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英 龍曄璟
課程資源是實現教學策略的媒介,資源庫建設為教師、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交流平臺,提出基于資源庫構建智慧課堂的角度對會計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設想,將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長期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滲透不斷深入,信息化教育在內涵、深度和質量上也不斷發展,教育教學系統的結構和形態正在發生變革和轉型,涌現出諸如移動學習、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智慧課堂等教學新理念和學習新范式,引領我們開啟第四次教育革命。傳統課堂向數字化、智慧化課堂發展,借助于智能化移動學習工具、應用支撐平臺、云計算等搭建的智慧課堂已經悄然而至。
智慧課堂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一種新型課堂,是以嶄新的智慧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借鑒翻轉課堂應用實踐經驗,對翻轉課堂進行重塑升級,是翻轉課堂2.0發展的最新成果,智慧課堂的構建成為當前教學模式研究的熱點領域。《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以專業課程銜接為核心,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多樣化成長需要,創新方式方法,可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環境、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教育信息化之關鍵所在。
隨著對智慧課堂教學的推廣與關注,會計課程教學資源的更新勢在必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以資源共建共享為手段,形成開放、高效的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途徑。教學資源庫的建立是會計專業運用信息化教學的體現,提供更為優質的教育環境、教育資源,將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引導學生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高職院校會計課程以會計職業發展為根本,建立全面且功能強大同時使用便捷的教學資源庫,能夠幫助高職院校更好地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當前,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與學觀念,開發適合的專業課程資源,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在學習平臺得以應用,實現教學手段多樣性、可操作性。新形勢下,高職會計課程建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將有效解決當前存在的學習問題,在豐富學習體驗、促進教學延伸、協作問題解決、獲得學習滿足感、提升教學效果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為創造性教學和探究性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高職會計課程智慧課堂的實施需要充分體現課堂“以學生為主”的原則,進而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然后設計出合理的學習場景以及教學方案,需要將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模式、方法以及手段體現在設計中,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2.1 設定課程教學目標
針對高職會計課程智慧課堂的實施需要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明確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即學生需要達到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因此,智慧課堂目標設計中也應該遵循此原則,同時在智慧課堂中進行有效的體現。課程教學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基于智慧課堂信息環境的應用設計目標,將三個目標真正融入到智慧課堂的狀態中。
2.2 利用資源庫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智慧課堂改變傳統課堂中的教學模式,通過智慧的教與學,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和智慧發展。在資源庫的基礎上,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設有利于不斷增進師生之間交流互動,教與學能夠融合、相互滲透的學習環境。針對智慧課堂構建中涉及的學習者、促進者、資源、設備、工具和學習活動,可采取“三段十步”的教學模式,其中三段主要指智慧課堂分為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環節,十步主要包含學前分析、課前測評、教學設計、條件創設、討論學習、課后檢測、總結提升、課后作業、微課指導和反饋評價等十個教學環節。
2.3 充分重視資源應用與教學平臺
開發建設的課程資源應方便教與學的組織,將教師的教學資源與學生的學習資源集合到平臺,從實現方式來看,需要教師能夠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構建課程,進行合理的線上、線下教學設計,使同學們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中的資源進行預習、復習、交流與反饋。資源庫建設時應突出應用技術的支撐和管理,缺乏優秀且實用的資源應用平臺,使得資源庫內容難以深入應用,無法發揮實際效用。當前著力推行的智慧職教、職教云、云課堂、MOOC學院等強有力支撐了智慧課堂的構建。為更好的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作用,應構建內容豐富、形式生動、交互充分的資源共享環境,平臺的開發與應用,基于平臺的學習資源建設, 充分發揮了智慧學習的功能。
2.4 豐富教學素材,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教師作為智慧課堂的構建者必須有創新的思維和理念,運用新的信息技術將最新的課程資源納入課堂教學。教師應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對素材資源進行加工,充分分析學生的現狀、需求、習慣,調查學生對資源的點擊率與喜愛程度,對資源體系不斷進行完善,真正實現“能學”、“輔教”。從會計課程目標出發,不斷豐富資源建設,文檔類資源有:word文檔、ppt演示文稿、PDF文檔、execl文檔等。視頻類資源有:網絡搜索找到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視頻;課堂教學實況錄制視頻;個人制作ppt講解錄屏微課;操作視頻微課錄制。圖片類資源主要是對課程相關內容的拓展補充或相應內容的最新發展圖片介紹, 這方面的資源需要教師有科學發展的前沿意識, 搜集相應內容圖片上傳開拓學生的眼界。
2.5 智慧課堂的教學流程實施策略
2.5.1 預習設計、檢測、交流
積極開展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鼓勵發展性評價,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利用資源庫,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貫穿課前學情分析、發布任務,課中師生互動、解決問題,課后加強訓練、拓展提高的全過程。課前教學準備時,教師需要根據已經設定的教學目標進行針對性的預習設計,然后制作相關的預習資料。預習設計包含:學習內容、重難點、預習測試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預習測試題,教師在針對行業會計與此測試題的設計時組要根據生活實際以及滿足智慧課堂的自主性,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嘗試。學生在完成了預習測評后,智慧課堂可以通過學生終端完成系統評價,然后輸出相應的結果。然后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溝通、交流、探討,然后教師在確定教學安排。例如:針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中需要重點講解,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細節問題進行個別指導等,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2.5.2 課堂研討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
教學過程中學生進行課程研討過程是學生知識構建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對資源的整理、歸納、分析、總結,逐漸形成較為完善的知識體系。同時在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下,學生遇到不明白的問題時,可以利用移動學習終端上傳后發布到班級的討論欄中,然后實時顯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學生可以通過大屏幕展開激烈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如果遇到極其困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或者親身示范。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熱情,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討論當中,避免學生在傳統課堂只聽不發表意見的模式。教師也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情況,關注學生討論的全過程,為學生找到更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及手段。
2.5.3 隨堂測評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
在隨堂測評互動中主要通過信息技術平臺測評試題,然后學生可以通過平臺查看測評結果。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及時得到平臺測評的反饋,方便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進。智能終端的評價信息系統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功能,對學生的作業測試可以進行實時處理和實時反饋,系統對其全體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以一目了然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錯題多發區改變教學方式。
總之,促進資源庫在高職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將推動智慧課堂教學的發展。建立智慧學習環境,開展以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智慧應用,應為課程教學目標服務,提高課程質量,努力實現課堂開放式教學發展、實現交互式教學、促進個性化學習。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庫并借助智慧課堂開展課堂教學,需要對于學習行為、過程、評價、反饋等多方面不斷分析,制定更為科學的實施策略方案。
基金項目:本文為原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危英主持的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空間與移動學習環境下課程信息化資源開發研究與實踐——以高職《行業會計》課程為例(項目編號ZJGB2016072);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泛在學習環境下高職會計專業網絡學習社群的構建與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XJK18CZY0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1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長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