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宏 賈秋梅
摘 要:介紹了RS、GIS和GPS等現代測繪技術的種類。從調查和規劃、動態監測、土地確權、農業科研等方面,分析了農業土地管理過程中各技術的具體應用方向。
關鍵詞:現代測繪技術;農業;土地管理;土地規劃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0-0124-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P204;F301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和社會穩定息息相關。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農業土地量日益減少,因此,開展土地管理十分必要。實踐過程中,可將現代測繪技術(以下簡稱“3S”)應用其中,合理規劃農業的土地資源,保證農業土地資源的高效開發與利用,為農業發展提供保障。
1 ?現代測繪技術概述
1.1 ?RS技術
RS技術是遙感技術,應用環節借助傳感器,通過電磁波發射、反射輻射等方式,完成物體表征信息的提取,并加工、表達和應用到實踐當中。此技術融合光電子、計算機和空間學科領域的最新技術,在土地資源的測繪和調查、環境測評以及災害預防各個領域內應用廣泛。
例如在土地資源的地籍管理環節,可使用RS技術完成土地調查,及時更新土地的使用信息,應用過程具有高效性、動態化、綜合性及宏觀性等特點,可獲取較大范圍的遙感數據,對測量數據實施更新,展現出豐富的影像信息,并可以快速處理。此外,如果單獨使用此技術對土地使用展開調查,可能會受到影像分辨率的影響[1]。
1.2 ?GIS系統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主要利用數據庫、計算機技術等,完成地理信息的錄入、分析和顯示等。系統中儲存信息有兩類:其一,可展現事物空間的信息和數據,也稱為圖形信息;其二,可呈現該地理區域內其他事物的特征信息,也稱為文字數據。利用此系統特點建立數據圖形之間的對應關系,使用平臺軟件實現對地理信息的管理。
1.3 ?GPS系統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具有超強的定位能力,并且可以與衛星導航組成定位系統。該系統精度高、使用范圍廣。將其應用到土地測繪環節,可實現對土地的動態化測量。
在靜態平面中,GPS測量精度可達10-7~10-6 cm之間。結合GPS-RTK在測量環節的應用,可對系統內部指定點的立體坐標展開實時測量,保證定位精度達到厘米等級。
2 ?現代測繪技術應用在農業土地管理的途徑
2.1 ?調查和規劃
農村土地調查是管理農業土地的重要途徑之一。對耕地面積展開調查,確認農村土地地形、狀態、分布和面積等,為制定發展方案提供基礎。“3S”技術的應用,可確保調查環節獲取到精準的數據,保證方案的科學性。通過測繪軟件,將農業土地圖形繪制出來。研究人員利用測繪結果分析土地使用現狀,以及規劃中的具體問題,減輕了以往調查環節測繪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還能提升問題的分析效率。加之RS和GIS兩種技術之間的融合應用,可建立詳細的農業土地信息庫,對地表狀態展開詳細記錄、分析等,并體現在測繪模型中,獲取上述數據可為農業土地規劃和使用提供參考。例如當農業土地進行承包或轉讓時,可使用“3S”技術明確農業土地信息,以及農業土地的承包權和經營權等。
土地規劃是農業土地的管理內容之一,要實現高效地利用農業土地,可采用“3S”技術展開地形、地貌等測繪,按照結果規劃土地,使農業土地利用效率不斷提升。
規劃方案設計之初,需秉承“高效利用”原則,獲取土地位置、高程、面積、地質、水文、氣候等參數,并使用GIS系統將上述參數輸入其中,在計算機軟件的應用下生成可視化模型,為農業土地規劃人員提供信息,對其工作提供指導。在測繪技術下可高效完成土地信息的調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保證規劃的合理性,為提升土地利用率及農業生產順利提供堅實的保障。
2.2 ?動態監測
農業土地監管環節主要是通過監測土地狀態實現的。依托測繪技術的動態監測可實現實時獲取土地狀態。使用傳統測繪技術可能會影響其時效性,對此,可應用“3S”技術,使用GIS和GPS收集信息、建立模型,監測系統擁有實時更新及動態監測等功能,實時監控監測區域內的土地地形變化。在GIS和GPS二者互相配合下,可及時將變動信息向新模型內輸入,監測人員可通過控制模型隨時掌握土地變化狀態。在“3S”技術下可建立農業土地的動態化監測機制,對大范圍土地展開監測,保證監測效率。同時,還可以及時獲取土地各項監測數據,找到問題,并快速解決。
此外,應用“3S”技術展開土地的動態監測,可基于動態遙感數據展開大范圍的土地調查,并高效管理相關數據。在GIS、RS等技術的應用下建立動態監測系統,對農業土地使用情況變化展開動態化監測,保證對土地變更、使用現狀、總體規劃等調查與核查方面的便利性,掌握農田基本情況,有效控制非法占地現象。
當前,我國耕地儲備資源有限,為實現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需開展耕地維護與保護等工作。利用“3S”技術實時監測耕地變化規律,可建立預警系統,并預測特定時期內耕地可能產生的變化和變化程度等。按照農作物長勢特點,合理調控,維護耕地,防止其發生退化,實現對耕地資源的高效利用[2]。
2.3 ?土地確權
農村土地確權環節可利用RS技術完成底圖制作,在遙感影像下將土地景觀靈活縮放,對地表物展開全面記錄、特征分析,明確地物特點、位置和性質等。例如使用分辨率0.2 m的航拍影像,以高精度DEM數據完成攝像圖制作,通過ARS、GIS軟件明確農業土地現狀,并顯示現狀地物等地圖數據,以行政村為單位輸出土地調查底圖,完成數據采集。同時,還可利用遙感影像展開土地調查,精準識別線狀物方位及土地權屬等,但此技術適合應用在農業環境變化不明顯的區域,如果變化明顯,周圍地物增加,可能會影響遙感影像的使用。對此,可引入GPS對地物展開實時定位,快速、精準獲取地物坐標的信息。如果土地權屬界限產生變動,還可借助GPS-RTK技術,將測量區域劃分成控制網,展開精準測量,控制、測量此區域內的控制點,獲取精準的界址點位置信息,更好地控制相鄰界址點,減少誤差。此外,還可利用GIS建立發證數據庫,形成農業土地管理系統,規范發證流程,可保證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環節的各項服務更加完善。
2.4 ?農業科研
農業發展和科研水平相關,將“3S”技術應用在農業科研領域,可促進農業發展,幫助農民提產增收。農業科研領域相對較廣,既可以是種植方式的優化,也可以是新型作物的開發,還可以是病蟲害防治。科研環節需要數據支持,傳統測繪技術收集科研數據耗時較長,農業用地的面積相對較大,加上復雜地貌的影響,不利于及時、精準地獲取數據。對此,可引入“3S”技術,依托計算機、先進儀器等,完成科研數據的采集。在GIS、RS等技術的應用下,展開土地性質評價方面的研究,以遙感影像在GIS中建立信息評價系統,高效獲取測繪區域植被長勢情況、地形特點、土壤分布及土地利用等數據,為農業科研提供精準的數據,加速科研成果向生產力方面的轉化,提高農業土地的管理效率[3]。
3 ?結束語
管理農業土地資源環節應用“3S”技術可發揮其技術優勢,展開高效管理,保證土地規劃效率,降低規劃環節的人力消耗,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同時,還可將“3S”技術應用在土地確權及農業科研等領域,為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豐玉云.現代測繪技術在農業土地管理的應用分析[J].價值工程,2020,39(6):249-250.
[2]張傳根.淺談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8(21):252-254.
[3]馬銀.淺談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51):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