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梅
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本,水有潤澤萬物之德、有水滴石穿之力、有潤物無聲之智、有隨形變幻之美。沐沐和溪溪是我校特色文化之小水滴文化的吉祥物,象征著沐溪的學生們奮發、積極、活力;歡快、向上、活潑。它們充滿無限動力與希望,它們堅持不懈、永不停歇。我校小水滴特色文化分為四點:第一,做人要有上善若水之懷;第二,做事要有水滴石穿之情;第三,做人要立飲水思源之德;第四,做人要立山高水長之志。作為一名班主任,工作中要著力培養學生們學會做一個有善心的人,做一個會感恩的人,做一個懂堅持的人,還要做一個心懷理想的人。
多年班主任經驗,讓筆者越發感覺學生的成長,不僅需要學習科學文化更需要學會如何做人,才能成為一個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筆者認為,提高素養從思品教育開始,從學會做人開始。下面就根據“做人要立飲水思源之德”來談談筆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實踐。
一、飲水思源,思品滲透
班主任管理,每周一節的班會課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利用好班會課,決定一個班級的班風形成。通過思品滲透從而夯實學生的道德思想基礎,筆者認為非常的重要。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具有潛能的具有創新力量的“四有青年”。
筆者一直把思想工作置于班級工作的首要問題來抓。經常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有關學生促膝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并在班內積極開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養成教育”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找到目標樹立理想,挖掘他們的潛能,激發他們的斗志。除此之外,筆者還會利用語文教學課前的三分鐘進行思品滲透,課前三分鐘的思品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還能為當堂課做好學習的鋪墊。
二、飲水思源,潤心潤智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是學生的榜樣示范,所以筆者時刻提醒自己“你是一名班主任,你一定做好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感恩的人,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個持之以恒的人。”因為班主任自身的言行本身就是一種德育。
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生活無不是教育題材,記得有一次,和筆者的搭班黃老師即將退休,筆者借此契機來為黃老師舉辦一次特別的歡送會,以此來進行感恩教育。教育就要力爭全面普及,所以,筆者選擇讓全班學生參與策劃,目的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為老師策劃驚喜歡送會的快樂,也讓學生們懂得要如何去感恩師長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策劃過程中,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積極發言,各抒己見,最后全班達成共識。同學們自發組織布置了課室,制作了活動課件,放上了黃老師的工作照還有黃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活動歡聲笑語的圖片,黑板上大大的字體“黃媽媽,我們愛你!”映入眼簾。鈴聲一響,筆者便讓學生去邀請黃老師到班。黃老師一進教室,活動按照策劃順利進行著。作為班主任,筆者先致辭后送上了自己和學生們共同為黃老師準備的禮物。隨后一首《老師》響起,學生拿著自己另外的禮物排著隊送給了黃老師,一份禮物一個擁抱一句“黃媽媽,我們愛你”,把活動的氣氛推到了高潮,這時,學生們回到自己的座位已經泣不成聲,筆者想,此時此刻的不舍與感恩已經溢滿他們心中,而筆者想要的情感教育也超出了預想的效果。以身作則,無疑是最好的思品教育。
三、家校合作,感恩長存
家庭教育與影響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其中一個影像源,也是學生品德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所以,只有讓家長成為班主任的聯盟體,學生的教育才會更加有可能全面。那么,如何與家長達成共識,合成教育的統一戰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筆者會積極利用好每一次的家長會以及班級的QQ管理群,常與家長聯系溝通,通過聯系達成共識。
小活動,大德育,常積累,長期以往,水滴石穿。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成為父母一個教育的切合點或者題材。每周筆者會安排一次課外實踐活動: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要求家長把活動的相片或者視頻發到班級群里,供大家一起參考。還會要求家長帶著孩子走進社會,做一件感恩社會的小事。一次公益性的志愿者活動,一次街道衛生打掃,一次馬路交通引導,一次環境宣傳,一次為敬老院的老人打掃房間或者做一次飯等活動。通過這類感恩活動教育,來教育學生和家長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四、飲水思源,細水長流
學生的教育是長期的,就像小水滴文化般細水長流,需日積月累,方能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感恩的情懷浸透在每一個沐小孩子的身上,細水長流。讓學生們都成為一個個懂得感恩的人,是每一位家長,每一個老師心中最理想的目標。
曾經有位班上轉校生令筆者印象深刻。離異家庭的他是班上的“刺頭”,課上課下整天起哄,從不安寧,自己不守紀律,還經常帶動班級違反紀律引起騷動;課內外作業從來不做;即便如此,筆者卻發現他的自尊心特別要強。對于他這樣的學生,筆者并不會先用紀律和制度處罰他,每一次他違反了紀律,出于保護他的自尊心,筆者都會私底下找他聊,耐心地教育直到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不僅如此,還多次與家長溝通,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平時想方設法接近他,套近乎聊天談心,建立信任感和情感聯系并設法找他的閃光點,他喜歡起哄說明他的領導能力比較強,所以,筆者讓他做作業助手,幫忙收發作業。久而久之,他的語文成績也在上升,由剛開始的厭倦到后來的主動學習,無論是基礎題還是作文,都進步很多。畢業以后,令筆者驚訝的是,他竟然組織了全班學生開畢業典禮,從活動策劃到活動過程的實施,都讓筆者刮目相看。他像朋友一樣經常與筆者聯系,經常遇到困惑的他總是第一時間與筆者傾訴。
感恩教育,既要潤心也要潤智,只有潤心潤智的教育才能形成學生的終身德育。但不管是感恩教育,還是堅持教育,立德立人教育,潤心潤智的教育是我們的終身教育目標。
學校文化,班級文化,班級管理,學科教學,也都只是學生品德形成的其中一些影響因素;還有同伴群體的影響,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作為教師,只有做好自己,致力于教育并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本文系2018年度韶關市中小學德育科研課題“‘水滴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SGZXXDY18030)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