產前的成本控制和投產以后的成本控制。
(1)投產前的成本控制,投產之前的成本控制亦稱為事先成本控制。在經營動當中,企業需要進行事前規劃,對影響成本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和決策,這是第一步的計劃工作,涉及產品、工藝設備以及原料各方面,降低每一步的成本,保證不發生決策性的錯誤?,F在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市場變化無窮,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無處不在,公布成本目標,落實下達每一個具體負責事物的人員,以此保證目標利潤的實現。讓每一個人明白成本控制的意義,在控制成本的同時要保證產品的質量。
(2)投產后的成本控制。投產以后的成本控制同樣不可忽視,它關系到企業的生存、服務的質量以及企業的發展,因此,投產以后的成本控制屬于企業成本體系的重要部分,必須在嚴格的基礎上予以建立,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要將在發生的成本與目標成本、定額成本與費用限額等進行對比,將偏離情況及時形成信息,返回到職能部門、責任部門或決策部門,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鞏固成績、克服缺點、防止浪費現象的發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以及成本控制管理方案的制定都應該與時代背景進行接軌,實現制度和策略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開展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隨著相關工作的開展以及領導人的重視,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一定會做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袁秀利.現代企業制度視角下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9):146-147.
[2]楊立明,韓濤.我國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存在問題淺議[J],經濟理論研究,2018,第1期:36-40.
[3]郭景彬.關于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思考[J],經濟研究,2017,第4期:13-15.
[4]李竟.競爭優勢戰略與成本管理模式[J],上海會計,2017,第4期: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