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玲 黃 鑫
(1.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體育部,廣東 廣州 510420;2.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根據目前高校8 項體質測試的成績來看,大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鍛煉,體質比較差,運動能力不足。只要參加體育運動,就難免發生傷病,也就是運動損傷。很多學生認為打乒乓球無運動量,只是放松。殊不知乒乓球項目的技術風格是“快、準、狠、變”。雖是一種隔網對抗的項目,但它球速快、變化多、動作結構復雜,技巧性很強。如果在運動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或平時沒有按照乒乓球運動的規律進行教學和訓練,不可避免地出現運動損傷,給大學生乒乓球愛好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因此,教師應該在乒乓球教學中注意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在發生運動損傷時,采取正確的康復治療使身體功能盡快得到恢復。筆者從事高校乒乓球教學工作近二十年,現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體會歸納如下。
高校乒乓球選修課學生及乒乓球愛好者共200 人。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2000—2018 年有關高校乒乓球運動損傷的文獻資料,了解乒乓球運動項目損傷的整體情況,掌握損傷的規律。
1.2.2 問卷調查法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研究對象在乒乓球課堂上、平時練習和比賽過程中易發生的運動損傷及相應的預防措施。共發放調查問卷200 份,收回有效問卷176 份。
1.2.3 訪談法
通過與高校乒乓球教師、乒乓球選修課學生及乒乓球愛好者進行訪談,了解大學生在乒乓球課堂上、平時練習和比賽時的身體機能狀況以及有關損傷的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學方法,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表1 200 名研究對象運動損傷調查
由于研究對象是普通大學生,很多學生缺乏規律的、有適當強度的運動,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運動損傷。在參與調查的176 位同學中,共有61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合計損傷87 人次,運動損傷的部位有9 處,分別是肩部、肘部、腕部、背部、腰部、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其中肩部、腕部和腰部是最常見的損傷部位。詳見表1。
2.2.1 人體生理結構
在乒乓球運動中,擊球大多以肩為軸支撐整個手臂的動作,此時肩部承受的力量最大,動作不到位或者用力過猛就可能發生損傷。腕關節是一個由多關節組成的復雜關節,包括撓腕關節、腕骨間關節和腕掌關節,三個關節相互關聯。在多個腕部肌肉和關節的配合下,才能完成復雜、精細的擊球動作,而腕關節是最后的發力部位,需要承受非常大的負荷,因此容易造成損傷。腰部在乒乓球運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乒乓球運動中,人體始終保持著上身稍微前傾的姿態,擊球時蹬地發力,力量通過轉腰傳遞到手臂,再給球拍一個作用力,因此轉腰是傳輸力量的重要手段,每一次擊球都離不開轉腰這一動作,而在人體疲勞或是動作不規范時就容易造成腰部損傷。
2.2.2 思想認識
有的教師和學生認為,乒乓球是最小的球類運動項目,又是隔網對抗,不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結果在教學與訓練中思想重視程度不夠,不注重自我保護,甚至在產生輕微的損傷時忽視病情,認為小傷病無關大礙,致使損傷逐漸加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有的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課堂管理松散,紀律要求不嚴格,學生不穿運動衣,有的穿皮鞋、拖鞋,佩戴手鐲、項鏈、耳墜等飾品,上課拖拖拉拉,注意力不集中,沒有保持一定的興奮性,這也是造成運動損傷的常見原因。
2.2.3 準備活動不充分
在體育運動前,充分的準備活動不但能夠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而且能夠提高人體體溫,加速血液循環,消除肌肉、韌帶的黏滯性,使肌肉柔順,韌帶伸展性加強,關節活動幅度加大,易于運動時的伸展和收縮,使運動時的協調性明顯提高,也可提高內臟器官的機能,使人體由相對靜止狀態逐漸過渡到運動狀態。乒乓球運動對個體的靈敏度、速度和爆發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身體生理機能不佳,動作不夠協調,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2.4 技術動作不規范
乒乓球運動是一項技術動作要求極高的運動,熟練地掌握乒乓球運動的基本動作不但可以提高運動成績,而且可以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有的學生沒有認真領會教師的技術指導,技術動作不規范,違反運動力學原理,沒有按照技術要領做動作,在擊球時盲目發力,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2.5 教學進度與組織不當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按照乒乓球運動的一般規律進行,沒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學進度過快,導致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技術動作粗糙,影響了以后技術動作的學習。還有的教師在安排教學時沒有考慮大學生的生理特點,運動負荷過大,超出了學生的承受范圍,致使其身體的各項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進而造成損傷。還有的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上課不穿運動衣、運動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個體損傷。
2.2.6 場地、器材問題
有的高校乒乓球場地、器材設施不完善,場地粗糙不平整,器材陳舊,也是造成學生運動損傷的一個因素。另外,南方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場地濕滑,應引起教師注意。
2.3.1 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運動前的準備工作包含思想上和身體上兩方面。教師和學生都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乒乓球運動是有一定風險的,是會夠造成運動損傷的,因此運動前要做一些跑步、拉伸等準備活動,不但能夠提高身體興奮度,也能減少肌肉及韌帶的黏滯性,使身體能很好地適應這項運動。不同運動項目的準備活動的側重點不同,肩部、腕部和腰部是乒乓球運動常見的損傷部位,做準備活動時要有意識地活動這些部位。只有充分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才能盡可能避免運動損傷。
2.3.2 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現在學習乒乓球動作有很多途徑,可以選課聽教師講解,也可以通過網絡自學。正確握拍是好的開始,很多學生握拍方式不標準,特別是直拍。直拍握拍牽涉到手指、手腕和前臂旋肌的協調,錯誤的握拍在發力或長時間擊球時,會造成部分關節損傷。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礎,對于一些技術動作要仔細琢磨、反復練習,形成動力定型,這不但有利于提高技術水平,而且不容易產生運動損傷。
2.3.3 教學的進度與組織工作
乒乓球運動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中掌握這項運動技能。教師應嚴肅課堂紀律,比如上課或訓練時要求學生穿合適的運動衣和運動鞋,禁止佩戴手鐲、耳墜、項鏈等飾品。在嚴格按照教學進度組織教學的同時,又能按照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運動損傷。
2.3.4 做好場地及器材的管理
乒乓球運動要求運動場地平整,不能有積水、石子及其他雜物。因此,應制定嚴格的場地規章制度,乒乓球器材應有專人管理,保證運動器材安裝合理,定期更新。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乒乓球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而且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學生要從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學會自我保護,運動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使自身的生理機能達到一個最佳的狀態,認真學習和掌握規范的技術動作,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統籌安排教學進度,根據大學生的生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與訓練,制定合理的運動負荷、運動方法和教學訓練計劃,保證運動場地及器材的完善,為乒乓球在大學生中的普及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