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隨著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為有效調整固有的經濟結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基金在政策的引導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廣西地區亦是如此。但就實際發展情況來看,現有的會計準則對于如何展開產業基金的核算工作,并沒有具體的規定。同時,與之相關的財稅法規亦存在相同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便也成為當前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將以產業基金的基本介紹為切入點,進而圍繞著其展開論述。
關鍵詞:廣西地區;產業基金;會計核算;稅收籌劃;問題分析
最近幾年以來,隨著調整經濟結構的政策不斷下達,產業基金在廣西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顯得日益突出。然而,一系列同產業基金相關的會計準則及相關籌劃卻還存在不明確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保證廣西地區產業基金會計核算與稅收籌劃工作的展開,便成為當下廣西地區財務工作者需要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產業基金基本介紹
(一)產業基會的組織形式與投向原則
產業基金顧名思義,其組織形式主要為地方政府與國有獨資企業的資金管理人一同設立的有限合伙制基金,而資金管理人則負責同資金相關的合伙事務。就實際情況來看,產業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就是為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使得其能夠完成脫貧的目標。其中同農民相關的產業,便成為產業基金重要投向。
以廣西地區為例,產業基金可以投向農林業、養殖業、觀光業、農村信息產業等諸多方面,從而有效地促進地區經濟更好地發展,農民收入能夠得到增加[1]。而投向原則與投向的多樣化則有很大的不同,在具體原則上,需要秉持以政府為主導地位、強調企業為主體的原則,并借助市場運作的模式運行,并且還要保證產業基金投出后的風險在能夠把控的范圍內。在確定投向原則之后,相關部門則需要按照具體的思路,循序漸進式地展開工作。
(二)產業基金來源以及投資方式
目前,就廣西產業基金的來源情況看,其主要由民間資本、金融機構以及財政資金組合而成,而具體的投資方式則呈多樣性。首先為公益性基金,此種基金的投資方式,主要依托于政府的決策展開,但其具體運作方式則為市場運作,其中,資金要么是投向了地方政府,要么便是具有資質的國有獨資投資工作,進而再投入相關的項目上。其次便是準公益性基金,此種投資方式亦有政府參與,但其中政府由決策者轉變為引導者,而后在借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進行投資。這中間,此種投資方式亦可被劃分為因素法、項目直接投資、差異化投資三種。而在具體投資的過程中,則需要充分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投資方式,進而達到投資的目的。
二、廣西產業基金建賬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分析
(一)產業基金建賬及管理工作
眾所周知,產業基金有獨立性較強的特點,所以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展開核算工作更為適合一些。因此,廣西地區的產業基金在建賬的時候,亦可采取單獨核算的方式。而在具體的實施細節上,則同大體上的會計準則相同。如產業基金的受理人、受托企業等,應為產業基金的完整性、真實性負責。而在核算方式上,因其主要依托于市場,所以應采取權責發生制為核算基礎,而非收付實現制,方法則為借貸記賬法,從而客觀真實地反映產業基金的運作情況。
(二)產業基金會計核算
產業基金在具體的核算環節,地方上需要依托現有的會計準則以及核算方式,對產業基金展開核算。當產業基金在收到相應的投資款項時,會計核算人員需要依據相關文件、方案、協議以及相關銀行賬單謹慎地設置相關的會計憑證,以此來記錄基金的運作情況。其中,面對以上的情況,會計人員可以設置憑證為“借:銀行存款;貸:實收基金”等。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實收資金之后應記錄具體的資金來源,以便日后核算工作更好地展開。
而在產業基金以市場運作的方式對相應企業進行投資的時候,便需要會計人員在核算的過程中,充分整理相關文件以及出資審批單等相關的會計檔案,而具體核算憑證的設置便可以為“借:委托貸款;貸:銀行存款”。同樣,借方的委托貸款亦應完善二級分錄。同樣的是,當產業基金收到相關的投資收益的時候,分錄則為“借:銀行存款;貸:投資收益”等。
總之,廣西地區產業基金的會計核算,主要還是要建立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而在具體的核算工作展開后,產業基金的會計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會計資料,設置相應的會計核算憑證。并且,因為產業基金的資金流動量較大,所以一些二級分錄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也需要得以充分展現,從而使產業基金的資金流向來龍去脈一目了然。
三、廣西產業基金的稅收籌劃分析
(一)印花稅
目前,廣西地區產業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便為有限合伙制。而在具體的核算工作展開時,是否按照有限合伙企業的標準收取其相關的印花稅,一直都有爭議存在,所以全國各地區在具體執行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理論上來講,如果認定其為有效合伙制,便需要按照萬分之五的標準繳納印花稅。而在1994年頒布的25號文件《關于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的通知》中,亦明確指出不再保有“自由流動資金”這一科目。時至今日,具體的計稅依據則主要圍繞資本公積、實收資本而展開。
而在具體印花稅籌劃上,因為印花稅主要由地方稅務局征收,所以產業基金在繳納印花稅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同地方稅務局之間的溝通。這是因為各地對于如何征收產業基金的印花稅還存在不同的情況。因此,首先,產業基金需同地方稅務局溝通,從而以溝通結果判斷是否繳納印花稅;其次,便是可以依靠“脫貧攻堅戰”最大程度上爭取稅收優惠政策;最后,產業基金的印花稅具體標準,還需國家進一步完善。
(二)增值稅的稅收籌劃分析
關于廣西地區產業基金增值稅的繳納情況,可以參考財政部2016年頒布的財稅36號文規定的營改增實施政策展開。其中明確了資金貸與他人取得利息收入后,繳納增值稅應以貸款服務進行繳納,而在2016年由財政部頒布的140號文件中,亦對以上文件作出了相應的補充[2]。
總之,廣西地區的產業基金在繳納增值稅的過程中,如果在投資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產業基金的投資全部收回或利用率不固定時,其則不屬于繳納增值稅的范疇。
(三)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分析
廣西地區的產業基金繳納所得稅的問題,需要有資料供稅務部門就行界定。這是因為合伙企業并不屬于企業所得稅的納稅范疇,但民間企業如果投資到了合伙企業之中,這就需要民間企業依據自身的收益情況,繳納與之相對應的企業所得稅。而為界定這個納稅范疇,便需要產業基金提供相應的供稅務部門審核的相關資料文件。
其中,我國于2000年頒布的91號文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以及2009年頒布的扣除標準,亦可以當作產業基金所得稅征收的藍本。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繳納所得稅需秉持“先分配后繳納”的原則,而后在以此為基礎展開相應的征收工作。此外,還需另外加以說明的是,如果合伙企業本身的法人隸屬于其他組織,那么政策上便不允許借助虧損抵消相關盈利[3]。
四、結語
總而言之,產業基金目前還處于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因為其起步較晚的原因,所以不論是在會計核算還是稅收籌劃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這就需要相關政策的下達以及落實作為基本的保證。而關于廣西地區產業基金的會計核算以及稅收籌劃方法,相關部門則可以依據現行條例,對其性質以及是否在納稅范疇進行及時的界定,從而使廣西地區的產業基金能夠更好地發展,繼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府德.對產業基金會計核算和稅收籌劃的初探[J].中國商論,2019(12).
[2]崔凱.試析稅務籌劃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J].財會學習,2020(8).
[3]王迦軍.企業會計核算中稅收籌劃的應用探析[J].中外企業家,2020(8)
作者簡介:陳華銘(1983-),男,廣西百色人,中級經濟師,主要從事貸款擔保及產業基金風險防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