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楠
新冠肺炎疫情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疫情發生后,鶴壁市審計局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周密部署,力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來抓
一是迅速成立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設立辦事機構,積極開展疫情期間的各項防控組織領導和應對工作。二是印發了《關于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責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審計保障的通知》等6個文件,全面落實聯防聯控責任,構建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細而又細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六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對局機關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詳細部署,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最果斷的行動,扛穩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責任。四是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短信、電話等方式,及時傳達和轉發中央、審計署和省委、省政府權威發布的疫情防控相關新聞和信息,強化審計人員大局觀念、全局意識和疫情防控意識,堅決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五是開展督導檢查。局領導多次到疫情防控聯系點浚縣小河鎮和局派第一書記駐上峪鄉南山村疫情防控卡點進行督導檢查,促進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二、強化防控措施,提高審計干部科學防護和應對疫情能力
一是嚴格執行24小時疫情防控值班制度。二是及時掌握干部職工節后返崗情況,安排專人每天對干部職工進行摸底調查,精確到人、不留空白,不留盲點,實時掌握人員動向和健康狀況。三是嚴格執行疫情“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四是做好辦公場所消毒。每日安排人員噴灑消毒,嚴格公共場所和封閉部位清潔、消毒和通風管理。五是購置口罩、酒精和消毒液等,做好防護物資保障。六是加強健康宣傳。利用電子顯示屏、微信工作群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治知識宣傳,引導干部職工理性對待、消除恐慌、科學防護。七是做好輿情監測。對涉及疫情防控和審計的有關網絡輿情,按照預案及時進行處置。八是倡導“五少三多”的生活方式,即“少聚集、少來往、少見面、少靠近、少接觸”和“多洗手、多消毒、多通風”,嚴防交叉感染。
三、履行社會責任,及時將社會溫暖傳遞到疫情防控一線
1月27日下午,心系疫情一線的市審計局干部職工代表前往疫情防控定點醫院——市傳染病醫院進行慰問,并送去了急需的醫用口罩、洗衣機和飲水機等,感謝醫務工作者勇敢堅守和辛勤付出,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貢獻;1月31日上午,市審計局文明志愿者看望慰問了淇濱花園二區疫情防控卡點一線值守人員,并送去了面包、火腿腸、方便面、電暖器、奶茶和消毒濕巾等慰問品,使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值守人員深切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愛,更加堅定了信心,增強了力量,同時也使審計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
四、積極主動作為,及時開展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監督
開展對疫情防控財政資金使用、物資管理使用情況審計,既是工作職責,更是政治任務。市審計局及時成立了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情況審計監督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對全市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審計監督工作情況的匯總、分析和指導。2月2 日起,抽調業務骨干對全市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截至2月8日,全市各級財政共籌集疫情防控資金6691萬元,已支出3494萬元,主要用于購買疫情防控物資,社會各界的捐贈物資已及時補充到抗疫一線,未發現擠占、挪用、截留疫情防控資金和物資的情況。
五、突出黨建引領,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自2月3日開始,局機關黨委主動承擔合歡巷疫情防控卡點工作,每天選派4名黨員干部進行輪崗值守,共有36名黨員干部參加。二是全體黨員干部紛紛遞交請戰書,主動請纓下沉到社區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截至目前,共有黨員干部160余人次參與桂鶴社區、佳和社區等22個社區、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三是積極選派2名黨員干部參加市直機關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分別在高速、國道卡口實行輪流值守,做好來鶴車輛和人員的安全檢查、體溫測量、信息登記、宣傳引導、離鶴車輛和人員的勸返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筑了以基層黨組織為引領的嚴密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六、抓好工作統籌,科學安排疫情期間審計項目實施
根據眼下疫情防控工作形勢,積極探索非現場數據審計方式,對春節后計劃開展的審計項目,要求各審計組嚴格執行被審計單位的疫情防控規定,可采取文件交換、郵寄等非現場的方式送達審計通知書,利用網絡、郵件等信息化方式傳遞財務數據和資料。同時要求各審計組盡量壓縮現場審計時間,加大非現場數據分析力度,拓展數據分析的廣度和深度,在確保審計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審計現場用時和人力投入,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為以后現場精準延伸審計打下堅實基礎,努力完成審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