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思考

2020-06-19 08:16:39張道根薛安偉
社會科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張道根 薛安偉

摘 要:偉大實踐孕育偉大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則為理論基礎,以中國經濟奇跡為實踐的當代政治經濟學。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聚焦四個方面:一是必須回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意,堅持制度分析,深入研究生產關系。二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發展是硬道理,一切制度創新要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人民利益最大、人民共同福祉不斷改善。三是必須立足中國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的國情實際,把握中國實際,立足中國國情,深刻認識國內外環境變化。四是必須圍繞交易范疇重構理論體系,交易過程拓展相互關系,形成秩序、規則、制度,要深入交易過程,透視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結構,構建經濟制度體系。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經濟制度

中圖分類號:F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20)06-0003-12

作者簡介:張道根,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薛安偉,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上海 200020)

新中國成立伊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就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原則與中國實踐緊密結合,探索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正式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①。由此學界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展開了廣泛深入的學習、討論。比如,洪銀興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在階段性上的學科定位就是,在生產關系上屬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經濟學,在生產力上屬于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的政治經濟學②。周立群指出,作為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其系統性體系構建關鍵在于進行科學的理論抽象和建立有內在聯系的范疇體系③。筆者認為,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理論。理論的清醒是最大的清醒,中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發展完善自己的政治經濟學。本文從馬克思主義本源出發,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理論思考,以期有所啟示。

一、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回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意

任何社會生產過程或經濟活動過程,必然涉及人與人的關系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哲學社會科學包括政治經濟學研究人類社會活動本身,是研究人與人關系的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的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必須回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本源。要注重研究人與人的生產關系,把握人類社會經濟制度演進規律。

(一)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領域

馬克思認為,任何社會生產過程都涉及人和人的關系與人和自然的關系,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方式著重是研究人與物關系背后人與人的生產關系,即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資本論》一開始就從資本主義社會最突出最普遍的現象,從龐大的商品堆積出發,剖析商品兩重性到勞動兩重性,發現商品價值背后是人們的勞動,商品生產交換背后人與人的生產關系。馬克思指出,“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系”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第3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22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石是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勞動價值論揭示了商品的生產和交換要以價值為基礎,遵循價值規律。剩余價值論揭示了資本家對雇傭勞動者的剝削,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馬克思基于這兩個重要理論,闡釋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中人和人的經濟關系受什么規律支配,人們在生產、交換、分配、消費過程中相互關系的實質,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征。

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分析特定生產方式的制度結構。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既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頁。這里說的社會的經濟結構,就是經濟制度體系。馬克思關心的是經濟制度,制度決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同于其他生產方式。制度決定人們行為活動的規則、規矩,人們生產生活都受各種制度激勵和約束,制度規則體系影響人們一切選擇、決策與行動。在馬克思看來,任何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都有與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社會經濟形態、特定的經濟制度結構,沒有制度體系就很難有人類共同勞動和分工合作生產,就很難把握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主要差異

社會生產過程中人和人的經濟關系,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直接的研究對象,是把制度作為研究的對象領域的具體化,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本質區別。這一本質區別,決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有三個具體重大差異。

一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體現了無產階級根本利益。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生產制度、交換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總的制度結構體系,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背后資本和雇傭勞動關系。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極大地拓展了社會分工、經濟交往和資源配置范圍,促進了專業化生產、科技進步、人力資本積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生產力。這些本質上是人們勞動創造的,是大規模雇傭勞動即無產階級創造的,是人類社會分工協作的聯合勞動的共同成果。但是,在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下,這些社會生產力、這么龐大的商品、財富卻仿佛是資本帶來的,是資本、商品本身的力量。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容易形成勞動異化,工人給予對象的生命是作為敵對的和相異的東西同他相對立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8頁。,產生商品拜物教、資本拜物教。西方政治經濟學過度注重研究財富生產、要素配置,見物不見人。有意無意掩蓋了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因素,掩蓋了產業工人或無產階級是社會財富的真正生產者、創造者,把資本作為驅動生產的根本要素,資產階級視為引領帶動社會生產的主要力量。

二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任何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都是歷史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不是永恒的。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和經濟制度,是從封建社會經濟關系演進發展的,不是一塵不變的,還要朝著更高形態演進。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寫道,“資本主義并不像經濟學家們認為的那樣,是生產力發展的絕對形式,資本既不是生產力發展的絕對形式,也不是與生產力絕對一致的財富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9頁。。“從資本的觀點來看,資本以前的各個生產階段都同樣表現為生產力的桎梏”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9頁。。“資本的生產是在矛盾中運動的,這些矛盾不斷被克服,但又不斷地產生出來。不僅如此,資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資本本身的性質上遇到了限制,這些限制在資本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使人們認識到資本本身就是這種趨勢的最大限制,因而驅使人們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3頁。。盡管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超越以前各種社會經濟制度,更適合生產力發展。但隨著生產力發展,這種經濟制度也要被新的更高形態的經濟制度所取代。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生產力發展的絕對形式。亞當·斯密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基于人類本性的社會自然秩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英]亞當·斯密著:《國富論》,郭大力、王亞南譯,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這正是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核心觀點,一直被后來的自由主義者所傳承尤其是被哈耶克所發展,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負》中進一步深化將資本主義的這種秩序稱為“拓展秩序”。[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負》,馮克利、胡晉華等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法國重農學派代表魁奈也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源于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秩序[法]弗朗索瓦·魁奈:《魁奈<經濟表>及著作選》,晏智杰譯,華夏出版社2017年版。。盡管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看到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存在矛盾和問題,他們認為這些矛盾和問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可以自然而然解決。因此,西方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是自然秩序,是永恒的。

三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源于西方古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制度經濟學,西方主流經濟學是資源配置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濟學來自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古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西方主流經濟學也來自亞當·斯密等古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但是,馬克思繼承了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科學內涵,緊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發展、變化,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體系結構及其運行表現。西方主流經濟學也從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而來,但他們拋棄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科學內涵,用主觀效用價值論替代勞動價值論,以研究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與資源配置為對象取代對生產關系與制度結構的研究。西方主流經濟學無論是微觀經濟學或宏觀經濟學,或是研究單個市場的供給、需求、價格以及供求與價格彈性,分析邊際效用、邊際生產率、邊際利潤等變化;或者分析總需求、總供給、工資、利潤、利率、價格總水平、貨幣供應量等變化以及財政、金融、稅收政策等杠桿效應。西方主流經濟學專注分析微觀和宏觀經濟變量,研究影響變量變化的因素或參數,強調用數學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進行數量分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方面傳承了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另一方面又進行了超越,尤其是從制度深處揭示社會生產中的人與人的關系,而這對于偏重于技術層面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是無法企及的。

(三)中國政治經濟學研究主線長時間偏離生產關系

中國政治經濟學研究,應當是研究中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的理論,而實際上我們長期偏離研究生產關系這條主線,不去研究制度層面的問題,卻專注于西方經濟學那種技術操作層面的研究。這是本末倒置。

一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先天不足。我們初始的經濟制度,雖立足中國實際有探索有創新,但主要是學習蘇聯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新中國建立以后,打碎舊世界不容易,創建新中國更難。建立什么樣的新經濟制度,怎樣建立新經濟制度,不可能憑空想象,馬克思也沒有對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基礎的未來社會經濟制度作出科學系統分析研究。中國共產黨雖在蘇區通過《井岡土地法》、《興國土地法》以及抗戰時期用“減租減息”等方法進行了有限的經濟制度改革的嘗試,在延安時期也對經濟建設與制度創新進行可貴的探索,但這些畢竟是為革命和戰爭服務的經濟制度,而且也不是全國性經濟制度,對取得全國政權后,僅可作某些借鑒,不具有普遍意義。奪取政權后,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政治經濟學,沒有政治、經濟的治理經驗,先天不足。我們看得見且實踐中存在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只有蘇聯模式,最早可讀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這就決定了中國政治經濟學本身缺乏自身特點,完整性、科學性是明顯不夠的。

二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探索經濟制度改革之路,理論和實踐準備不足。改革之初,我們對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經濟制度的分析、研究和認識都不足。長期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沒有真正找到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制度,沒有建立健全符合國情和實際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中國成立前30年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按勞分配和計劃經濟體制,并不能保障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相當長時期導致商品普遍短缺與國民經濟周期性大的波動震蕩。改革就是要改變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但是如何改,我們一開始并沒有系統完整的經濟理論指導。我們曾學習研究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等東歐國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學習研究發展經濟學的制度創新理論,但僅此還不可能形成中國自己的政治經濟學。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是一步一步闖出來、試出來的。盡管最初出現了許多爭論,如姓“資”姓“社”、計劃與市場、國退民進還是國進民退等爭論,但全黨和全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探索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基本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取得了世界經濟史上超大國家經濟發展奇跡。但是我們對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卻滯后于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理論滯后是客觀現實。

三是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經濟學理論主要側重研究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財政金融學等理論。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迅速成為最熱門的學科,西方經濟學以其理論體系完整、學科學派齊全、研究領域廣泛而成為暢行世界的主流經濟學。尤其是1992年以后,我們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研究生產關系的政治經濟學弱化了,研究市場機制和經濟運行的西方經濟學大為盛行。我們的經濟學更多研究協調經濟運行,發展生產力,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科學技術創新,促進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等,很少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體系發展的變化及其規律。

然而,中國經濟發展乃至中國崛起的速度都出乎世人預料。因此,中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體系的政治經濟學,更需要從理論上講清楚要建立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更需要完善我們的經濟制度體系,以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目前中國經濟學理論最大的短板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滯后。我們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回歸馬克思主義本意,聚焦生產關系,并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二、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根本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政治經濟學要有明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原則,不同的經濟學理論以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原則為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緊扣馬克思主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個核心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根本導向,構建符合國情與實際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一)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對未來社會經濟制度的核心要求

不同的經濟制度體系,有不同的行為規則體系,最基礎最深層的是人們普遍堅守的思想意識形態和價值原則的共識。任何經濟制度、社會制度、政治制度,都有思想意識形態認同和價值共識的支撐,這些認同和共識,決定人們對某種制度規則好與壞、是與非、善與惡、對與錯的認知判斷。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或制度結構的,思想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對制度體系構建與制度功能的評價極其重要。

西方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亞當·斯密寫《國富論》之前,先寫了《道德情操論》。《道德情操論》是《國富論》的思想意識形態和道德倫理價值觀的基礎,是闡述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取代封建經濟制度內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的重要依據,解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如何產生與發展。斯密認為人類社會道德基礎,是利己心和為他人的人類本性[英]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宋德利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社會人真的利己必然不損人,能為他人創造更大價值,反過來自己更受益。正是這種人人為自己利益的努力,推動了資本主義有分工協作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合作信任關系和市場交換秩序的發展,從而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配置效率。

當然,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社會制度都在變,人們對制度背后深層次的思想意識形態、道德倫理價值觀的認知、理解、解釋也在變。思想和價值觀的變化,對制度變革始終具有趨勢性方向性決定性影響。中國長期以來的制度,很大程度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倫理觀影響。我們講的很多思想意識形態、觀念、原則,本身就是制度的核心規則、行為的基本準則。觀察任何國家的制度,不僅要客觀分析其制度結構與體系,而且要明白人們都從自己的意識形態、觀念和視角評價制度優劣好壞。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產生、形成、發展的歷史和邏輯分析,指出資本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看到了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背后不道德的實際狀況。他寫《資本論》首先是對工人階級或無產階級的道德情感,因為資本主義異化了人。少數資本家獲得充分自由發展、享有過去只有貴族才能享有的權利,而大多數無產者只有出賣勞動力的自由權利。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本質上“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6頁。,應該使“各種關系適應于‘人的全面這個規律的正常實現”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6頁。。馬克思強調,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思想意識形態和道德倫理基礎,仍然是不公平不公正不全面的,隨著社會生產力和人本身發展,這種經濟制度關系也必然失去普遍認同的思想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基礎。

資產階級在它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出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2頁。。但財富創造者在資本主義分工體系下片面地單調地畸形發展,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財富在一極積累與貧困在另一極積累等。這種生產力大發展沒有促進每個人全面自由充分發展,財富大規模創造也沒有讓更多人生活得更好。馬克思認為,這不是生產方式的問題,不是科技本身的問題,不是物質生產能力的問題,是生產、交換、分配制度的問題,是生產關系的問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必須改變,未來社會經濟制度必然建立在每一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觀念基礎上。要創新經濟制度,建立適應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

(二)人的能力是決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關鍵性要素

社會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都是發展變化的。不同經濟社會形態有著不同的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決定不同經濟社會形態中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主要特征,區分不同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差異,是關鍵性生產要素不同。

首先,人類社會發展不同時期,不同的關鍵性要素對制度特征有決定性影響。最早的原始社會形態中,部落共同體內人們之間的生產關系,受人本身自然特性主要是性別、年齡、身體強弱等決定。這個時期,人類剛剛從自然界分離出來,成為來自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界萬物的人。隨著生產力發展和人本身發展,尤其是勞動工具的制造和進步以及勞動組織形式更有效率,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增多,原始社會部落間開疆擴土的戰爭不斷,原始社會逐漸解體,戰敗部落的人變為戰勝部落的奴隸。奴隸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特點,如何組織分工協作生產和相互交換,由奴隸主貴族即自由人群體決定,奴隸只是會說話的生產工具。少數擁有土地、財富包括奴隸的自由人的民主政治,對多數沒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奴隸的專制暴力,是奴隸社會制度的典型特征。到了封建社會,以農業為基礎的封建經濟形態,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領主、地主是統治階級,是封建皇權的階級基礎。廣大農民沒有土地或僅有難以維持生計的小塊土地,他們必須依附地主的土地,但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關系的性質特點是資本主導、受資本驅使,工人只能自由地出賣勞動力。當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雖然自由得一無所有,但較之奴隸社會(奴隸)、封建社會(農奴)等,第一次真正擁有了勞動力所有權并有了獨立的人身權利。這種獨立的人身權利和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個人權利,使得人類近代追求的平等、自由,第一次在形式上成為可能。

其次,資本主義社會資本驅動發展的經濟制度,仍有其難以改變的時代和歷史局限性。從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的演進看,以資本這個決定性要素為基礎的個人權利自由與平等,仍然是不平等的,阻礙了廣大勞動者全面自由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財富在一極積累和貧困在另一極積累(雖然貧困線不斷提高)。托馬斯·皮凱蒂的研究證明,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在發達國家顯著增加,收入不平等在一個時期減少后緊接著在另一個時期有所增加,比如美國在21世紀頭十年的收入集中度甚至超過20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水平[法]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巴曙松、陳劍、余江、周大昕、李清彬、湯鐸鐸譯,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323頁。。有數據顯示,美國處于收入最頂端的0.1%人口,現在擁有的財富量首次與收入處于低端的90%的人相同,他們分別占國民財富的22%和22.8%。在20世紀80年代,收入最低端的90%人口擁有的財富,仍占美國財富總量1/3以上Branko Milanovic.Capitalism,Alone,Harvard University Belknap Press, 2019,p.304.。因此必須沖破資本這一外在價值形態、沖破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確立以每個人的知識、能力、貢獻、創造為依托的經濟關系或經濟制度,才能保障社會經濟公平公正,解放生產力、解放人。馬克思曾經設想,取代資本為中心的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經濟),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74頁。。這個新經濟制度依然存在勞動者勞動能力的差異,“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因此,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決定人們之間經濟關系的具體形式、內在結構的,主要是人們的能力差異,不是人類社會人本身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個人能力取代私人資本,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最重要特征,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合理性和優越性所在張道根:《個人能力論——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深層次思索》,《學術季刊》1998年第3期。。可以說,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一種充分尊重人的才能、高度發揮人的能力的社會,它超越奴隸社會的暴力經濟、封建社會的權力經濟、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經濟制度,是更加有利于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的經濟制度,是促進每個人全面自由發展的經濟制度。從理論上講,每個人都憑能力發展、憑本事吃飯的社會,應該是迄今為止對人們來講最為公平合理的經濟社會形態,是比以往社會都要更好的經濟制度。

再次,中國政治社會制度中一直具有任人唯賢、尚賢重才的文化意識形態傳統。中國文化不像歐洲,可以宗教信仰界定,如基督教世界,或者同東南亞、中東一樣,是某種信仰的世界。中國以儒家思想為主體,有多元空間并存,沒有一神教的排他性,也沒有婆羅門/印度教的種姓階級隔裂。中國自秦漢以來雖有皇權統治,但人民并無貴賤等級階級之分。一般百姓都是編戶齊民,統治階級中的文官,大都憑其知識、能力進入精英階層,并且不能世襲。千百年來窮人只要認真勤奮讀書學習,也能中狀元升高官。歷朝歷代都有唯才是舉、薦賢舉能的傳統,百姓擁護支持并信任好官。同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中國,各級領導干部所受的教育就是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與責任擔當,并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嚴格紀律約束和中國儒家思想嚴謹的道德標準約束。許多領導也都是一級一級升上去的,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實踐中憑本事干出來的。中國老百姓看不起不敢擔當作為、不愿為民服務的干部,但打心底佩服那些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這是中國文化傳統使然。因此,中國制度規則與西方制度規則有很大的差異,就是中國制度要保證用賢能之人,讓有才能有本事的人當領導,百姓就贊成、認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本質上應是默認個人能力為天然特權的經濟制度,這同中國文化倫理觀念的任人唯賢、尚賢重才不謀而合、相當契合。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與人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發展變化的經濟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研究我們適應國情實際,要建立什么樣的經濟制度,如何建立完善這樣的經濟制度,以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說到底,要緊緊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個根本原則導向,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和資源配置效率持續提高的經濟制度體系。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也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第一,任何國家的制度體系,都在根本上受該國歷史形成的共同文化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影響。一個國家的人民普遍相信的共同價值體系和行為秩序準則,本身就是該國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的核心要義和基本規則。一個人口眾多、國情復雜的國家,制度合適不合適、好不好,取決于大多數百姓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制度設計、制度運行、制度實施,只有充分考慮大多數人的道德倫理觀念認同、人民根本利益和整體利益一致,才能使制度性交易成本低、稀缺資源配置實際效果好。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人口大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全體人民謀幸福。中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其它一切制度,就是要確保人民當家作主、人民利益最大化、人民共同福祉不斷改善。一切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導向。

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圍繞發展為第一要務,強調發展是硬道理,把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放在首要位置。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讓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人生活一天天好起來,讓所有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逐步走向富裕,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不斷充分全面發展,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行,不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加快縮小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科技差距不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幾乎從來沒有放松經濟發展,有時候也超越國情搞大躍進、大發展,但抓發展是制度主線總體沒有變。以優先發展生產力為目標,我們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實施了偉大的改革開放,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治理體系。盡管70多年經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有經驗有教訓,但中國經濟增長、結構進步、水平提升總體上很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40年近兩位數增長的奇跡,穩居全球經濟總量第二,制造業產值占全球四分之一。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制度變革旨在促進經濟快速增長、持續發展,經濟制度體系適應國情實際,就能夠創造增長奇跡、促進持續發展。下一步,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創新,完善經濟制度體系,還是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堅持發展是硬道理,把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放在重中之重。

第三,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準確認識人民利益的內涵、本質和特征,注重把握好人民根本利益、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和具體利益的關系。經濟制度說到底是協調人們經濟利益關系,引導人們經濟行為選擇和決策的一系列規則規矩的總和。政治經濟學說到底就是研究人與人生產關系,研究人們追求經濟利益的行為決策和相互關系受怎樣的制度規則體系約束。

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治、社會、經濟制度的體系,從根本上消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剝削階級及其統治,雖然階級斗爭依然存在,但資產階級、封建地主階級等作為特定社會階級及其集團早已不存在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發展,使國民之間階級分化、階級利益根本對抗消失了,全體國民由一個沒有階級只有不同階層的人民群眾共同構成。總體講,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超越世界歷史上那些以階級利益、階級壓迫為基礎的各種社會經濟制度,是一種更加公平、更加包容的為更廣泛人民群眾謀福祉的經濟制度。與其他經濟制度中階級利益尤其是統治階級利益決定制度規則、偏好、導向不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規則、偏好、導向,必須注重維護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整體利益、長遠利益,同時激勵每一個人通過勤勞、奮斗、創造等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為什么要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為什么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為什么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什么要建立符合市場經濟國際規則、標準和慣例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又要堅持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等等。因為只有這樣的制度體系、制度機制,才能處理好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切實維護、保障、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全體人民充分、自由、全面發展。

三、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實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植根中國大地,源自中國實踐,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離開中國基本國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是沒有實踐價值、空洞無物的概念、范疇、模型堆砌;超越中國具體實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只是烏托邦式天馬行空的理論設想。

(一)理論構建能否超越階段

在關于社會制度能否超越階段的問題上,馬克思也非常謹慎,他在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中指出,“和控制著世界市場的西方生產同時存在,使俄國可以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把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應用到公社中來。”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5-436頁。社會科學的理論源于人類社會生活實際,高于現實存在,應當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和規律,適度超前。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社會科學理論不能超越國情實際、超越發展階段。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們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結構發展變化的理論,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很難科學分析中國經濟實踐,也不可能科學指導中國經濟制度創新。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創新實踐,超越國情和發展階段的情況總是更多。這種過度理想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偏好,反映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急于生產關系革命和經濟制度變革,在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基礎上搞生產關系的“窮過渡”。比如,農村農業所有制改造,狠批尊重客觀規律的人是“小腳女人”,極短的時間強制實行從初級社到高級社再到人民公社大一統的“三級跳”,大搞“一大二公”、“一平二調”。再比如,“大躍進”、大煉鋼鐵、趕英超美,不顧發展基礎、發展條件,跑步奔向共產主義,導致國民經濟巨大震蕩。從思想觀念方面來看,中國長期以來超越國情實際、超越發展階段的認識和行動表現,就是很多人特別是有些黨員領導干部,總是喜好“寧左勿右”。鄧小平特別強調,我們搞改革開放、做任何事,當然要警惕“右”,但更主要是防“左”。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頁。從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看,我們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還不能科學地令人信服地分析解釋豐富生動多樣的中國實踐,理論明顯滯后于中國經濟制度創新發展進程。究其根本,還是我們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存在“食洋不化”、“食古不化”,沒有深入根植中國具體國情和發展實際,沒有搞清楚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實際。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該是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關系發展變化或經濟制度變遷的政治經濟學。

(二)理論構建必須符合國情實際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越是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越要把握歷史方位,保持戰略定力,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客觀實際,走對的路。

一是全面認識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關于我國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至少要100年不變,是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的。初級階段理論,就是要求我們必須立足中國實際,把握中國國情,深刻認識發展環境、發展歷史、發展水平、發展狀況,謀發展、促改革、出政策、定戰略等,都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強調初級階段至少要100年,就是提醒我們初級階段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進程。這個歷史進程中,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不斷發展變化,社會主要矛盾會變化,發展階段內涵特征會變化,但都是在初級階段這個大的歷史階段中發生的變化,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實際。明確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不動搖,就是要告訴全黨全國人民,更高階段的大同社會是我們偉大理想,確立的改革開放目標更需要好多代人腳踏實地接續奮斗,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路不會變,市場經濟體制只會更加成熟、完善和規范,讓人民有更長遠穩定的制度性預期。

二是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定制度自信、推進制度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構建,必須依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分析研究社會生產關系結構或經濟制度體系運行規律,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治理體系創新。中國改革開放,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關鍵要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并經過實踐檢驗的基本經濟制度、重要經濟制度,堅持立足初級階段國情實際,推進經濟制度創新,完善制度體系。

在基本經濟制度方面。我們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并存、共同發展、平等競爭、相互融合、依法保障,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公有制經濟不行,走私有化也不行。社會主義條件下,公有制與非公有制不是絕對對立的,都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同越大越公的純公有制比,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利于激發各種生產要素所有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利于促進生產性投資、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投資,有利于強化不同所有制經濟相互競爭并抑制單一所有制的弊端,從而推動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改革開放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表明,按勞分配一統天下的社會主義收入分配制度,既缺乏激勵效率的效應,又缺少公平分配的結果,導致“大鍋飯”和低水平極端平均主義盛行。改革開放后,國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除按勞分配外,還根據經濟活動中投入的資本、技術、管理、企業家才能、信息、知識等各種要素,按照實際貢獻率進行收入分配。從而充分激活了各種生產要素的潛能,極大調動了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的積極性,保持了國民經濟四十年近兩位數增長,城鄉人民可支配收入增長總體上同GDP增速保持同步。

在資源配置體制方面。傳統社會主義國家都實行集中計劃經濟體制,認為計劃配置資源才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市場配置資源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實際上,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有市場,是經濟發展的客觀存在。計劃配置資源,還是市場配置資源,不是區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制度性特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摒棄了集中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充分發揮了市場機制以每個人切身利益激勵約束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的功能,又有力發揮政府調控糾正經濟周期波動、結構性失衡和市場負外部性等一系列問題。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個創舉,也是中國創造經濟長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奇跡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國家不僅沒有抑制、廢除市場,而是培育、支持市場成長,并尋求務實、智慧、有效的監管,使市場更加有序高效運行。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歷史時期,我們要堅持和鞏固這些經濟制度,并繼續完善創新相關經濟制度和治理體系。

四、圍繞交易范疇重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政治經濟學是研究生產關系或經濟制度體系的社會科學,但是生產關系和制度結構在錯綜復雜的經濟活動中才能把握。當今世界的經濟活動是空前的,經濟活動范圍從一個國家延伸到全球,經濟活動的方式有虛擬經濟、實體經濟以及各種體驗經濟等,經濟活動形式越來越多種多樣。特別是生產力的發展,讓整個社會經濟、全球經濟變得越來越復雜,社會財富越來越多、科學技術越來越先進。現在的交易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交易,而是全球交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也逐步進入全球交易體系。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變化,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因素都在流動、交易、交換、重置,都在優化配置。那么決定這些變化背后的是制度和經濟關系,所以我們必須將交易過程作為起點,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一)從交易過程出發,能夠把握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經濟體系具體而深刻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交換關系、交易關系呈現空前復雜的景象。交易的內容越來越多,資源、勞動、產品、服務、資本、貨幣,現在都是交易的要素,還有技術、信息、知識也進入了交易體系。交易本質即各種資源、資本、知識等要素的流動,因此交易帶來了全球要素、資本、產品、技術的迅速便捷地流動。交易越來越多,就要求制度創新要致力于降低交易成本,只有降低交易成本才能更好地融入更廣泛的交易體系。然后隨著交易的發展,現在交易的方式、交易的體系、交易的市場也越來越多,從商品市場到要素市場,從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股票市場、證券市場、債券市場到虛擬的衍生金融產品市場,這些市場的交易方式、交易結構越來越復雜。但是再復雜,還是要有規則,其背后還是人和人之間的生產關系、是人和人之間勞動的交換、人和人之間的權利的交換、人和人之間對物的占有的交換、人和人之間的資產和財富的交換。所以從這個意義講,我們應該從交易環節入手,這符合現實經濟運轉。

制度創新最重要的是解決交易成本問題。生產關系和制度結構的變遷,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降低的過程,也就是生產關系或制度結構改進的過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始終強調制度創新的根本性作用,一定要想辦法降低交易成本,從而讓商品、要素、資本、技術可以更迅捷、更便宜、更安全地流動。比如,明確產權是交易的前提,降低交易成本就要保護產權,因此就要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在內的各類產權。再比如,現在很多生產需要跨國合作、共同生產,很多生產類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的制度管理就很重要,不同國家、企業的標準要符合國際通行規則,才能更好地推進合作。所以一定要研究交易背后的制度結構,要研究制度創新,解決怎樣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制度不斷向有利于交易合作,擴大生產鏈的方向發展。

以交易為中心的分析框架既符合實踐發展又具有理論可行。對交易方式、交易規則的分析涉及“人與人關系”,改進交易成本的各種努力就是制度創新,可以借用新古典理論各種基本技術分析方法和工具加以解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來講,圍繞交易活動等展開分析,既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原理,又能夠有效借用新制度學派創造、積累的積極成果,運用現代經濟學規范的技術分析手段和一般理論范式,構建我們自己的理論體系和通行范式。

(二)以交易為中心的理論體系基本框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以交易為中心緊扣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展開分析,要遵循從一般到特殊、從抽象到具體、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按照歷史邏輯、理論邏輯有機結合的路線構建。

一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源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關系或制度體系的基礎性、根本性、原則性的問題,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理論基礎、價值觀念、基本原則、主要范疇等。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形成發展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揭示其核心要義和基本特征及其客觀必然性。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回歸馬克思主義,注重研究人與人之間生產關系,從制度層面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經濟制度演進規律。

二是以交易為中心,逐步展開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易方式、交易機制、交易內涵、交易主體的變化,通過對豐富具體的交易過程的理性分析,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內生性變化及其規律和特點。研究重點包括所有制與產權制度、現代企業運營管理制度、各類市場的監管制度等,如何推進建立公平、統一、有序、競爭的市場體系,讓市場參與者在交易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交易越復雜,越要有制度保證,制度要能有效促進企業優勝劣汰,讓好的企業進入市場,壞的企業有序退出。比如,中國金融空轉厲害,金融企業利潤過高,對實體經濟支持不夠,關鍵就是金融制度創新不足,金融結構固化,要強化制度改革,真正推動資金流向創新企業、流向中小微企業,發揮金融的積極作用。

三是深入到交易活動之中,聚焦交易主體及其相互關系,分析研究個人(家庭)、企業、政府的經濟活動、行為決策和相互影響相互合作的關系,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中財產制度、產權制度、企業制度、政府管理體制等制度的形成與演進規律。中國是一個大國,大國經濟和小國不一樣,從中央到省、自治區、直轄市再到市、縣、鄉鎮、村等,各類交易主體數量多、內部關系復雜,宏觀管理要從實際出發,既強有力,又能落地、能落實。比如,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采取中央與地方行政性分權的管理制度,對地方政府實行財政包干,確保基數不變、增長按比例分成、一定幾年不變。既保證了中央的集中統一,又賦予了地方極大的靈活性,地方政府之間放開放活經濟、拼命招商引資的兄弟競爭非常激烈,不僅有力推動了分權型市場化,促進了經濟發展,而且有效解決了中央與地方財力不足問題。因此,只有深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國經濟關系錯綜復雜演進的過程內部,系統分析政府、企業、機構、個人等交易關系主體的行為特征變化,才能準確把握中國經濟制度創新漸進式變遷規律。

四是分析經濟全球化和各國經濟交往擴展過程中,跨國交易活動、交易制度與國際分工合作關系的發展變化。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形成超越單個國家,形成世界性國際經濟制度。國際經濟制度既要以每一個國家經濟制度為基礎,也必須有不完全等同于每個國家經濟制度的統一的國際經濟制度。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之間經濟制度的博弈競爭、互動交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必然要相應調整改變,反過來中國經濟制度也會拉動國際經濟制度體系發生深刻變化。當今世界的經濟制度,總體上是市場經濟制度,中國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要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也必須適應市場經濟規則慣例和通行制度,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更加積極主動適應全球化、融入全球化、利用全球化。中國的企業制度、交易規則等只有與國際規則接軌,才能更高效便捷地走出去、引進來,優化配置全球資源、要素,推動國際分工合作深化、細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研究中國融入世界的經濟制度變遷,特別是以開放倒逼改革,積極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好大國應有的責任。

五、結 語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來源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實踐,是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理論基礎的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學。有不少研究從不同側面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本文認為必須緊扣生產關系研究經濟制度體系,而生產關系通過交易過程得以實現、拓展,因此以交易為中心才能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實際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回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導向,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實際,圍繞交易范疇構建理論體系。

(責任編輯:曉 亮 彤 弓)

Theoretical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ng Daogen Xue Anwei

Abstract: Great practice breeds great theory.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economy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economic miracle. To construct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focus on four aspects: firstly, we must return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dhere to study production relations deeply. Secondly,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persist in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philosophy, emphasize that development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and ensure that all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guarantee that people are the masters, people's interests are maximized and that constantly improving common prosperity. Thirdly, the study must base on the reality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must grasp China's reality, and base on the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Fourthly, we must re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round the transaction categor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action, we could exp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form order, rules and system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transaction process, transaction rules and structures, to build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 Economy; Economic Institution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對蘇聯生態建設的超越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黨為何始終高度重視核心問題
人民論壇(2016年33期)2016-12-27 16:36:01
當代青年的“小目標”,該如何實現
人民論壇(2016年28期)2016-12-23 18:46:43
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百年發展趨勢
青春歲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3:37: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夢關系探究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3:31:00
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工作發展方向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9:13:07
論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途徑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5:05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的運用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1:23:59
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程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53期)2016-07-15 08:54: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网站黄|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亚洲五月激情网|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69av在线|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国产99精品视频|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操| 在线国产91|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色爽网免费视频|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h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欧美性精品|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亚洲性视频网站| 99re精彩视频|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国产成人三级|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四虎AV麻豆|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性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V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中文一级毛片|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a毛片免费看| 国产导航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