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如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義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題中應有之義,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诖?,結合廣西賀州市昭平縣村屯綠化的現狀,分析了現階段村屯綠化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難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村屯綠化;問題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S731.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9.060
黨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既是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也是其總體目標。因此,村屯綠化工作自然成了如今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而做好村屯綠化工作也將會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1 昭平縣村屯綠化工作取得的成果
廣西賀州市昭平縣2011—2016年共完成136個示范村屯和600個一般村屯綠化任務,綠化面積超過65.33 hm2,
種植米徑3 cm以上的綠化大苗58 800多株,主要樹種以桂花、羊蹄甲、黃槐、玉蘭、秋楓、楊梅、芒果和枇杷等為主,綠化效果顯著?;诖耍治隹偨Y昭平縣村屯綠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做好村屯綠化工作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為其他地區的村屯綠化工作提供借鑒。
2 開展村屯綠化工作應該堅持的原則
做好村屯綠化工作,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在實際的村屯綠化工作中,要落實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促進農村協調發展,并進一步推動村容整潔轉型到生態宜居[1]。在具體落實村屯綠化的工作中要以人為本,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認真貫徹群眾路線,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在開展村屯綠化工作中,要保證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做到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兩不誤。
2.1 整體性原則
村屯綠化工作如今已被納入到了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在實際工作當中要堅持整體性原則,不能單獨將村屯綠化工作脫離出來,必須對村屯綠化進行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既要切實做好村屯綠化工作,又要與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相協調,最終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2 多樣性原則
村屯綠化工作會面臨多樣化的地域條件和文化特點。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先將自然環境特點了解清楚,并對當地的空間結構進行走訪考察,了解清楚生態環境的多樣性,避免出現“一刀切”的失誤[3]。同時,要對當地地域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分析,確保村屯綠化工作保持各地特色,保護其多樣性。
2.3 適宜性原則
在村屯綠化工作中,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每個地方的氣候、地形等都不一樣,所以一定要提前進行考察收集,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植被進行綠化,促使鄉村“生態宜居”。
2.4 參與性原則
在村屯綠化的工作中,要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最龐大的參與者,要積極主動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村屯綠化建設中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同時號召社會各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和保護機制,擴大投入渠道,讓人民群眾成為村屯綠化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分享者。
3 當前村屯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 規劃設計及實施存在問題
昭平縣很多地區存在實施的村屯規劃設計不合理的問題,設計過于簡單粗放,樹種比較單一,沒有突出重點。即使部分規劃設計較為合理,但是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涉及到土地問題,也難以按照設計種植,大大降低了整體景觀效果。在很多鄉鎮,放言望去盡是大同小異的樹種、植被,很多鄉鎮只考慮到了這些樹種常青的特性,便于打掃,忽視了當地的特色,但容易讓人視覺疲勞。甚至有些地方模仿其他地區種植一些不符合當地氣候、環境的樹種,最后難以存活,浪費了大量資金和人力,綠化效果也達不到要求。
3.2 鄉鎮工作者對村屯綠化不重視
因為鄉鎮工作者對村屯綠化不重視,所以才出現了多地綠化千篇一律,很多村屯綠化建設缺乏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只是模仿抄襲其他地區,甚至不管這種模式是否符合當地的科學發展和統籌規劃[4]。還有一些村屯綠化苗木種植過程中存在群眾阻礙施工、種后私自拔苗擅自處理苗木等現象,同時也存在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不夠、沒有與其他改善村屯面貌的工程相結合等問題,都致使村屯綠化建設實施困難,讓綠化工作者失去了進一步開展工作的信心。
3.3 群眾思想不統一
解放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今雖然我國經濟突飛猛進,但仍然還有很多農民長期居住農村,信息滯后,對于新時代下正確的新思想新觀念并沒有認識到位。所以,在村屯綠化工作中,往往會遇到村民干涉阻撓的問題。
3.4 后續管理跟不上
很多村屯綠化工作完成之后,后期管理跟不上,無法保證綠化效果。很多村屯種植的苗木在種后8個月內長勢很好,也沒有人為等其他因素破壞,但經過了這個階段后便無人管理,到處雜草叢生,藤蔓亂爬,影響了苗木生長,有些苗木甚至枯死。
4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做好村屯綠化工作的策略
4.1 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長效機制,對已綠化竣工的村屯,要加強管護指導,落實管護人員,明確管護責任,制定村規民約,提升綠化管理水平。1)要建立健全資金投入監管和使用制度,讓大眾安心、放心地把錢投入到村屯綠化建設工作中來,促使人人都成為建設的受益者、參與者。2)要建立嚴格的懲罰制度,對于破壞村屯綠化工程的人員,要進行適當的懲罰,營造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圍。
4.2 明確目標,細化落實
把工作重點放在自治區示范點和市級精品示范村屯建設上,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技術指導、質量監督,督促施工單位按要求進行施工。要加強管理,出臺制度,嚴厲打擊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以及“抄襲工程”。只有鄉鎮領導不斷加強重視,明確目標,細化責任,才能用心去考察文化特色、環境特點,切實有效地開展村屯綠化工程,真正為老百姓做好綠化工作,為當地打造一塊屬于他們的“特色”“獨有”的村屯綠化、文化、良心工程。
4.3 統一正確思想
要加強村屯綠化工作的推廣宣傳,向當地居民普及綠化及環境知識以及新時代的先進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環境綠化美化的重要性、自身是綠化工作的受益者,促使他們成為參與者和建設者,引導其積極主動投身到村屯綠化工作的建設中來。同時,要讓人們了解到村屯綠化工作的好處,認識到綠化環境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保證綠化工作順利開展。
4.4 加強后期管理
主動與縣財政、扶貧、移民等部門溝通,多爭取管護資金,結合“美麗賀州”鄉村建設活動,明確各部門職責,與道路硬化、飲水凈化、清潔工程相結合,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村屯。村屯綠化在實際工作中,除了堅持科學發展觀,也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在不偏離實際條件的情況下,進行開拓創新。比如想在當地種植從未種過的樹種,可先對環境氣候與樹種生長環境進行對比分析,甚至可以進行培育試驗,確保村屯綠化工作能切實落地,并且能夠真正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5 結語
地球是人們共同的家園,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逐步增強,村屯綠化工作慢慢被人們關注和接受,且很多人也已經參與其中,共同致力于保護好生態環境,創造“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但同時,很多地區的村屯綠化工作面臨各種棘手的問題,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以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考文獻:
[1] 邱立雄.新農村建設中村屯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J].綠色科技,2017(9):61-62.
[2] 潘劍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下的村屯綠化淺談[J].南方農業,2016,10(15):90.
[3] 陸衛東.新農村建設中的村屯綠化工作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產業,2016(12):85-86.
[4] 趙彼波.百色市新農村建設中的村屯綠化規劃設計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6,36(3):140-141,168.
(責任編輯:趙中正)
收稿日期:2020-02-21
作者簡介:何海英(1972—),女,瑤族,廣西昭平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村屯綠化。E-mail: 1397849817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