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麗
【摘要】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指路人,教師的行為舉止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師德師風建設成為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新時代下,價值觀的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對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因此,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研究很有必要。
【關鍵詞】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一、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學校興衰,系于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師德師風是評價師資隊伍素質的一個重要標準,高校的發(fā)展依托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的素質將影響高校的發(fā)展,因此,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成為師資隊伍管理和建設的重點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因此必須著重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特點
高校教師是高層次的知識分子,面對新鮮事物更有包容性、思維更為活躍、對新知識有著探索的精神和較為濃厚的興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除了具備這些特點之外,還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更為堅定,對學生思想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能更為深入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國近現代革命史等,比如通過學習毛澤東思想,深刻總結我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可了解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黨的建立的過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往往承擔著傳承中國精神、學習中國革命歷史的作用,而對講授這些課程的教師必然有著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需要教師的自律,也需要他律,通過兩種方式,保證師德師風建設有序進行,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讓其成為心中有學生的好老師,真正做到上課傳道解惑、下課關心學生,在課程講授中,可以充分將課本知識和學生的真正需求相結合。
(一)堅定理想信念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要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并且在實際工作學習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工作學習中,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個心中有學生的好老師,通過自身言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更加信仰馬克思主義。同時,要不斷用理論知識武裝頭腦,多讀一些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也要時刻關注時事,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今世界。
(二)守好師德底線
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要自覺守好道德底線,自覺傳播正能量,為學生帶來積極的正能量,杜絕負能量;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對自己的專業(yè)、課堂、學生保持熱愛,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對工作保持認真的態(tài)度。一個道德高尚、愛崗敬業(yè)的老師,必然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試想,如果一位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保護環(huán)境,但是自己卻沒有做到,那么必然在學生中喪失威信,無法讓學生信服,因此,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對自己做到嚴要求,表里如一。同時,從小事做起,做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積極傳播者。
(三)不斷加強制度建設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必須有相應的制度作為師德師風建設的保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需要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各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師德師風建設的相關制度,并在實際管理中,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將師德師風表現作為高校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具體而言,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選拔中,要嚴把準入機制,在招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時,要把師德師風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招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時,考慮更多的是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沒有把道德放到第一位,因此,在今后招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時,要考慮其道德水平,把道德水平放到和教學、科研同等的地位上對教師進行綜合性考察。其次,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對教師師德師風的引導、監(jiān)督力度,促使教師充分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自覺成為一個守好師德底線、堅定理想信念、擁有扎實學識、心中有學生的好老師,同時,加大對教師的監(jiān)督力度,比如可以建立教師師德師風意見箱,通過多種途徑監(jiān)督教師,進一步規(guī)范教師的師德師風。如果教師出現師德失范情況,要有明確的懲處制度,設立專門的懲處機制,明確教師哪些行為不可以做,并實行有效的處理機制。最后,在教師的考核制度中,除了明確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之外,還需制定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考核標準等,并從學生、教導處等多角度進行考核和評價。
(四)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高校的發(fā)展依托人才,通過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可以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首先要進一步明確與師德師風相關的培訓方案,將師德師風培訓工作納入教師的培訓中,在教師剛入校時,就要加強教師崗前培訓,要讓新入職的教師明確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能做,讓他們對如何成為新時代人民滿意的教師有一個更加明確的努力方向。其次要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讓教師在擁有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和實踐相結合,使教師可以在實際學習和工作中自覺守好道德底線,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將其和個人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使良好的師德師風更加深入到教師的內心。最后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方式,助力師德師風建設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田春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05):77-79.
[2]王有存.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1):35-36.
[3]張紅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4]邱啟光,劉志偉.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xié)同育人研究[J].學園,2019-04-25.
[5]李虎,劉爽.新時代人才培養(yǎng)需求背景下社會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勞動保障世界,2019-12-15.
[6]李倩.新時代大學生法治精神的培育[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9-12-15.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