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虎
【內容摘要】新課程目標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更加強調對學生實驗探究素養的培養,但是,當前的實驗探究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和解決。本文將簡單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問題,并就相應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探究 探究教學
在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實驗探究素養培育逐漸成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相應的實驗探究教學也越來越受重視。實驗探究教學與傳統實驗教學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其更加尊重學生主體性,重在引導學生自行觀察、發現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實驗和得出結論,而非讓學生簡單重復教師演示的操作,更利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及應用實踐能力。
一、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問題分析
1.過于理論,缺少實踐
雖然近年來實驗探究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依舊沿用傳統教學方式,即對實驗相關內容進行重點講解,然后再進行演示,并讓學生重復演示操作完成實驗,甚至存在不讓學生動手實驗的情況。這種教學方式過于理論,缺少實踐,不利于實驗教學的高質高效進行。
2.對學生實驗探究素養培育不足
對物理實驗探究教學而言,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素養是最重要的任務,但是實際教學情況在這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首先,教師觀念沒有得到充分轉變。部分教師依舊以傳統“被動式”的教學觀念開展實驗探究教學,并沒有將重心放在“實驗探究”上,而是更加重視機械化的“教學”。教師將實驗目標、原理、流程、操作、注意事項及結果等總結成直觀的內容,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并讓學生通過反復記憶和不同程度的重復實驗操作,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實驗方法。這樣一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難以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失去了實驗探究教學的意義。其次教師對實驗探究素養了解不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素養的培養與強化。實驗探究素養是一種綜合性素養,廣泛涵蓋了從發現并提出問題到設計實驗再到完成實驗的整個過程所需的能力與素養,但是部分教師將實驗探究素養簡單認為自主探索實驗流程的能力,導致教學過于片面,不利于學生實驗探究素養的有效培育。
二、改善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的策略
1.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
要想有效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素養,最基礎的一點在于培養其發現并提出問題的能力,激發其求知欲,促使其形成自主思考習慣和科學思維方式。而要做到這一點,聯系生活實際是最有效的途徑,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生活進行深度觀察,發現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在科學思考后提出合理問題,是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的第一步。例如,在教學“杠桿”相關內容時,教師先準備一塊長木片和兩塊一樣的橡皮擦,將長木片放在講座的角落,并且兩端支出,只有中間一部分與講桌接觸。教師先將木片中間位置與講桌接觸,并在木片兩端放上橡皮擦,木片保持平衡。然后教師移動木片,以木片靠左位置基礎講桌角,木片向右傾斜;教師又讓木片中間位置與講桌接觸,但是將手指放在木片左邊位置并逐漸用力,木片向左傾斜。通過這個簡單的演示,學生瞬間想到了他們常見的蹺蹺板,并思考在不同質量以及木片兩邊長度不一樣的情況下為什么木片會傾斜,提出問題“木片的傾斜與作用力大小以及木片兩邊長度是否有關?”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能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培養學生設計和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
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和完成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探究素養的關鍵,教師應當進行重點教學。例如,在教學“浮力”相關內容時,教師向學生提問:“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并在講臺上準備了分別裝水和酒精的玻璃水缸、木塊、綁有小鐵塊的木塊、彈簧測力計等,并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驗證問題答案。學生們根據生活經驗和之前所學知識,討論后認為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木塊密度有關,并設計將木塊和綁有小鐵塊的木塊分別放入裝水和裝酒精的玻璃水缸,并用彈簧測量機測出浮力大小。教師認真觀察學生討論及設計實驗的過程,并指導學生探析木塊浸入液體的體積對浮力大小的影響。最終,學生利用現有器材,合理設計實驗并動手操作,正確驗證了浮力大小受液體密度、物體密度及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大小等影響。
3.強化學生正確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的能力
正確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實驗探究素養,教師應當通過合理方式進行科學引導。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相關知識時,教師將不同質量木塊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不同拉力。學生根據這一實驗結果,不但分析出拉力讀數就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而且通過對本次實驗的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的結論。
結束語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還存在一定問題,不利于培養具有良好實驗探究素養的優秀學生。對此,教師應當深入理解實驗探究素養內涵,根據當前實驗探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培養學生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強化學生正確分析和總結實驗結果的能力等方式,全面優化物理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實驗探究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安俊輝.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J].中外交流,2017(25):219.
[2]劉佛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式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12).
(作者單位:天水市麥積區甘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