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是一種新型的商務形式,是在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商務形態,是當今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在高職高專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成為熱門專業,它是一門融合了電子計算機技術和財經管理知識的交叉學科,目的是培養熟練使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商務商務活動的復合型人才。本文結合我校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職業院校在電子商務教學改革中的一些探討,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適應電商行業所需的人才。
關鍵詞:職業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改革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的普及,網絡購物是網絡經濟的極其核心的組成部分,促進我國消費市場蓬勃發展,2020年4月28日,4月28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了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由此可見,電子商務的鼎盛時期還沒到達,存在著巨大的人才缺口,因此,肩負培養人才的院校,應該培養具備電子技術知識和財經知識、懂理論能實踐的復合型人才。電子商務是個新興事物,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更加是摸著石頭過河,因此我們要全面建設人才培養體系,探討一條適應我校發展的電子商務教學改革之路。
一、職業院校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定位不明確
電子商務是一門交叉學科,融合了電子信息技術、財經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美工設計、文案策劃等相關課程的知識內容,所需知識的龐雜就導致了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課程設置泛而不精,學生是蜻蜓點水般涉獵相關課程內容,以致專業性不足,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待整合,并未能對各個課程內容進行整合,離一個電子商務的專業人才距離甚遠。
2.主干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校電子商務專業目前的專業基礎課程:電子商務職業認知、圖形圖像處理、財務管理、經濟學基礎、市場調查與分析、電子商務概論、電子商務法、網店運營管理,電商物流等;
專業核心課程:電子商務視覺設計、新媒體營銷、電商客戶服務與管理、商務網頁設計、電商平臺運營與管理、網店運營數據分析、電子商務項目實戰、頂崗實習。課程之間的知識有機融合度不夠,連貫性缺乏,會體現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吸收,不能形成體系。
3.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電子商務日新月異,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師的專業度也有待提高,很多老師是學院派的,不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于是在教學中就較為拘束狹窄,即使是有電商經驗的教師,也未能和電商經濟保持同步的知識更新,教師隊伍專業性不高是尤其致命的因素,因此必須想方設法提高師資隊伍專業素質。
4.教學實踐不足,教材和實操軟件和社會脫軌
電子商務專業應該是一門技術性專業,不僅應該培養具備理論基礎,更應該側重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然而,目前的教學中,有一定的教學模擬軟件,但存在配套不夠完善、軟件更新滯后等問題,在校外有相應的實習基地,但只是集中在最后一個學年進行集中實習,效果一般。
教材的編寫出版發行都要一個周期,因此電子商務的教材必然是落后于電子商務教學的需求的。
二、職業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足點
1.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模式,切忌以教師為中心進行填鴨式教學。
2.體現實用性原則。不管課程體系怎么變,人才培養計劃怎么改,都要遵循一個核心原則——培養應用型人才,要立足社會需求,對照行業需求情況,培養滿足電商行業所需要的人才。
三、職業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改革的探討
1.主干課程和專業課程要相得益彰,符合實際
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不一樣,職業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實用型人才,在課程設置上應該更加接地氣,要做好充足的社會調研,從而指定主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等模塊的設置,要考慮每一門課會讓學生提升哪方面的能力,社會是否要求具備這個能力,研究每一門課對學生將會產生的影響。明確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目標定位是“培養企業拿來就能用”的人才。
2.推動師資隊伍的再教育
師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水平的高低,也決定學生素質的高低,因此,加強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建設是整個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一來,可以推動現有的在校師資力量建設,鼓勵并且提供平臺,讓教師們走出去,去參加各種電子商務專業的培訓,走進企業去,增強企業經驗,同時加強學習高水平學校的教學經驗,不可閉門造車;二來,應該大力邀請電商行業的知名人士到學校講學,以定期講座的形式,或者以兼職教師的身份,到學校中來,學生會更加感興趣,在校教師也可以借機學習。
3.“任務驅動”課堂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指在課堂上,以任務為分工,讓學生像打游戲一樣,有層層通關的成就感和勝負欲,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與滿足感,學生在課堂上是帶著任務去進行聽講以及思考,增強學生對課堂問題的領悟,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互助協作,改變學生以往在課堂上的被動狀態,因此會使課堂更加高效。
比如,可以分小組分任務進行課堂競賽,教師拋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的方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索分析,更加具體地推動學生積極探索知識,創新教學方法,想方設法加強教學實驗環節,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4.完善電子商務實驗室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此話用在電商教學中也很恰當。完備先進的電子商務實驗室是進行電子商務教學的重要硬件和基本保障,必須要讓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有實操的平臺,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再者,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信息時代,電子商務行業的工具和平臺日新月異,因此實驗室的實操軟件要和社會實際同步,實時更新,跟上網絡社會前進的步伐,才能使學生在畢業進入社會之際可以適應電商行業發展。
電子商務實驗室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可以在實驗室模擬電商交易,這個環節不是產生真正的金錢往來,是一種模擬沙盤。現有的電子商務教學中也有沙盤模擬,但只是某門課集中在某個學期,是遠遠不足的。因此需要擴張在每門主要課程,都落實到實操環境,比如電子商務文案一課中,應該讓學生從文案的構思到網店的文案美工,每個環節親自參與落實。
5.鼓勵學生自主創業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們的目標,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是我們的追求。如何檢驗學生是否真正學習到位,在電子商務專業上,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是一個極好的檢驗方式。引導學生開網店,從建店、網店建設、貨源、客戶等一系列問題都是學生去親身感受并且處理,真正把書本知識用于實際去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
現在很多淘寶店都是在校大學生經營的,不僅是檢驗教學成果,同時還可以增收,為日后走上社會積累寶貴的人生財富。
6.多方拓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中企”“企中校”
目前,我校已建立不少校企合作,學生在最后一個學年也到企業去進行頂崗實習,其中有佛山林氏木業、珠海四季沐歌等知名電商公司,也為電商專業的學生提供較好的實習平臺。然而,這個校企合作的深度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繼續拓寬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維度。首先,可以聘請有校企合作關系的企業人員為教學兼職教師,定期到學校講學,課堂上實際展示電商運作后臺,增強學生的真實感和興趣度;加深合作,可以寒暑假時期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并且有實習教師帶隊,也可以在重大電商節日,比如“雙11”“618”等電商節日時,提供學生實際參與的機會,親身感受電商的運營;建立“校中企”和“企中校”,增強校企合作深度,在學校中建立企業實訓基地,但要切實落地,并不是單純一個掛牌了事,在企業中建立“學校”,以企業實踐為基地,以企業高管為導師,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學習到實戰知識。
結束語
網絡消費是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經濟模式,要想培養適應電商行業所需對口的人才,職業院校的電子商務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只是在個人工作總結出來的一己之見,只希冀可以切實對電商教育盡一份力,為電商行業培養“能用、好用”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唐孝中.新零售時代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8):52-54.
[2] ?張婕予,楊維新.職業教育課程在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創新應用[J].電子商務,2020(05):83-84.
[3] ?賀慧玲.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實踐與研究[J].電子商務,2020(05):92-93+96.
[4] ?尚蕾,康博涵,龍霞,王素娟.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構建[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9):39-40.
[5] ?鄭小娟,周艷.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電子商務專業情景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商論,2020(10):197-198.
作者簡介:楊靜思(1987),女,四川眉山人,碩士。研究方向:經濟學。
資助項目:1.基于產教融合的電子商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2018CQ2CG-01FTYC
2.2018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項目“ 粵港澳大灣區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課程改革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DGZ18Y091
(作者單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