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娜

在信息碎片化的當下,人們很容易迷失在快速變化之中,而餐飲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的一個支柱產業,也需要找一個適宜生存和發展的資本。為了突顯餐飲行業的主導定位,各類主題性餐廳應運而生,鮮明而深厚的文化元素,則成為了餐飲空間文化建設的關鍵。
一、解讀四川文化
(一)四川文化的內涵
四川文化,廣義上是指四川地區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以集巴蜀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三國文化、農耕文化等為一體。四川文化歷史悠長,獨具魅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中,堅守文化根脈、挖掘傳統文化資源,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了四川文化的發展與傳承。
(二)四川文化于餐飲空間的意義
目前大多數主題餐廳都在菜式、菜名、裝修風格、服務等方面追求創新,注重研究和實踐,并在餐廳環境設計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雖然目前市場上的餐廳裝修樣式多樣,但具有地方文化識別度和個性化、品牌性的餐廳卻較少,更多的是文化的快速趨同,從而使餐廳主題流于平庸。因此,如何使主題餐廳個性化,如何增強消費者對餐廳的忠誠度?如何充分體現地方文化特色,提高地方文化識別度?如何增強主題形象及品牌價值?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長期研究的課題。
二、四川文化元素的提取
人們一提到四川文化,自然而然的會想到一些標志性的符號,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如傳統古樸的老茶館、沸騰的火鍋、皮影、古鎮、川劇里的劇情、亦或是變臉藝人不斷轉變的臉譜……從空間設計的角度來看,對文化元素的提取主要是要提取能涉及并能喚起受眾聯想的事物。在當代餐飲空間中,設計師主要通過對四川元素的提取、轉化與重構的方式來豐富空間,營造文化氛圍。空間元素的提取主要是從四川文化傳統中去捕捉和發現美的元素。在這些元素中提煉與人們生活相關的,能引起人們回憶或共鳴的材料,再結合現代構成意識對四川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藝術重構。
三、四川文化元素在特色餐飲空間實際案例中的運用
筆者經過調研選擇了四川文化元素提取轉化處理較為典型的三家主題餐飲空間案例進行分析:
(一)巴蜀文化主題餐廳——巴國布衣
巴國布衣是一個以四川東部文化為特色的、以平民百姓為出發點,結合四川地域文化、本地特色及平民百姓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為一體的餐飲企業。巴國布衣餐廳是的裝飾設計是以巴蜀文化為背景,通過對巴蜀文化的解讀,提煉,經設計的方式將巴蜀文化與現代餐飲空間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餐飲空間。
餐廳的設計回歸食物來源的本質,重新思考在當今都市背景下,如何把單純的解決“食”的問題,升級于滿足“食”的過程中得到精神層面的追求,通過有別于傳統的川菜餐廳設計理念,讓人的情感和空間的格調都得到飽滿的表達。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在《空間詩學》中談到“空間并非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其意是空間不應只是一個遲鈍的容器,它應反映豐富的意象,使其靈動、熱情、懷舊……設計團隊在巴國布衣酒家設計中融入四川梨園文化,將傳統文化范圍拓展到四川以外的文化區域。設計理念上以“文化、自然、民俗、現代”為主,在保留傳統巴蜀風格設計中又不脫離現代需求,設計中兼顧地域性、文化性、實用性、創新性及可推廣性,將文化元素與“新川菜、中國風”的經營理念有機結合。設計表現中加強了對不同材質的漁船、牌坊及大量四川文化元素的運用,創造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的就餐體驗,透過傳統的美學、設計的藝術賦予空間以生命力,對四川文化特色餐飲空間進行了完美的詮釋,顛覆了食客對傳統川菜店的一貫印象,為人們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
餐廳在材料的選擇上提取了巴蜀地區特有的石板、木材、瓦片及混凝土,建造過程中為了避免使用與巴蜀地區不符的現代工業材料,故大部分材料都是從巴蜀地區收集回來的老舊物件。樓梯間墻面上的竹編泥墻,親切自然;接待區、休息區門梁上的雕花木材,古樸、質感柔且溫暖;二樓包房外墻的青磚肌理淳厚質樸;地面的水泥、毛石、包間門口的石墩造型使整個空間充滿了原始力量感;舞臺上方的鐵質骨架古拙厚重……這些不同特點、不同年代的材質的選用,營造了古樸與時尚結合的空間氛圍。餐廳設計中將質樸的川西民居與川劇元素相交融,每個包間以川劇曲牌或三國劇情來命名,大門或連墻壁上也采用夸張的川劇腳本、戲劇人物為裝飾,不僅如此,一樓的大廳舞臺,每晚七點都有川劇表演,有戲劇、雜技、噴火、變臉……精彩絕倫的表演總會贏來滿堂彩。
(二)農耕文化主題餐廳——田園印象
“田園印象”餐館,就著力于四川農耕文化,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巴蜀農耕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田園印象餐館作為四川地方特色餐飲,為了充分彰顯四川文化,在整體設計上提取四川七八十年代農村生活的場景,選取四川農村文化元素進行空間打造。
選材上采用了青瓦、竹編、文化石、青石板、泥巴墻等樸素材料形成鮮明對比,營造出質樸的就餐場所,體現了低碳、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在空間布局和裝飾中,從四川鄉土農耕文化中提取竹編籮筐、斗笠、蓑衣、蒸籠、簸箕、蒸籠等元素運用于空間吊頂造型、墻面裝飾及地面鋪裝,巧妙地將四川農耕文化進行開發應用,在營造四川當地農村生活的懷舊氛圍的同時也促進了四川農耕文化的對傳承與發展。
(三)紅軍文化主題餐廳——有茗塘
“有茗塘”餐館,它是成都首家紅軍文化主題餐廳,餐館名稱來源于四川方言“有名堂”。“有茗塘”餐廳設計之時,緊抓主題,從紅色文化中提取文化元素,利用材質與肌理進行餐廳空間氛圍的營造。餐廳設計在材料的選擇上提取了紅色年代的生活場景,籬笆墻、大紅燈籠、玉米桿子、麻布窗簾、土墻土瓦、竹編……籬笆墻質感親切自然;玉米桿子、麻布窗簾樸素淳厚極具裝飾效果 ;竹編機理質感柔和溫暖,不同的材質與肌理運用于餐飲空間中,不僅豐富了空間,使空間更具有氣息和靈活力。
餐飲空間中軟裝飾品的布置不僅能給人帶來感官上的體驗,更能引起顧客的回憶與思考,豐富飲食情調。“有茗塘”在方案中,根據紅色主題的設計,自然離不開與紅軍生活相關的元素。設計中,除了使用了從四川各地收來的老舊桌、椅、柜子等,還根據空間氛圍的需要,融入了紅軍的軍裝、紅色年代的革命語錄、革命標語、毛主席掛像……這些文化元素的提取與運用,讓顧客愰如隔世,回到了紅軍年代,重溫紅色經典,同時也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了紅色文化。
四、結語
從以上三個典型的四川文化特色餐飲空間案例中不難發現,在主題餐飲空間中注入文化內涵,因為了有文化的感染力才能凝聚廣大的受眾群體前來光顧。在設計文化主題餐廳時,主題元素的定位、文化元素的提取與藝術再造都直接影響到餐廳設計的空間效果與就餐氛圍。主題餐飲空間要想在當代眾多的餐飲行業中脫穎而出占有一席之地,其不僅只是能滿足人們的就餐需求、視覺感官需求,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作者單位:四川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