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 要】在企業中采用杜邦分析法能取得良好效果,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只是對某個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其會過于片面,無法將企業財務情況全面把握。杜邦分析法通過綜合分析多個指標,能對企業的財務展開全面的分析,其在企業財務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以JA公司為例,就杜邦分析法在企業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杜邦分析法;企業;JA公司
杜邦分析法具有諸多優勢,如,可操作性好、綜合性強,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由若干個評價在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組成,按照其內在聯系進行有機結合,能使財務指標體系更加完整,最后通過權益收益率綜合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杜邦分析法能將單一的財務指標分析法的不足予以彌補,尤其體現在清晰的層次、調理突出等方面[1]。本文著重就杜邦分析法在企業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此為更好的在企業財務中應用杜邦分析法。
1.杜邦財務分析的基本結構
杜邦分析是通過分解凈資產收益率,將凈資產收益率分解為兩項,即資產凈利率,權益 乘數,具體關系為: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利潤率×權益乘數。第二階段再分解凈資產收益率中的兩項,其中凈資產利潤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能將企業的盈利情況反映出來,在銷售收入不變的情況的下,能使銷售凈利率得以提升,使企業的凈利潤有所增加。
所以,為了使凈利潤得到提高,企業應將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收入提高,二是成本降低。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其能將企業所有者權益、總資產的關系能夠反映出來。可以通過資產負債率進行計算,與資產負債率成正比關系,也就是在總資產一定情況下,越高的企業負債,就會出現更多的權益乘數。通過權益乘數可以看出,在企業總資產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對資本結構進行調整,通過負債比率的適當增加實施負債經營,使所有者權益在總資產中所占的份額有所減少,以此使權益乘數得到提高。但是負債經營應當與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能對債務比率進行盲目擴大,這將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有所增大[2]。
通過分解公式,能簡化一些抽象的計算指標,特別是在計算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等方面更加簡單。另外,杜邦分析法能有效結合這些財務指標,在體系中融入單一的財務指標,能全面的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2.杜邦分析法在企業中的應用分析
JA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非營利教育組織,當前JA全世界有120多個國家進行經濟與商業教育,在JA公司采用杜邦分析法發揮重要作用,通過發揮其具有的優勢,由此更好的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實現最優化的資本結構、最高化的獲利能力奠定基礎。
2.1權益報酬率
權益報酬率也就是所謂的所有者權益報酬率,其是杜邦分析法的主要內容,其在財務分析中發揮的作用是企業采用資產獲得經濟利益能力的主要指標,另外,權益報酬率在其他工作效率方面有著重要的體系,如,投資、籌資等方面,其能提高權益報酬率,其能讓企業獲得最大化的利益。
2.2總資產凈利率
總資產凈利率是指公司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標能將企業應用全部資產所獲得的利潤水平反映出來,也就是說,其每占用1元的資產平均獲得的利潤有多少。該指標越高,說明企業有著越高的投入產出水平,且有著更有效的資產運營,另外,還能取得較高的成本費用控制水平[3]。其主要是將企業經營的總體效率反映出來,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影響著權益報酬率。企業管理水平直接體現了總資產凈利率,采用該指標能對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且在銷售理論率的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的加速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2.3權益乘數
資產總額相當于所有權益倍數就是所謂的權益乘數,越大的權益乘數,說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小,也就說明存在越高的企業負債,一般會導致較高的企業財務杠桿率,這將直接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就應對結構進行適當的改善,以此大大提高企業經濟利益的目的。企業在經驗中應將負債經營手段適當的應用,以此提高權益乘數,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2.4總資產周轉率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商品的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就是所謂的總資產周轉率,其能對企業所有資產經營質量、利用效率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越高的周轉率,說明總資產周轉的速度越快,企業的有著越強的銷售能力。
3.結語
總而言之,杜邦分析法受到廣大企業的青睞,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其在企業財務分析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通過綜合的分析財務報表中的各項因素,能使以往財務分析法中的不足有效彌補,有助于推動企業股東財務最大化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婧璇,王錦.杜邦分析法在華茂公司績效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01):10-11.
[2]趙益琴.杜邦分析法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20):100-101.
[3]吳少群.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港口企業財務業績分析——以某港口上市公司為例[J].交通財會,2020(09):57-61.
(作者單位:山東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