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龍膽瀉肝湯中醫一直強調肝腎同源,女子以肝為先天,中醫治療女性“經、帶、胎、產”四大類疾病,幾乎都是從肝腎入手。于是,我改變思路,改從“肝火上炎”治療青春痘,選取一則能夠大瀉肝火的“龍膽瀉肝湯”為主方。結果,效果出乎意料,很多長期被青春痘困擾的年輕患者在服藥一兩周后就收到了明顯效果。
● 生石膏除了用龍膽瀉肝湯外,我治療青春痘常用大劑量生石膏,起始量每天70克。只要患者胃好,能夠耐受石膏的寒涼,效果“立竿見影”。對于腸胃不好的患者,我只能采取小劑量試用的方法,并在中藥里加入半夏、陳皮、漸貝母、烏賊骨等制酸護膜和胃的藥,以防石膏苦寒傷胃之弊。由于當年治療的療效卓著,今天我在感染科看慢性肝膽消化病時,仍有不少患者來找我看“青春痘”,都是當年在社區找我看病的老患者推薦而來。
● 莪術“散火”后來,我發現重用石膏不夠,治療青春痘需重用莪術“散火”。雖然莪術是破血藥,應慎用,但我發現用大劑量莪術(40克/日)后,很多像蠶豆、花生米大小的囊腫型痤瘡可能很快就會消散,而年輕女性患者服用后也沒有“破血”,月經量并沒有明顯增多。原來,中醫治火與治熱的方法不同,治火與治熱都需要清熱解毒,但火是聚集的,而熱是彌散的,故治火需配合使用“散火”藥。重用莪術這味破血、活血藥,就是“散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博士畢業后,我進入江蘇省中醫院感染科工作,面對大量慢性肝病患者,我按照周仲瑛教授傳授的“清熱利濕解毒和涼血化瘀法”辨治慢性肝病,發現這確實是中醫的一個優勢。不少患者單純用中藥也能達到完美的治療效果,避免了抗病毒藥物之須長期服用、耐藥等弊病。尤其是長滿青春痘的年輕患者,采用這一方法不僅可以治好肝病,也將困擾他們的青春痘一并治好了。一副中藥方可以同時治兩種病,甚至多種病,如便秘、皮膚瘙癢等,因其病理一樣,故治療只需用一種方法。這就是中醫所講的辨證論治、整體診治的優勢。

陳四清? 江蘇省中醫院感染科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病案學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孟河醫派(馬家)第五代傳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全國首批百名中醫藥科普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