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蓮
如何促進孩子們自主寫話?作為“促進小學生自主作文”課題研究組成員之一的我,一直在努力探索這個問題。經過實踐,我覺得培養小學生記日記是一種不錯的形式,特別是越早記日記越好。于是,我在一年級開始就讓孩子們嘗試記日記,首先是讓孩子多說少寫,激發寫的欲望;孩子們寫的欲望被激發起來后,接著我降低寫話的難度,讓孩子們嘗到寫話的甜頭;為了讓孩子們能保持寫的興趣,最后我采用多種方式對其進行及時的鼓勵。這樣,孩子們愛寫、樂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低段提出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但,現實教育中,不論是學生寫作文,還是老師教作文,都是一件傷腦筋的事。作為“促進小學生自主作文”課題研究組成員之一的我,深感肩上的擔子之重。如何促進孩子們進行自主作文,是我這幾年來在努力探索的問題。
經過實踐,我覺得培養小學生記日記是一種不錯的形式,特別是越早記越好。因為日記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視的“載道”作用,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肯定日記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是新時期大語文教育的必然。 如何在一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實施日記教學,培養孩子寫話的自主意識呢?下面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寫話的要求是:不必過于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我手寫我口”
記得一年級新學期開學的第三天上午,有一節語文課,我想了解班上小朋友這兩天來對一個新環境的真實感受。于是,我對他們說:“小朋友,你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學生了,請告訴老師,跟幼兒園相比,你們覺得上一年級怎么樣呢?”沉默了片刻,小手紛紛舉了起來,有的說:“我覺得還是幼兒園好玩,因為在幼兒園一天不用上那么多節課!并且早上不用那么早起床來上學。”有的說:“我覺得上一年級好玩,因為我們發了許多新書,還認識了一些新同學。”有的說:“我覺得上一年級很開心,因為我媽媽也在拱北小學教書,我就可以整天和媽媽在一起了。”……多么真實,童貞的話語呀!當時我在想,如果孩子們能把自己每天在學校或家里的所見、所聞、所想等用簡單的一、兩句話口述給家長聽,讓家長把孩子的口述記錄下來,那該多有趣呀,這不也正好訓練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嗎!下午放學時,剛好跟幾位來接孩子的家長交流,我就把這種想法說給家長聽。家長很支持。其中鑫杰的媽媽告訴我,她在假期時就開始幫孩子記口述日記了。于是我讓鑫杰的媽媽把孩子以前記的口述日記明天帶到學校來。第二天,我把鑫杰小朋友的口述日記在班上念,同學們聽得可認真啦!念完后我表揚了鑫杰是個好學的孩子,并在他的口述日記本上畫上小紅花。其他小朋友見后都流露出了羨慕的眼神。見此情景,我因勢利導,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也能向鑫杰小朋友一樣,把你們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說給家長聽,讓家長幫你們記錄下來,劉老師也會獎勵你們喲!每寫一篇就可獲得一分獎卡,如果寫得好,可獲得二分或三分獎卡。期末看誰得分多,到時評他為我們班的‘寫話大王……”當時我只是口頭說說,并沒把這當成作業布置給孩子們,畢竟孩子們剛入學才兩天。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班上有八位小朋友主動交來口述日記,其中林上盈小朋友是這樣寫:“開學兩天了,因為我表現好,老師叫班長給我發朵紅花,可今天班長忘記了給,我很不開心。”我給她這樣評語:這是上盈小朋友寫的第一篇口述日記,寫得真實,可愛。于是我在班上表揚她,表揚她能做到“用我手寫我心。”接著,每天交口述日記的小朋友都在不斷增加。其中有一位齊寧小朋友這樣寫:“今天,我們排隊上操場做操時,遇到了一條蛇。我們小朋友都驚叫起來:蛇、蛇、蛇!在隊伍后面的劉老師聽到喊聲,馬上跑到前面,用身體擋住我們,保護著我們,叫我們別害怕,我覺得劉老師真勇敢!”第二天在點評口述日記時,我表揚齊寧小朋友善于寫我們身邊的事,真棒!從此,孩子們每寫一篇,我都很認真地用激勵的話語去鼓勵他們,同時給他們畫些小紅花,并及時給他們發獎分卡。從那以后,每天一放學,孩子們就會主動跟我要回他們的口述日記本,看看老師在他的日記本寫了什么話,獎有多少分卡。看到孩子們領回日記本時那高興勁兒,我想:當孩子自覺去做一件事時,那事就成了一件樂事、趣事了。
凡是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的學習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但興趣不是自發產生的,要靠教師有意的激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小朋友知道,寫話,就是把自己特別想說的話寫下來,寫好,就這么簡單。
一年級下半學期,學生已學完了全部漢語拼音,并能認識大量的漢字,也會書寫不少的漢字了。于是,我就鼓勵孩子們,有能力的可以自己開始動手寫話。把每天中自己最想說的話寫下來,要求只寫一句話,內容不限。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可以問別人,甚至可以用圖畫代替。大部分孩子們聽了興趣盎然,欲欲躍試。只要孩子們能把自己想說的一句話寫通順,我就在班級上進行表揚和獎勵。但對一小部分還不想寫的孩子,我也不給他們壓力,等他們有了興趣想寫了,才開始動手寫。這樣,孩子感受到寫話并不難,每個人都能寫,并且能寫好,孩子們嘗到了寫話的甜頭,從而逐漸喜歡上了寫話。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要保護孩子,寬容孩子。因為孩子有他們的天性,我們不可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他們。適當的賞識能夠讓孩子在“我能寫”的心態中成長,能夠增強孩子們寫話的自信心。因此我們應善于發現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并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自己相信“我能寫”。
送你一張獎分卡。每次閱讀學生的寫話作業,我都會進行認真地評價,同時我也把它當作與學生心靈溝通地一座橋梁。學生也樂于看我的評價。為了充分的保護學生的寫話積極性,我就在寫話作業的后面認真地畫上一朵紅花,并寫上獎勵的分值。我和孩子們約定,只要他們能寫出通順的句子,表達真情實感,我就會給他們畫一朵紅花,并獎二分。而對待一些更為出色的寫話作業,我會獎三分卡。分卡制的評分方式使每一個學生拿到自己的寫話作業時都能喜笑顏開,使他們在寫話上獲得了成功的快感。
請你讀給大家聽。每次批閱寫話作業后,我都會有意識地把一些寫得好的讀給他們聽。甚至請一些孩子把自己寫的話讀給大家聽。這些作品中不一定都是最棒的,但都是很有特色的。每次讀自己的作品,孩子們就會興奮不已,而下一次的寫話也會更加認真,而聽的孩子也能從其他孩子的作品中受到啟發,認真寫,爭取自己也能把作品讀給小朋友聽。常有孩子主動要求我:劉老師,讀讀我寫的吧!
我的作品上網了。改到特別出色的寫話,我會把文章打在電腦上,然后掛到鳳凰語文的課題研究中的“促進小學生自主作文”中“一(4)星星之火”的網上。如,我把上盈小朋友寫的第一篇口述日記掛在了網上,回家后的上盈自豪地告訴家長:“爸爸、媽媽,我寫的話掛在網上了!”晚上一家三口興致勃勃地圍著電腦上網查找孩子的文章。又如,羅竣仁的媽媽主動來學校請教如何上鳳凰網,想幫孩子把寫話的作業也掛在網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掛在了網上,竣仁不知多開心。現在,許多孩子寫話的熱情更高漲了。
我們一起找話題。不到話題往往是孩子不能很好寫話的主要原因。為了開闊學生的思路,我經常組織學生把自己的各種見聞交流交流,提醒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留意身邊的事物,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起尋找話題,使學生有話想寫。我給孩子們提供一些命題,如“我的發現……”、“我聽到了……”、“我聞到了……”我還經常與家長交流,請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多帶孩子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有話可寫。翻開學生的寫話本,我們就可以看到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并充滿了樂趣。例如,有孩子寫“我的發現……”時這樣寫:“今天晚上,媽媽買了我最愛吃的蝦,吃飯時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蝦在沒煮時是灰色的,怎么煮熟后卻變成紅色的呢?”我覺得這孩子寫得很有意思,于是給他這樣的評語:善于觀察的孩子,你真棒!你想解開這個謎嗎?請查找《十萬個為什么》。班上有些孩子還會自找話題,寫出自己的一些心里話。
實踐告訴我,如果我們能把每個學生“說”和“寫”的欲望激發出來,使學生真正發自內心的迫切的想去“說”去“寫”,使其“需之切,樂其業”。那我們的“促進小學生自主作文”的課題研究不就是成功了嗎!
(作者單位:廣東珠海市香洲區拱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