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 楊友成
摘要:藝術審美具有相對獨立性,但作為藝術組成的一部分,其具有藝術的相關特質。它是構成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不光受經濟基礎的影響,同時也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如政治、文化等。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文化對其有著不同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具有兩面性。既有積極推動的一面,又有消極阻礙的一面,所以,如何去看待和去處理這個問題極為重要。
關鍵詞:油畫藝術受眾 ? 審美 ? 文化
中圖分類號:J2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0-0041-02
一、受眾的解讀
受眾的意思是指接收信息的人,這里的信息包括很多方面,如報紙、書籍。互聯網、電視等等。受眾這一概念從大的方面來看是一個巨大的集體。但若是從小的方面來看的話,它又是由不同身份的個體組成的。受眾也可以說是被傳播者。受眾在面對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后會因為自身經歷與學識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理解與應對。繼而我們可以將油畫藝術受眾理解為藝術審美。
二、西方不同時期油畫藝術受眾與文化影響的關系
(一)油畫產生時期
西方油畫產生在中世紀時期。由凡愛克的兄弟創造,他們第一個嘗試利用把油與顏料進行按照不同比例進行混合作畫,使得畫面獲得一種從未有過的表現力與感染力。[1]在此之前人們通常使用蛋清與顏料混合作畫,也就是坦潑拉畫法。在凡愛克兄弟之后,這種作畫方式逐漸被人們理解與接收。大家紛紛學習,從而使得油畫開始發展。
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整個西方都籠罩在中世紀的黑暗之中,來自古希臘、古羅馬的優秀藝術文化幾乎被斷了傳承。宗教成為至高無上。經濟、文化、政治、藝術都必須為藝術服務,其中宗教畫在此時發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這一歷史時期,從藝術的角度去看。宗教因素可以說是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藝術的發展,宗教方面給予藝術的補償也僅僅是宗教畫,因此這種環境對文化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在強大的神權壓迫與獨特的文化背景下,無論是藝術家亦或者是欣賞者都無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宗教影響作用到文化影響并最終影響到了藝術。
(二)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社會結束了黑暗的中世紀的約束與壓迫。以人為本的觀念開始扎根于社會的各個方面。藝術開始迎來百花共開,百家齊唱的大好局面。
在這個時期誕生了大名鼎鼎的“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其中達芬奇的油畫《蒙娜麗莎》更是堪稱神作。它將油畫的偉大與人性的光輝發揮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由于思想解放,政治與文化也緊跟被解放,藝術家的創作方向不在被牢牢固定在宗教畫之中。有的描寫上流社會的禮儀,有的描寫社會底層人的生活。他們或浪漫或現實,這是這種文化背景給他們帶來的享受自由的權利。是他們在經歷千年中世紀黑暗文化壓迫之后酣暢淋漓的釋放。
不光是藝術家們這些創作主體,欣賞者門也與時俱進。他們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審美標準。并通過藝術品流向市場的方式開始影響藝術創作,從而影響油畫藝術的發展。
正是這種輕松自由的文化背景,使得油畫在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極大地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無疑對油畫受眾或者說油畫審美起到了極大地推進作用。
(三)近現代時期
在20世紀近現代的油畫中,自由度再次得到提升,不同的藝術理念形成了不同的派別,藝術家們對油畫的形式語言受進行深刻的研究,將其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上。我們可以從西方油畫的歷史中得出結論,油畫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到現代已經十分壯大,流派的出現與更替成為主旋律。藝術家們可以憑借油畫工具為手段,創作出不同的、飽含藝術風格的油畫作品。
近現代藝術的發展離不開這一時期的文化影響。此時世界處于和平和諧的大背景之下。自由、人文主義文化氛圍空前濃烈,人們開始重視人性的發展,講求傳達個性的世界。這就使得之前套在藝術家門頭上的枷鎖與束縛得以解脫。藝術家們有了更大的權利與自由。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的影響,藝術家們不再拘泥于形式,不再沉浸在對以前藝術形式之中,而是大膽創新。不斷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藝術語言來表現內心世界。人文主義在此時得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這個時期的藝術欣賞者們也同樣的在進步。他們欣賞的標準也發生了改變,從是否是漂亮的飽含神性的宗教藝術畫轉變為是否可以反映人性與自由。這是藝術的一個極大的進步。
三、中國不同時期油畫藝術受眾與文化影響的關系
(一)明清傳入時期
油畫在明清之時被西方傳教士帶入我國。在清朝康熙年間達到一個頂峰。但是由于古代封建社會的文化背景,以郎世寧為代表的新畫派不得不放棄西方傳統油畫的材料與部分規則。只能以統治者的需求出發,借用許多中國畫的元素進行繪畫,以西方繪畫的元素來表現中國畫。他們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接觸學習中國傳統繪畫,學習中國畫的理念與技巧從而進行創作。如以西方傳統繪畫方式去表現人物,但是背景盡量采用中國創通繪畫的方式,甚至于直接采用中國畫的背景。正是這種特殊的文化背景使得此時的西方油畫依附于宮廷裝飾,成為對中國畫的補充。
清朝時期的政治文化對于油畫的阻礙作用是最直接最嚴重的。這種特殊的文化背景不光限制油畫的選擇用料與表現內容,甚至于連油畫這一畫種的自主獨立性的地位都遭受限制于否定。這一時期無疑是油畫在中國發現的黑暗時期。
(二)新中國時期
建國初期,隨著新中國的成立,誕生了一大批油畫藝術家,他們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創作出許多具有時代特色與歷史價值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的就是董希文老藝術家。
他在1952年創作了《開國大典》這一巨作。在畫面之中,我們不光可以看出其深厚的藝術功力,更可以看出那份強烈的民族情懷。在用油畫技法作畫的同時,他發揮個人特色,從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畫中找尋靈感與啟發,并將之用到自己的畫面之中。他對于人物的處理上采用平光的方式。以求在最大的程度上可以避免光源與背景對于主體人物的影響,以此突出主題。并且達到了體現表現中華民族的堅韌內斂的民族氣節。這對于油畫的民族化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后,中華民族結束了黑暗的、痛苦的戰亂與紛爭,開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文化自信空前的強烈。正是這種充滿自信與陽光的文化氛圍,使得這一時期的油畫作品大多都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充滿自信與希望的作品。這一點不光體現在藝術家們大量使用建國為題材。更加體現在畫面氛圍的創作。可以說欣賞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我們可以非常直觀的感受到當時整個國家的人民的自信與向上。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化大革命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比較特殊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們國家政治、文化形勢空前的緊張。在這種文化氛圍之中,油畫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于受到政治的影響,油畫在選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有著極大地改變。這一時期的油畫與傳統油畫有非常明顯的不同。在此期間的油畫體現英雄主義,它以政治需要入手,以現實為題材。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作品是《毛主席,您是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
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反應現實生活和教育功能是藝術家們共同的追求。在此基礎上,他們以現實主義的創作原則為基礎進行創作。即使這一批藝術家們所學的不同。正是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與政治背景使得藝術家們必須求變,以新的標準與規則去進行新的藝術創作。或許這對于藝術家們的創作積極性與藝術的自由度有所束縛。但是這無疑使得擺脫了對西方油畫的高度模仿與追求,在某種程度上開創了一條屬于中華民族的油畫之路,使得中國油畫有了新的突破。
(四)中國現當代時期
從油畫引入中國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它在這片土地上拙長成長。或許有過挫折有過低谷,但是大的文化背景卻總能為油畫提供動力。使其不斷地發展。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藝術形式和理念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呈現出形式多樣,風格多變,藝術流派層出不窮的局面。20世紀90年代更是創新的提出了“主旋律”和“多樣化”的概念。再一次推進了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與進步。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21世紀以來的中國油畫更是各種形式并存。
21世紀以來,國內的文化氛圍再次得到提升。藝術界隨之發生改變。大量畫的藝術家們不再拘泥于形式與流派,他們大膽創新,勇于改革。而審美大眾的審美水平也得到極大地提高。這些都為中國油畫的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極大的推動了中國油畫藝術的發展與進步。
四、結語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的油畫藝術必將受到許多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文化影響更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雖然我們無法決定文化的發展,但是我們能做到的卻更為重要。那就是無論文化背景如何,我們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油畫藝術技法與專業知識,用世界性的眼光去看待與要求自己。將自己的藝術道路與本民族優秀的文化內涵相聯系,用發展的眼光,前進的意識,勇于創新的態度,不屈不撓的態度去從事藝術創作。
參考文獻:
[1][英]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范景中,譯.林夕,校.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