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把光伏扶貧確定為“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以來,光伏產業在全國很多鄉村獲得了較快發展。從切身體會的角度,結合一些學者的研究,本文擬以山西省呂梁市鄉村的光伏產業發展為例,對鄉村光伏產業的分布和組織模式、存在的不足進行簡要探討,對呂梁市發展光伏產業的潛力進行評價。最后,本文提出呂梁市發展鄉村光伏產業的實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即發展鄉村光伏產業應當重視“快與慢”、“近與遠”、“好與實”三大關系。
關鍵詞:光伏;扶貧;鄉村
呂梁市位于山西省兩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所轄貧困縣現已全部脫貧。值得注意的是,光伏扶貧是呂梁市攻堅深度貧困的重點工程,呂梁市的鄉村光伏產業近幾年獲得了較大發展。
鄉村光伏產業發展的模式。光伏產業具有清潔性、安全性等特點,光伏扶貧不僅能夠為群眾帶來穩定的收益,而且能夠為鄉村的能源結構改革提供有效的支持。這里所指的模式包括兩種,一是光伏產業自身的組織模式,二是光伏產業如何與其他產業融合。光伏產業自身來說,從光伏設施建設密度的角度,根據村集體意向,因地制宜選擇集中式或者分布式。呂梁市集中式光伏產業大多位于擁有大面積空曠地帶的地區,可以建設在平地,也可以建設在連綿的山頂上,優點在于可以有效利用鄉村建設空地,提供穩定的電力輸出,為鄉村的產業發展提供清潔能源,光伏設備的維護、運營等后期需求能夠為居民提供就業崗位。分布式的優點在于能夠充分利用居民家庭等個體的建筑物表面,減少光伏的占地面積,而且電力可以直接用于當地居民,減少線路損耗。
光伏產業可以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發展疊加效益。一般來說,集中式光伏產業容易與其他產業相融合,當前主要是將光伏扶貧電站的土地用于中草藥、牧草、農作物等的種植。如呂梁市臨縣的榆林和白文村主要采用了集中式光伏電站,在光伏支架下由專業的合作社組織農戶種植適宜的中藥材,有效解決了農戶的“收入低”問題,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這種扶貧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呂梁市得到重視。某些縣近日發出通知,號召愿意經營“光伏+”農業、中藥材、牧草綜合開發項目的專業合作社和個人積極到臨縣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指揮部報名。
鄉村光伏產業發展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成本和收益是否匹配。在呂梁市一些縣,光伏產業的投入成本占到了光伏帶來的當年收入的40%以上。第一是光伏產業的選址問題。光伏產業由于其特殊性,對于選址的要求較高,極大影響光伏電站建設的成本和運營。在生態脆弱的地區建設光伏電站,必須考慮環保和水土保持的問題,有時只能人工鏟除地表植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在比較地形地貌比較復雜的地區建設光伏電站,如在坡度為45度以上的山體上建設,打樁、搭建支架等施工程序變得異常困難,如果遇到雨季,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還會威脅施工人員安全,極大影響施工進度。在那些交通閉塞、電力網不完善的地方,光伏原材料的運輸和線路的鋪設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第二是技術問題。很多研究者認為我國光伏產業的核心技術依賴于外國進口,自主研發相對不足,因此成本相對較高,政府的政策傾向十分重要。
呂梁市發展光伏產業的潛力評價。根據有關專業學者的研究,呂梁市大部分地區的太陽能資源在山西省各地級市中處于中等水平,年輻射值基本上在1400~1500 kW·h/。理論裝機量方面,呂梁市因為面積較大,因此理論裝機量排在全省前列,為65GW,呂梁市的土地利用率較高,為6.9%,意味著與其他市相比,呂梁市的開發用地相對集中,施工條件較好。綜合考慮,從自然條件看,呂梁市的光伏發電潛力在山西省各市中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是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在選址時要求“精挑細選”[1]當然,理論上的研究并不全面,具體的效率分析還要看實際建設、運營等過程中的成本和收益,能不能持續吸引更多光伏企業進入呂梁市。
呂梁市鄉村發展光伏產業的借鑒意義。從呂梁市實踐看, 推進鄉村光伏產業應處理好三大關系。
(一)快與慢
光伏產業是太陽能資源不發達鄉村可以選擇的優勢項目,但對于政府的財政支持要求較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人財物向鄉村集中投向,容易使鄉村干部急于求成。應該正確對待光伏扶貧的快與慢,做好考察和規劃,加強過程管控,使得光伏產業能夠真正促進鄉村振興。
(二)近與遠
一市一縣的產業發展規劃要注意長期與短期相結合。“光伏扶貧”如何真正轉為“光伏振興”依賴于當地政府的統籌推進。集中力量解決好短期問題,幫助居民通過“光伏+”就業、“光伏+”農業等方式提高收入,也要分步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長期問題,預防返貧。呂梁市前幾年發展較好的紅棗產業近年來就遇到了難賣困境。對于光伏產業來說,運營和維護同樣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需要政府進行前瞻性研究。
(三)好與實
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詳實的政策引導、促進光伏相關項目的推進,但是政策落地需要關注基層的行政效率。中央財政對光伏電價直接補貼,初衷很好,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基層的行政成本高或者行政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也存在電價補貼不到位的問題。
注釋:
[1]郭鵬,申彥波,陳峰,趙曉棟.光伏發電潛力分析——以山西省為例[J].氣象科技進展,2019,9(02):78-83.
作者簡介:
薛嬌(1993—),女,漢族,籍貫:山西呂梁,學歷:碩士,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