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要正確面對,積極采取有效性的措施來解決改革中出現的許多復雜問題,創新語文教學模式,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指導,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路和空間,改進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激發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團結合作能力,共同提高。要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提高語文課堂的活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作為語文教師,要正確面對,積極采取有效性的措施來解決改革中出現的許多復雜問題,創新語文教學模式,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習興趣,改進學習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團結合作能力;運用多媒體提高語文課堂的活力;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動手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實現語文教學改革的新跨越。筆者在此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就語文教學中的幾點策略談幾點做法。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探索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育模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拓展課堂上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索培養的習慣,在預習或課后的環節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指導,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路和空間,改進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方法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增強對教育內容的自主研究。此外,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事先了解學習內容的重點,積累特定的知識儲備。課堂教學節省了不必要的知識講解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在教學新課前,教師通過課前預習,學生自己學習并掌握本節課的重點詞句等。讓學生在自主預習文本內容中初步有個了解和理解,等到課上學習新課的時候就非常輕松了。在預習課程前通過提出問題來加深閱讀和讀寫文本內容,提高自學能力。課后加強學生的自主性訓練,引導學生梳理和鞏固所學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增強記憶。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興趣是成功的一半。興趣也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多次倡導教師要從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發展出發,采用有趣的方法,設計有趣的內容,設置有趣的環節,使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激發學生自主的要去學習。例如,在詞語教學時,組織學生開發語文詞語接龍游戲加深記憶,鞏固詞語。在游戲中,老師指定從某一個學生開始,該學生后面的學生輪流接著說。或者引導學生自己制作語文詞語紙牌,通過紙牌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很快就對學習這些詞語產生了興趣,在愉快的學習體驗小學習到了語文的知識。
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實施小組合作教育模式,團隊成員有效地傳遞和討論統一的教育任務,共同解決和探索,提高學習效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引導,通過相應的手段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為了提高語文水平,學生將能夠進行交流、討論,加強口語組織和表達能力,并滿足核心素養的基本需求,需要教師注重對語文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技能技巧。在學生綜合閱讀本課的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將語文文章內容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并能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法對課文內容進行劃分和繪制。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小組成員,根據學習內容將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交流反饋,最后統一思想認知和學習體會,共同提高。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有著很多的優勢。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照片、文字、聲音、圖像融為一體,巧妙的三維變換功能,將視覺、聽覺、聲音、場景融為一體,提高視覺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時感到快樂、愉悅,帶來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利用最新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展示學生的學習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情境,將圖像、動畫、聲音、視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抽象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真實,激活了安靜的課堂,使課堂教學生機勃勃。三是運用信息教育技術創造情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如應用多媒體播放圖畫、視頻,然后訓練學生看圖說話,看題寫話等活動。這對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四是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整合語文教學,開展直觀性教學,例如,教師在系統復習時,概況整理一個單位的系統知識點,或者每一節課的知識點的時候,精心制作課件,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知識點和教學的重點,這對于突破教材的難點內容,降低學習難度,重點練習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要把更多的課堂時間、學習空間留給學生。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有主動性,才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的角色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又是學習的領導者,更重要是和學生一起學習的參與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探究能力。例如,備課的時候要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重點安排,巧妙設計,使課堂上充分體現以生為主,給學生自由思考的時間和機會。教學中少講精煉,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動手實踐活動,指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自行設計語文實驗方案,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身邊的語文實際問題。學生只有把學到的語文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才能體現活學活用,也才會體現學習的價值。
積極情感的氛圍的創造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應該在教學中設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內部動力,通過提供成就感,合理期望和激勵評價等誘因使外部動力轉化為內部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之持久保持,從而取得語文學習的成功。
語文老師必須具備與教學有關的文學修養和造詣。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品格能影響教的方法和教的效果,較高的人品修養和令人愉快的個人品質如民主、公正、謙虛、慷慨、幽默、耐心、寬容、尊敬他人和良好的與人合作精神等,都是教師一個具備的基本品質。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相識、熟悉、親近,進而發展成為朋友、伙伴,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才會保證教學和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延伸課堂教學拓展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充分激發學習興趣,不斷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要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團結合作能力;要運用多媒體融入語文教學,提高語文課堂的活力;要堅持以生為本,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感受,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省黃驊市官莊鄉孔韓莊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