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卉 聞治江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城鎮化的推進和造林運動的開展,觀賞苗木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著粗放經營、大而不強等問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苗木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該文介紹了中國苗木產業現狀,與國外苗木產業發展進行了比較,并分析了觀賞苗木產業轉型發展的趨勢。
關鍵詞:觀賞苗木;產業;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F326.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1-0070-02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Ornamental Seedling Industry
Wu Hui et al.
(College of Garden and Horticulture, Wuhu Institute of Tecnolog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and afforestation movement, the flower industry represented by ornamental seedling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re are also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extensive management, and which is big but not str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and seedling industry is facing pressure from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edling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Seedling Industry 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seedling Industry.
Key words: Ornamental seedlings; Industry;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end
1 我國苗木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苗木產業經過數十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全世界苗木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整體生產規模穩定在120萬hm2左右,年產值超過2000億,苗木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為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國家建設導向型的苗木市場占主導 當前,我國苗木產業主要服務于國家建設的2個方面:(1)城市綠化建設。伴隨著中國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規模、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園林城市建設向森林城市建設推進,城市綠化消費了大量的苗木,也是當前苗木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依據,其對苗木的需求種類多,品質要求高;(2)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加大了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林業工程建設,全國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僅在2004—2017年間就建造了面積超過8208.5萬hm2的林地,林業建設用苗量大,但大多是小苗,對苗木的生態適應性要求較高。
1.2 市場化程度高,產業集中度低 早期我國苗木生產主要集中在國營苗圃,政策保障、統購統銷。隨著市場開放,目前民營苗圃快速發展,已經成為苗木產業的主體。民營苗圃的發展,提升了苗木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降低了苗木成本,推動了產業發展。但與時同時,由于苗木產業門檻低,農戶和其他行業人員集中進入,造成苗木市場產業集中度低,創新不足,同質化現象嚴重,經常出現苗賤傷農的現象。
1.3 科技含量較低,苗木品質不高 當前,我國苗木生產大多仍停留在初級階段,跟風種植,盲目引種,在苗木的新品種培育、馴化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苗木產業的種質資源主要掌握在國外花木公司手中,國產苗木缺乏國際競爭力。苗木生產大多仍停留在露天種植階段,苗木品質低,生態適應性差,苗木質量不穩定,移植成活率較低。
2 苗木產業發展方向
2.1 國外 目前,在歐美地區,觀賞苗木產業作為園藝產業的一部分,在整個園藝產業中的占比并不大,在歐美地區苗木產業的主要特點是科技含量高,注重對新品種的培育,機械化水平高,質量標準化體系完善,產品對于市場的引領效應明顯。目前,歐洲地區園藝產業主要是以花卉產業為主,而美國地區除了花卉以外,草坪產業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花卉產業還是草坪產業,都與歐美地區人們的個人消費市場緊密掛鉤,即使是苗木產業,歐美很多地區繁育的苗木也是用來出口,其中很多進入到中國市場,如這些年來國內大量使用的美國紅楓、歐洲紅瑞木等。
2.2 國內 未來隨著中國城市化建設的逐步放緩,依托城市建設發展壯大的觀賞苗木市場必然面臨轉型的風險,其發展方向主要是以下2個方面:(1)精品化。在現有的城市建設中,很多綠化苗木由于樹形差、環境適應能力差和養護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苗木觀賞價值低,未來必然需要更好的苗木來替換;(2)面向個人消費市場。歐洲人的個人消費習慣造就了歐洲發達的花卉產業,美國人的生活習慣造就了美國發達的草坪業,中國人自古細化盆景、盆栽等植物造景形式。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個人對于植物的消費將成為苗木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3 觀賞苗木產業的發展趨勢
3.1 苗木種植形式發生轉變 目前,我國大部分苗圃仍采用大田種植的生產方式,土地利用效率低,占用了大量耕地,水肥管理粗放,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同時,生產出來的苗木移植困難,需要大量的斷根剪枝,樹形破壞較大,移植成活率低。參考國外成熟經驗,未來小苗培育應主要采用穴盤育苗的形式,當長到一定規格后,直接移入種植盆中栽植,苗木出圃直接由種植盆移栽到種植地,保證苗木根系枝葉完整,苗木成活率也更高。
3.2 市場服務對象發生轉變 當前,國內苗木市場主要服務于城市建設,以城市綠化作為苗木產業的需求主體,未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完成和城建速度的放緩,城市綠化對苗木的需求必然減少。因此,觀賞苗木產業必須轉變思路,逐步改變服務主體,突出個人需求、家庭需求在觀賞苗木市場的重要性,針對小型庭院綠化苗木和室內觀賞苗木將是未來個人消費市場的主流。
3.3 苗木生產類型發生轉變 當前,為滿足城市綠化建設的需要,苗木生產中強調的是尺寸、數量和成活率等硬性指標,而對于類似于生態性、景觀性等柔性指標考慮不夠。未來隨著城市綠化建設的逐步飽和,市場服務對象的逐步轉變,苗木的生產類型將會發生很多轉變。
3.3.1 鄉土化 目前,我國城市綠化已出現了千城一面的局面,在氣候環境相類似的長江流域,行道樹都是香樟、銀杏、法桐等常見植物,小喬木都是櫻花、紅葉李、紫薇等少數品種,城市缺乏地域特色。傳統中國文化中常見的棗、槐、楊等難覓蹤跡,鄉土樹種如椴樹、黃連木、苦楝、元寶楓、烏桕、楓香等樹種更是少之又少。鄉土樹種不僅具有良好的生態適應性,更能體現城市的特色,生產繁育也很簡單,在突出城市特色的今天,必然會成為一種趨勢。
3.3.2 精品化 當下的苗木市場仍舊突出存在著重量不重質現象,很多苗木根冠被過度修剪,生長勢弱,養護管理困難,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差;觀賞苗木只注重尺寸,缺乏整體造型,無法形成良好的綠化景觀;苗木的生態適應性差,養護成本高,病蟲害高發。隨著城市綠化的發展,城市綠化將從量的追求轉變為向質的要求,生態價值高、環境適應性好、易于移栽且養護管理方便的精品苗木將是大勢所趨。
3.3.3 彩葉化 綠色是植物的主色調,在城市綠化中無論是喬、灌木還是草本植物都以綠色為主,傳統中更多的采用花色與植物的綠色進行搭配,形成紅花綠葉的效果。但由于植物的花期較短,特別是大多數綠化植物不具備觀花特性,造成綠化大面積長時段呈現出單一的綠色,整體綠化景觀單調。近些年來,通過引種馴化、良種培育,很多彩葉植物開始出現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彩葉植物種類越來越多,逐漸從彩葉地被植物發展到彩葉灌木、彩葉喬木,未來這個趨勢還將繼續。
3.3.4 造型化 傳統綠化中,除對喬、灌木進行必要的疏枝、定型外,很少進行造型修剪,植物通常長成自身特定的形狀,植物造型不突出,能夠起到的美化裝飾作用較少,人在苗木生產中所賦予苗木的附加價值也很低。通過人工培育,將傳統中國盆景中的制作手法與現代苗木生產相結合,生產出千奇百怪、妙趣橫生的各種造型植物,既可作為城市綠化中的點綴,也是庭院綠化中很好的裝飾元素。
3.3.5 小型化 在歐美地區,花卉苗木市場的消費主體是家庭,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家庭庭院綠化、室內裝修等方面,綠化苗木等的使用逐步增加,但目前尚缺少專門面向此類市場的苗木生產,由于受到綠化空間、缺少光照等的限制,綠化苗木的選擇空間小,景觀效果很難建立或維持。通過人工繁育,培養適宜狹小空間的小型喬灌木,同時提升植物的耐陰性能,提高植物抗病蟲能力,這是家庭消費市場對觀賞苗木的差異化需求,也是苗木生產的一個方向。
4 結語
觀賞苗木產業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不僅在中國的城市建設、林業建設中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也為中國農業轉型升級、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強大的助力。隨著中國經濟邁入新常態,觀賞苗木市場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只有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引領產業發展方向,苗木生產企業才能走出當下市場競爭的紅海,邁向廣闊的碧海藍天。
參考文獻
[1]李曉鵬,曹鈺,董麗.北京市苗圃生產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園林,2016(01):87-91.
[2]周英豪,周潔.中國花卉苗木出口國際競爭力研究[J].企業經濟,2015(05):123-126.
[3]羅優波,王吉松,胡亞芬,等.杭州市花卉苗木產業轉型升級對策研究[J].浙江林業科技,2011(03):83-86. (責編:張宏民)
基金項目:蕪湖市苗木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對策研究(Wzyrwzd201808);基于RS與GIS技術的蕪湖市城市綠地緩解熱島效應的作用研究(Wzyzrzd201808)。
作者簡介:伍卉(1984—),女,安徽蕪湖人,碩士,講師,技師,二級注冊建造師,從事園林植物與景觀設計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