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一、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一)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
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從事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道德、保障會計職業的各種經濟關系和職業行為的準則和規范。根據國家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熱愛本職工作、恪盡職守。2.精通法律法規、依法辦事。3.實事求是、客觀公允。4.奉公守法、不謀私利。5.鉆研業務、業精于勤。6.終身學習、創新服務。
職業道德標準:1.首先要做到愛崗敬業,做到熱愛會計工作,忠于職業操守,嚴肅認真、一絲不茍。2.誠信執業、信譽至上。要做到實事求是、如實反映,不弄虛作假、保守企業秘密、不為利益所動。3.廉潔守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公私分明、賬目清晰,自覺抵制不良誘惑。4.實事求是、客觀冷靜。依法辦事,尺度鮮明、保持清醒和獨立。5.堅守職業操守和準則。熟悉準則、按章辦事、堅守法律法規。6.業務攀升、不斷進取。在工作中有提高會計專業技能的愿望。有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和方法。7.有較強的主人翁意識。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積極參與企業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熟悉服務對象的經營模式和業務管理,提出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建議。8.懲前毖后、強化服務。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意識。
(二)會計職業道德能指導會計人員的行為方向
在社會生產活動和經濟生活中,均表現出對會計職業道德的指導功能。會計職業道德指導會計的行為,做到有效地約束會計工作的規范,也避免社會公眾之間的矛盾,改善會計職業領域內相互之間矛盾,促進會計人員協調發展,保障工作質量,保證在規定時間內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會計職業道德運用社會輿論和會計的職業表現,來約束和引導會計這一職業的科學發展。
(三)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教化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把會計人員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通過社會輿論、社會風尚、學習道德榜樣等等方式進行影響,教化,把會計職業道德的理念和習慣深植入會計這個行業當中,促使會計人員思想道德得到升華,社會道德水準得到提高。這項功能一方面引導會計人員在工作中以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原則要求約束自我,另一方面通過會計人員的社會活動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道德規范,在推動社會道德不斷發展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二、造成會計職業道德失范的原因
(一)從業人員價值觀念的偏差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于復雜化,“吃拿卡要”成為了基層腐敗的直接表現,一些干部在物質財富中迷失方向,致使貪污舞弊,濫用職權,行賄受賄等等行為的泛濫。會計人員作為直接掌管財政的人員,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耳濡目染,對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念產生影響。
(二)法律方面不夠完善
我國的法律并沒有對會計行業有足夠的制約,并不足以引起會計對財務工作的重視。同時,對于監管部門而言,對會計的監管不力,有規章制度而不遵循,遵循而不嚴格檢查,也會導致會計道德失范。
(三)教育方面不夠重視
從我國國情來看,會計行業處于一個正在發展,需要人才的階段,會計的職業道德應當從學習會計的開始抓起,而現在大部分高校都是只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并沒有意識到道德問題才是會計行業中需要首先學習的。同時,會計專業教育中,只開設專業技能的課程,并沒有為學生的未來進行規劃。
(四)會計工作地位不高
會計雖然掌管財政大權,但在工作中的地位并不高,導致會計人員會按照領導的意圖去處理財政事務。這種屬性的存在會讓會計人員逐漸迷失,不能夠具備自我思考能力,一旦在基層中出現貪污腐敗,那么最終都會導致會計的職業道德失范。
三、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的問題
一些會計在工作中無視職業道德,在單位利益和國家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堅持原則,甚至利用專業知識為違法亂紀活動出謀劃策,還有甚者直接參與偽造。甚至會計人員出現利欲熏心、中飽私囊的問題。一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淪喪,喪失法制觀念,監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為了一己之私走上犯罪道路。
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失范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國家的經濟生活的有序發展產生深遠的現實危害上。一是影響國家經濟決策,打亂宏觀局勢。會計的工作作用就是真實的反映經濟經營狀況,基層會計的工作更是重點,是會計工作的基石。國家會根據會計上報的報表等成果宏觀調控做出總體經濟決策,如果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弄虛作假,宏觀調控和經濟決策就不會有效;二是給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帶來隱患,擾亂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依托是信用,造假賬,虛列資產權益等違法的經濟行為,偷稅、貪污等嚴重違法亂紀行為,都對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重大損失;三是投資者利益受到侵害。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會使會計工作缺乏客觀、公正、獨立、私密的原則性,危害到上市公司的利益,也會對政府公信力造成影響,無良會計為上市企業公司提供虛假驗資資料及會計報告,使廣大投資者受到資產侵害。
四、關于加強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對策
(一)從教育出發
在高校設立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課程,舉辦關于會計職業道德的講座。是基層單位會計的生力軍,從教育出發,既能保證未來基層單位會計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又能使提高他們的道德標準。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應當多采用案例教學的形式,通過案例讓會計專業的學生感同身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生成會計職業道德。對于原有的規章制度和懲罰,要與道德層面進行聯系,讓會計專業的學生意識到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同樣重要。長此以往,在校會計專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道德都得到了正確的培養,成長為基層單位會計之后,也會有自己的行為準則。
(二)從監管角度出發
越來越多的基層單位會計行為失范的原因歸根結底在于監管不力,不能及時發現基層工作中的貪污腐敗現象。因此,要加強監管力度,讓基層工作實現透明化,減少基層干部對財務的干預。同時,對會計自身的監察也要到位,基層會計經手的財產數目十分龐大。加強外部的會計監管,通過審計監督體系,避免會計造假的事件發生。對于基層單位內部而言,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培訓,防止監守自盜。
(三)從法律角度出發
構建與《會計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規,方便會計在基層單位工作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將違規違紀行為的懲罰力度加大,追究違法違規會計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以及對其財產進行凍結,都能夠警示基層單位會計,借此來提高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的素養。
(四)從基層單位會計自身出發
對于基層單位會計來說,能否經得住各方面的誘惑,取決于自身的價值觀。在面對違規違紀的行為時,在內心有貪污受賄的想法時,都要及時反省,正視內心。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基層單位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時代的基層單位會計,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也要有正確的職業道德,不為利益所動。對于基層單位甚至整個會計行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總結;基層單位會計自身要遵紀守法,才能完成對會計行業的道德建設。(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66069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