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狀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加之我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系的日趨完善和成熟,世界經濟一體化正成為必然趨勢,物流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必將成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橋梁。
我國的物流管理發展到今天,又有諸多因素導致上述現象的出現。其中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清晰是致使我國物流行業發展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定位模糊。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不明確又直接導致其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在技能、知識面、認識層出現相關分歧,致使物流領域人才良莠不齊,這直接約束了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
一、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及素質要求
應用型人才是指可以熟練將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快速應用到實踐工作中,能將知識、技能轉換為生產能力和生產結果的,能在一線從事勞動工作的擁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高素質人才。
(一)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特點
相對于研究型和操作型人才來講,應用型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有以下特點。操作性、高素質、晉升性。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應有強烈的晉升欲望和晉升能力,在一線工作一段時間后,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應該有能力得到提升。
(二)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素質要求
1.思想素質
高校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勇于拼搏等思想素質,并做好長期在一線艱苦工作的思想準備。
2.技能要求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為了更好的在一線做好基本工作,應該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開拓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3.知識領域
要做好本職工作,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應該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并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不斷完善和優化自身知識結構。
4.身體素質
在工作之余,為了迎接激烈的市場競爭,應用型人才還應具備健康的體魄。并通過體育鍛煉磨練自身的意志,培養堅韌不拔和永不放棄的意志。
二、民辦高校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必然性
民辦高校人才培養定位應該明確,只有明確了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才可以清晰怎么培養人才。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以下原因的共同結果。
首先,國家宏觀形式。2014年,教育部明確本科改革將向應用型技術大學轉型,開始注重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應用能力。并提出應用型本科教學將占到全國本科教學一半左右的要求,這將意味著至少一半以上的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必須要向應用型本科轉型。同時習主席也提出要強化供給側改革,提高技術人員的待遇。
其次,物流行業的行業特點。物流領域本身屬于服務行業,技術含量略低。物流管理要區分于物流工程專業,不能將教學重點落在技術開發和研究上。就物流管理專業而言,應該放低身家,將重心放在基本操作和物流的日常工作基本操作上。
再次,民辦高校的特殊性地位。我國的絕大多數民辦高校由于先天不足,后期缺乏管理等因素致使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層次略低于公立院校。所以,民辦高校應該調整方向,明確目標,將物流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在應用型這一層面。
最后,民辦高校的學生特點。民辦高校的學生由于高中學習松懈或其他因素,普遍具備自我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低、情商高等特點,要他們坐下來搞研究、作學問較難。
三、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一)更新考核機制
應在踐行和切實執行“學分制”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完善和優化考核內容。將學生參賽、社會實踐、校內活動、證書考取、成果轉化等鍛煉和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的內容加入考核體系,并適當提高所占比重或學分。讓學分更加全面和靈活,更突出實踐能力的要求。
(二)“雙導師制”教師團隊建設
民辦高校為更好的培養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提高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應該踐行和推廣“雙導師制”教師團隊。所謂“雙導師制”教師團隊就是為學生配備專業知識學習領域的校內“理論知識導師”和提高社會實踐認識和能力的校外“實踐技能導師”。“雙導師制”教師區別于“雙師型”教師。而是真正做到一個學生兩個指導教師。學生入學即配備“理論知識導師”,主抓該生的專業領域的理論學習,為每位學生量身打造適合自身的理論學習內容和方法。在大二開始,通過大一全年的學習的基礎上,了解學生對于物流領域的領域,尋找學生的就業興趣點和切入點,配備校外“實踐技能導師”。
(三)優化實訓環節設計
民辦高校的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還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學習和訓練來完成。物流領域本身就具有操作性強的特點,為提高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應用。
首先,校內實訓部分。校內實訓應該做實,做穩。多數民辦高校為了節約成本多數校內實訓室以軟件為主,且由于多數學校物流管理專業招生規模因素,校方資金投入較小。這導致多數民辦高校校內實訓做的較需,并不能與實際直接接軌。
其次,校外實踐部分。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負責人應該勇于擔當,認真負責,為學生多尋找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并充分挖掘和使用,以豐富在校生的閱歷,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和技巧。
(四)更新理論課程教學
在增加實踐教學比例的同時,優化和更新校內知識理論的學習。高校學生多數知識的習得,素質的養成是在學校完成的。首先,理論課程的開設要堅決杜絕因人設課的現象。要根據物流專業領域的社會需求和職業生涯發展需要進行精心設計每一門課程的開設和學時的分布。在此基礎上,優化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等教學文件,規范教學內容。其次,優化課程教學方法。盡量采用多媒體教學、互動教學、線上線下結合等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習內容,活化理論知識。再次,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要求授課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優化教學內容,主動與國際接軌。
(五)其他方面
除了上述基本做法,要做好民辦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應做到諸如教師的引導、學生思維認識的轉變、鼓勵學生參加相關比賽、增加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并將之納入學分等其他措施。各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應結合本高校所在地區的物流發展態勢及學校實際情況和特點進行精心設計,為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保駕護航。
民辦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加上物流管理專業的行業特點,結合當下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是多數民辦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的必然選擇。如何培養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成為了廣大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頭痛難點所在。本文就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分析了行業要求的基礎上,給出了幾點建議,期為我國的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貢獻綿薄之力。(作者單位:長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