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杰
一、供應鏈融資的概念
供應鏈融資是指以某一企業為核心,向其上下游企業拓展,形成一條具有完整資金流和物流的供應鏈,并未供應鏈條上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該模式有利于規避單一企業的集中風險,可以為上下游企業及核心企業提供相對靈活的融資服務。
供應鏈融資風險不僅涵蓋了傳統銀行業務所可能發生的風險事件,還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銀行操作風險以及信息傳遞風險。
二、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管理
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管理是從供應鏈角度,以全面風險管理理論為基礎,在商業銀行對供應鏈條上的企業進行授信服務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度量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控制。
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既包含了商業銀行傳統風險管理方式方法,同時還具備一些自身特點。一是整體性。盡管供應鏈融資是為一整條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服務,每個企業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以及潛在利益沖突。不完全契約的合作方式導致了風險的產生。為了規避風險,商業銀行就必須著眼整體,加強貿易背景真實性的調查與監控。二是動態性。供應鏈融資必須特別注重交易的真實背景以及融資的自償性,因此靜態的企業財務報表無法滿足風險監控的要求,必須通過與核心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加強對整個供應鏈條的把控,進而規避行業風險和操作風險。三是關注授信企業交易對手的穩定性。與傳統授信業務不同,供應鏈融資業務不僅要關注守信企業的獨立運營情況,更要關注交易對手的穩定性。供應鏈條體系完整,交易對手企業經營穩定,有利于降低風險的同時,加強動態監控授信額度以及貸后資金。
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管理過程及環節,相比傳統的銀行授信業務,并無不同。也是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首先,風險識別是商業銀行能夠成功進行風險防范和控制的前提條件。風險識別可以通過預警模型等方式對風險點進行監控,隨時預警。其次,風險評估是風險防控實施的參考標準。通過一系列預警監控模型或者評價指標體系,對商業銀行的風險大小,進行量化,從而使得風險評估更加直觀。最后,風險防控環節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通常會以風險轉嫁或者分散,以及風險規避、風險補償等方式進行防控。
三、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管理
供應鏈融資風險管理需要對授信業務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對授信業務及資金流向進行全面監控,采用多種方式方法進行風險控制,盡可能地降低信息不對稱性,實行監控預警,其中最常用的技術有信用捆綁技術、現金流的控制與管理以及雙重信用體系的考量。
(一)信用捆綁技術
供應鏈條上的企業一般為中小企業,為了提高供應鏈融資的可行性,通常將供應鏈條上的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進行信用綁定,這是目前比較普遍的融資方式。從目前的實踐經驗來看,供應鏈條上的企業與核心企業信用捆綁的方式比較多樣,但其本質并無不同。在提貨擔保業務中,如果貨運單未到,而海外進口貨物已到,此時按照銀行的發貨指令,出口方進行發貨,但是其下游企業如果未能按照約定進行足額提貨或者足額發貨,此時存在的差額部分,需要向授信銀行進行退還未足額使用的敞口款項,就形成了連帶責任的擔保。
(二)資金流的管理與控制
對供應鏈企業的資金流以及物流的循環方式進行分析,不僅要對銀行授信業務辦理的貸款資金進行監控,而且需要對企業的自有資金也進行監控。其中包括交易過程各個環節的資金收付,資金具體流向以及資金存留等各個方面。該方式能夠極大地保證還款來源,一方面保證還款來源的穩定性,另一方面能夠降低商業銀行的授信風險。為了更好地控制企業的資金循環,可以通過多種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融合運營,從而對企業的資金收付進行合理協調。同時還可以通過在合同中對企業資金流進行限定約定等方式控制企業的資金流向以及貨物流向周轉情況。也可以通過封閉式的授信方式,設立回款保證金賬戶,該賬戶為專用賬戶,進而對資金進行有效管理。
(三)控制操作風險
商業銀行內控制度的建設目的就在于降低操作風險,因此在供應鏈融資授信業務的每個操作的節點與環節都需要雙人確認,并承擔責任。如發生貸款損失,可以明確責任到人。為了更好地完善銀行的內控制度,防范業務操作過程中發生的人為風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完善,一是加強對銀行員工的警示教育和培訓,提升員工的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合規意識,提升職業道德素養。二是建立標準流程以及統一審查標準,由于供應鏈融資業務具有自身特點,業務復雜性相比傳統融資業務難度更大,為了避免銀行員工由于自身專業能力不足或者缺乏經驗,導致客戶經理在貸前調查失真等情況發生,就需要建立標準流程以及統一審查標準,對業務辦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風險點以及控制風險的防控措施進行詳細規定,進而規避由于員工操作失誤造成的風險。三是不斷完善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指導規范以及實施細則。由于供應鏈融資業務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導致交易規則的變化,因此金融機構商業銀行必須根據變化不斷完善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指導規范以及實施細則,防范新的風險點,同時也需要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實時進行規則調整。
總之,貿易背景特定化是供應鏈融資的主要特點,商業銀行根據供應鏈融資的特點,進行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商業銀行需要根據供應鏈融資的風險特征,尤其是信用風險特點,針對性制定一系列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以及風險防范等流程。同時,商業銀行還需要設定緊急預案進行風險防控以及化解,必須根據風險的不同,設定不同的緊急預案和應急處理機制。另外,商業銀行還需要對企業的經營情況尤其是企業資金流、物流進行監控,以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確保還款來源的控制,降低經營風險,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也可以將此項業務外包,由外包企業對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經營情況,現金流等財物指標進行跟蹤評價,從而分散風險提升效率。也可以通過商業保險,進行操作風險的轉嫁,從而使商業銀行的管理成本降低,提升了效率。商業銀行必須不斷創新進入產品,跟隨時代步伐,但是與此同時,也需要對創新的金融產品進行風險點識別和防控、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不斷完善自身內控制度,構建合規體系,建立風險以及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和應急處理機制,強化風險全面管理體系,進而降低供應鏈融資的風險,提升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作者單位:山西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