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美 王燕燕

【摘要】目的 評價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高壓氧治療期間配合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以促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方法 選擇我院2017年9月~2109年1月期間收治行高壓氧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總計76例。采取隨機法進行分組護理,試驗1組、2組分別采取基礎護理、綜合護理干預。對比試驗1、2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護理效果、生存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試驗2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干預后GCS、Barthel指數評分均優于試驗1組,生存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高于試驗1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行高壓氧治療患者生存、生活質量等方面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重型顱腦損傷;高壓氧治療;生存質量;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試驗對象選自2017年9月~2109年1月,總計76例。納入標準:(1)經顱腦CT等檢查確診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2)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無禁忌癥;(3)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瀕臨死亡患者;(2)惡性腫瘤患者;(3)嚴重內科疾病患者。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最小年齡20歲、最大72歲,平均(48.0±6.5)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患者45例,墜落傷患者20例,打擊傷患者有,10例,其它傷患者1例。進行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試驗1、2組分組,組間基線資料對比P>0.05。
1.2 護理方法
試驗1組——給予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吸氧、吸痰、導尿、建立靜脈通路、監測生命體征、評估病情、用藥等基礎護理。
試驗2組——以上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綜合護理干預。(1)建立護理責任小組。小組成員均經驗豐富、資深,護理綜合能力強,護理人員需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確保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責任落實。(2)病情觀察。了解患者意識狀態,判斷患者昏迷、病情程度等,并監測患者血壓、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指標,結合患者病情等級評估等情況進行相應急救。(3)并發癥預防護理。發熱者以冰帽/袋降溫,觀察并保護引流管,觀察穿刺部位情況以預防長期穿刺不良事件。(4)心理護理。恢復期階段患者有焦躁、恐懼、抑郁等情緒,通過與患者、家屬溝通中進行教育與指導,疏導患者情緒,給予患者關心、康復鼓勵,以建立患者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5)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疾病以及高壓氧治療相關知識,強調負性情緒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并幫助患者進行肢體按摩、床上被動活動、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記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Barthel指數(日常生活能力)、WHOQOL-BREF(生存質量測定量表,取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
1.4 數據分析
此次參與實驗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實驗數據結果采取軟件包SPSS 19.0處理。重度顱腦損傷患者護理滿意度等計數型指標以n/%表示、GCS以及Barthel指數、WHOQOL-BREF評分等計量指標均值以(x±s)的形式描述,指標差異以(x2)和(t)檢驗。P值小于0.05,表示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指標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計量指標比較
試驗1組、2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組間干預后相關指標評分情況見表1。各指標評分差異顯著,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1組、2組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組間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4.73%(36/38)、73.68%(28/38)。護理滿意度比較,x2=6.3333,P=0.0118。
3 討 論
當前,基于經濟、交通、建筑業的發展,導致重型顱腦損傷情況明顯增多表現,是突發性強大沖擊力導致的顱腦損傷,常伴腦水腫等并發癥,患者致殘、致死率高。近年來,高壓氧治療顱腦損傷開始廣泛應用,通過吸入高濃度氧氣恢復組織損傷,可以提高治療預后效果。但是,考慮患者病情的嚴重性,高壓氧治療期間需重視護理對患者身心的積極影響。
試驗結果和張春芝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總有效率93.48%高于對照組76.09%,護理滿意度97.83%高于對照組78.26%,P<0.05[4]。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行高壓氧治療期間配合綜合護理干預護理效果顯著、患者預后佳。
參考文獻
[1] 黃金娟.協同護理干預對高壓氧治療早期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8,17(05):33-35.
[2] 孟 軍.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行高壓氧治療的護理效果[J].醫療裝備,2017,30(23):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