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紅
最近幾年,混合堅果掀起了健康零食新風尚。每天吃一小包堅果,不管是作為辦公室零食,還是外出旅行攜帶,都非常方便。那么,每天吃一袋堅果,是否合理?
堅果包括核桃、杏仁、花生、松子、榛子、腰果、花生、瓜子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大多數堅果中的脂肪含量大于40%,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適量攝入堅果有益健康。
不同堅果的營養價值各不相同,各有其營養優勢。例如,核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花生富含鈣、鐵和鋅,葵花子的維生素E含量尤其突出,南瓜子的蛋白質和硒含量在堅果中遙遙領先,而炒榛仁中鈣和鎂的含量均居各類堅果之首。因此,堅果混合食用可以“優勢互補”,使人體獲得更全面的營養。
營養學認為,每100克所含能量小于40千卡(1千卡≈4.18千焦)的食品屬于低能量食品,40~400千卡的為中等能量食品,大于400千卡的為高能量食品。人們常吃的堅果,如花生、葵花子、南瓜子、山核桃、松子和榛子等,每100克所含能量均超過400千卡,是“名副其實”的高能量食品。吃100克堅果,所攝入的能量相當于同等重量米飯的4倍左右。因此,過量食用堅果會增加能量攝入,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
因此,吃堅果應把握好“度”。根據活動量、年齡和性別不同,每人每天從植物油和堅果中所攝取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5%~10%。《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周吃50~70克堅果,平均每天10克左右,相當于每天吃帶殼葵花子20~25克,或花生15~20克,或核桃2~3個。
堅果好吃,有時稍不留神就超過10克了,這是否意味著攝入過量了?其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食用堅果10克左右,并不是必須嚴格執行該“標準”,只要每周的堅果食用量控制在50~70克即可。如果哪天堅果吃得偏多,可以在其他時間減少食用量,只要不是天天“超標”,可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目前市場上的混合堅果主要包含腰果、開心果、核桃仁、夏威夷果、花生、蔓越莓干、藍莓干、葡萄干等,種類較多,口味豐富。比起過去大多數人習慣每次只吃一種堅果,其確實在營養方面更有優勢。
但也有部分產品還不盡如人意。例如,不同品牌的混合堅果,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各不相同。有的產品能量、脂肪和鈉的含量均較高,并不適宜每日食用。例如,一袋某品牌混合堅果的凈含量為25克,其內的堅果含量為扁桃仁26%、腰果20%、核桃仁18%、榛子仁10%,其余為果干,那么這袋混合堅果中,堅果重量約為18克。如果每天吃一袋,每周堅果的攝入量會超標。部分混合堅果中加入了蟹黃瓜子、怪味花生等油炸堅果,油脂含量較高。有些堅果添加了鹽,鈉含量較高。另有一些產品中,果干含量較高,容易讓人在無意間攝入過多的糖。
因此,在購買混合堅果產品時,應注意查看營養成分表,盡量選擇能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原味堅果。還應根據實際情況控制食用量,以免攝入過多能量。
自制混合堅果的選擇更多,除了核桃仁、腰果、榛子等,還可以加入花生、南瓜子、松子、杏仁等,果干則可以選擇蔓越莓干、葡萄干、藍莓干等。在選擇堅果時,應盡量選擇原味產品,避免鹽炒、油炸、蜜焗等加工堅果。原味堅果可以減少鹽、糖、脂肪的攝入,更健康??蛇x擇5~6種堅果或果干進行混合,每份混合堅果中的堅果量控制在10克左右,并酌情減少果干的量,以免糖分攝入過多。購買散裝堅果時,應選擇:表面潔凈,顆粒飽滿、緊實,沒有蟲蛀、斑點;摸起來不黏、不潮;聞之帶有自身香氣,沒有化學異味。
家庭自制堅果時,每次不宜做太多,能滿足一周食用量即可。因為堅果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去殼后存放時間過久很容易氧化,出現“哈喇味”。如果想吃果干,在食用前應分開包裝。因為果干仍含一定水分,容易使堅果變質。
混合堅果雖然營養豐富,但也非人人適宜。對堅果過敏者,應禁食堅果。堅果富含大量膳食纖維和油脂,若食用后出現腹瀉、消化不良,應少食。低齡兒童應慎食原粒堅果,最好先將堅果切碎再食用,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