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針對開發項目原材料供應商管理的難題,通過分析供應商選擇的現狀及房地產企業原材料供應商選擇的影響因素,借鑒模糊層次分析法從供應商的產品指標、經營指標、環保指標三個大的方面構建了供應商選擇與評價指標體系,并說明了模糊層次分析法在供應商評價中的應用。
關鍵詞:房地產;供應商評價與選擇;評價指標體系;模糊層次分析法
1.緒論
1.1模糊層次分析法概述
T.L.Satty教授提出層次分析法(AHP),該方法是一種實用的多準則決策方法1。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2是在傳統層次分析法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主要變更了傳統層次分析法的判斷矩陣構成方式和一致性檢驗手段,使得層次分析法中較難進行的一致性檢驗和調整工作變得更加科學、準確和簡便。基于模糊一致矩陣的FAHP方法需要構建模糊一致矩陣,模糊一致矩陣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矩陣形式。
1.2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驟
利用 FAHP 方法分析問題,經過以下五步驟3:
一、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將因素分組每一組作為一個層次采用樹形結構,通常將應用FAHP所要達到的目標作為樹根,將采用措施和政策的中間環節等作為中間層,將表示解決問題的措施作為葉子層。
二、模糊判斷矩陣的建立
模糊判斷矩陣R表示針對上一層某元素,本層元素與之有關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假定上一層的元素B同下層次中的元素 有聯系,則模糊判斷矩陣可表示為: ,其中R性質:1) ;2) 模糊判斷矩陣中元素含義,在相對于準則C1的方案P的模糊判斷矩陣 中,經過專家判斷,相對于準則C1來說方案P1比方案P2明顯重要時,則 。
三、模糊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模糊判斷矩陣調整步驟:1)確定一個同其余元素的重要性的比值判斷有把握的元素以其作為標準,決策者認為對R的第一行,即判斷 比較有把握;2)用第一步得到的R的第一行元素減去第二行對應元素,若所得的n個元素為常數,則不需調整第二行元素,否則要對第二行元素進行調整,直到第一行元素減第二行的差為常數;3)用R的第一行元素減去第三行的對應元素,若所得的n個差數為常數不需調整,否則對第三行的元素進行調整,直到第一行元素減去第三行的差為常數;4)上面步驟繼續下去直到第一步得到的第一行元素減去第n行之差為常數。
四、層次單排序
對上一層某因素本層中與之有聯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排序,設該層次的重要性向量 ,n為R的階數, , 。
五、層次總排序
自上而下的對層次單排序的結果進行求取加權和。假定推算出第k-1層上的 個元素相對于總目標的重要度向量為 ,第k層上的 個元素對k-1層上各元素的重要性向量為 , , 分別為相對于k-1層的第 個元素而言,k層的重要度向量。那么第k層上元素對總目標的合成重要度量為 。
2.模糊層次分析法評價與選擇中的應用
2.1評價指標的無量綱化處理
借助模糊數學中屬函數的概念,以定量指標所使用的評分值中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為標準,對三類指標分別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一、定性指標
指標評語集V={好、較好、一般、較差、差}={v1,v2,v3,v4,v5}。評價人員按事先規定的評價集V給各評價因素劃分等級,依次統計各評價因素屬于各評價等級的頻數Mij,隸屬函數值uij 為:uij = Mij ?n ?,i為指標序號,j為評價等級序號,n為參與評價人數。
二、定量指標
(1)正指標
正指標類模糊量化模型用于處理正指標類數據, 為第j項評價指標無量綱化處理后的評價值; 為第j項評價指標的原始評分值; 為對第j項采用的評分值中的最大值; 為對第j項采用的評分值中的最小值。模型為:
(2)負指標
負指標類模糊量化模型用于處理負指標類數據,模型為:
(3)適度指標
適度指標類模糊量化模型用于處理適度指標類數據, 為第j項評價指標的最適度值,模型為:
2.2開發項目原材料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從供應商的產品指標、經營指標和環保指標三個大方面來建構供應商選擇的評價指標體系。4如表1所示:
3.開發項目原材料供應商的控制管理
3.1與供應商合作的風險
一、內部風險
供應商企業選擇風險產生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業之間理性的不合作,也可能是由于非理性的合作。理性的不合作,各企業擔心由于合作而將企業機密暴露給對方,又希望對方能毫無保留地進行合作,自身有保留地進行合作。
非理性的合作,不一定與追求個體利益有關,由于信息傳遞出現扭曲、節點企業之間理解不充分,或技術和能力的支持上發生了問題,致使供應鏈成員無法合作。
二、外部風險
供應鏈內部各節點合作情況無關的情況下,所有能夠導致供應鏈整體低效或損失增加的危險,分為人為風險和行業風險。
人為風險,主要來自行業內的競爭者,比如惡意競爭者對供應鏈的有意破壞。
行業風險,主要是由于房地產行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土地政策、稅收政策、物價變動、消費觀念等。5
3.2對供應商的控制與管理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約束機制
防止不法競爭者以合作伙伴的名義竊取技術和商業情報,內部風險和相互之間的信任緊密相連,增強節點企業之間的信任程度,可以降低內部風險,更有利于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建立淘汰機制,讓所有的合作企業都有一種危機感。
二、實行股權控制
股權控制是一種新型的供應商管理方式,作為供應商也希望能夠與廠商進行較長期的合作,實現穩定銷售及發展。在此過程中,雙方需要在權利義務上相互做出承諾和保證,在信息、技術、數量和人員等方面進行交換。
三、建立供應商的激勵機制
建立持久正常的交易關系,選擇供應商的初期要進行一系列的認證工作,供應商和購買商在企業間的合作機制中將進行一些專項投資,只要價格具有競爭力供應商就可以獲得長期的業務保證,有利于供應商規模的擴大。6建立完善供應商的激勵機制,區別不同的投入品要選擇不同的供應商控制,組合將現有的供應商控制方式有效地組合起來,供應商的激勵機制就建立起來是一種主動性的提升。
結 論
供應鏈管理是近十幾年來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供應商的選擇評價在開發項目中是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了供應商選擇,以及影響供應商選擇的主要因素,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探索對這些影響因素深入分析,從產品指標、經營指標和環保指標三個大的方面提出企業供應商選擇評價的指標體系。重點論述了模糊層次分析法,及其應用于房地產原材料供應商選擇評價的優勢,提出了對房地產原材料供應商的控制和管理策略,希望其具有更好的實用性和適用性。
參考文獻:
[1] ?王蓮芬,許樹柏.層次分析法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2] ?DieksonGW. An Analysis of Vender Seleetion System and Decisions[J],JournalOf Purehasing,1966,2(l)
[3] ?章志敏,李繼乾.層次分析法的一些理論和應用間題決策科學與應用[J].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3
[4] ?仲維清,侯強.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型研究[J1.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
[5] ?梁凱.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的綜合評價與選擇[D].長沙:中南大學,2003
[6] ?楊建華.基于集成化供應鏈管理的供應商評價與選擇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1
作者簡介:楊桐,1983年出生,男,漢,研究方向:開發項目管理,分布型企業管理。
(作者單位:大唐融合信息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