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盛 祁爍 李會龍



摘要 目的:借助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軟件,分析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組方用藥規律。方法:通過檢索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近10年來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文獻為數據源,篩選并建立方劑數據庫,采用頻數統計、關聯原則、復雜系統熵聚類等數據挖掘方法,對核心藥物及其歸經、性味、組方規律、核心組合等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共篩選出符合標準的方劑103首,涉及中藥145種,分析出18個使用頻次20及20以上的藥物、32個常用藥對,挖掘出14個核心藥物組合、7個新處方。結論:借助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用藥規律,有助于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并為選方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甲狀腺結節;用藥規律;數據挖掘;中醫傳承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prescription regularity of TCM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heritance support platform system.Methods:This study chose academic literatures related to TCM t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 in CNKI database,VIP database,Wanfang database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s the data source,screened and established database to analyze the core drugs and their channel tropism,property and flavor,compatibility law,and core composition,by means of frequency statistics,association rules,and complicated system entropy clustering and other data mining methods.Results:A total of 103 formulas selected and 145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s were involved.And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8 drugs with usage frequency of 20 and more than 20,32 common drug pairs.And 14 core drug combination,and 7 new prescriptions were explored.Conclusion This research,which is based on TCM inheritance support software,to analyze prescription regularity of TCM for the t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is helpful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escription drugs.
Keywords Thyroid nodules; Composition principles; Data mining; TCM inheritance
甲狀腺結節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內出現一個或多個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患者沒有臨床癥狀,常常是通過體檢或自身觸摸或影像學檢查發現。當結節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表現為聲音嘶啞、憋氣、吞咽困難等[1]。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檢測手段的進步,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逐漸增高。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甲狀腺結節在世界上碘充足的地區女性患病率約5%,男性患病率約1%[2-3]。女性和男性甲狀腺結節檢出率分別為28.3%~42.4%和14.1%~29.1%[4]。
甲狀腺結節包括增生性病變、囊腫、炎性反應及腫瘤,其中大多數為良性結節,甲狀腺癌僅占5%~10%[5]。目前現代醫學針對甲狀腺結節尚無特效療法,多采用定期隨訪。特殊情況下需手術及藥物等治療,存在甲狀腺功能減退、局部組織破壞等風險。文獻研究顯示: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方法獨特而多樣,不良反應少,對縮小結節體積、改善癥狀方面療效顯著,并且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6]。本文采用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用藥規律,有助于為臨床治療提供新思路,并為臨床選方用藥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來源
本文以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作為本研究的數據源。
1.2 檢索策略
采用主題詞、關鍵詞或題名檢索途徑,檢索詞包括“甲狀腺結節”“結節性甲狀腺腫”“中醫or中西醫or中藥or中醫藥”等,檢索期限為2009—2019年。
1.3 納入標準
甲狀腺結節;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藥物處方完整。
1.4 排除標準
研究中納入病例除甲狀腺結節以外合并其他嚴重疾病或并發癥者;合并使用穴位針刺或經皮注射等治療措施;僅有方劑名而無藥物組成,或藥物組成、劑量不完整,文獻及相關研究中重復出現的方劑。
1.5 數據的規范與數據庫的建立
1.5.1 數據庫的建立
共篩選出符合納排標準的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處方103首。
1.5.2 數據庫的規范
由于中藥存在許多別名,故需將文獻中出現的同藥異名的中藥進行統一規范化,整理錄入數據庫。
1.6 數據分析
借助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開發的中醫傳承輔助系統軟件v2.5進行處方錄入,完成錄入后,再由雙人對錄入的數據源進行核對,確保數據準確。通過該軟件“方劑分析”功能進行數據分析:組方規律,設置支持度個數20,置信度0.6,按照藥物組合出現的頻次大小順序排列,提取核心藥對,進行網絡可視化展示;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2,使用復雜系統熵聚類進行核心組合分析,挖掘核心藥物組合及新處方。
2 結果
2.1 藥物頻次
對錄入的103首方劑進行頻次分析,共得到145味藥物,按照從高到低的頻次排序,篩選出頻次20次及20次以上的藥物,共18種。具體藥物及分類見表1。
2.2 藥物歸經
對統計出的145味中藥進行歸經分析,并按使用的頻次進行排序,結果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中藥主要歸肝、脾二經,其次是肺、心經,具體分布見圖1。
2.3 藥物性味
對統計出的145味中藥進行性味分析,并按使用的頻次進行排序,結果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中藥藥性主要為寒性藥。見圖2;藥味主要為苦味、辛味藥。見圖3。
2.4 組方規律
在系統的方劑分析模板中,使用“組方規律”分析,設定“支持度個數”為20,“置信度”為0.6。結果顯示,共有32個常用藥對,包含15味中藥,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為浙貝母-夏枯草,頻次為46次。見表2。用網絡展示見圖4。置信度前17的藥對關聯規則見表3。
2.5 復雜系統熵聚類的核心組合
在系統的方劑分析模塊中,使用復雜系統熵聚類進行核心組合分析,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2,演化得到核心方藥組合,共14組。見表4。進一步聚類后得到新處方7個。見表5。
3 討論
甲狀腺結節屬于中醫學“癭病”的范疇,關于“癭病”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期的《莊子·德充符》即有“癭”的病名。《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輕水所,多禿與癭人”,不僅記載了癭病的存在,還認為癭病的發病與地理環境相關。《外臺秘要.癭瘤方》:“《小品》癭瘤者,始作與癭核相似,其癭病喜相似,其癭病喜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邊也”,指出了癭病的發生位置[7]。癭病是由于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氣滯、痰凝、血瘀壅結頸前為基本病機,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疾病。如陳實功在《外科正宗·癭病論》中指出:“夫人生癭瘤之癥,非陰陽正氣結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不僅可以改善中醫臨床癥狀,縮小結節體積,提高治愈率,還可降低結節惡變率,因此該治療方式越來越受到重視。
3.1 藥物頻次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納入分析的103首方劑中,用藥頻次出現20次及以上的藥物共18種,為夏枯草、浙貝母、柴胡、莪術、牡蠣、陳皮、當歸、白芍、茯苓、郁金、三棱、青皮、香附、玄參、海藻、半夏、川芎、連翹。夏枯草使用頻次最高,為74次,其次為浙貝母、柴胡,分別為62次、55次。可見治療甲狀腺結節的常用藥物以清熱散結藥、化痰止咳平喘藥、活血化瘀藥為主。
夏枯草為治療甲狀腺結節最常用的藥物,其味辛、苦,性寒,歸肝、膽經,主清肝瀉火,散結消腫。《神農本草經》載其:“熱瘰疬,鼠瘺,頭創,破癥,散癭,結氣,腳腫,濕痹,輕身”。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夏枯草具有抗炎、抗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8]。涂曉坤認為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機制主要有4個方面,分別為抑制甲狀腺濾泡細胞的增殖、促進甲狀腺細胞凋亡、抑制甲狀腺血管生成、抑制甲狀腺細胞的趨化[9]。故各醫家善用夏枯草治療癭病。
浙貝母,味苦,性寒,歸肺、心經,能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風痙”。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浙貝母能鎮咳祛痰,鎮痛抗炎,抑制癌細胞增殖和誘導分化成成熟細胞,有抗腫瘤和抑制癌轉移,提高癌細胞凋亡率的作用[10]。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可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柴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柴胡,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久服,輕身明目益精”。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柴胡主要有效成分為三萜皂苷類化合物柴胡皂苷,可影響體內發熱炎性反應因子的表達、調控人體抑癌基因和細胞凋亡基因、保護神經元的細胞,從而達到解熱、抗炎、抗腫瘤、抗抑郁等作用[11]。
癭病的基本病理是氣滯痰凝壅結頸前,久則血行瘀滯,脈絡瘀阻,日久痰氣郁結化火,出現肝火旺盛及心肝陰虛,其治療原則以化痰軟堅、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清熱瀉火為主[12]。故以上藥物頻次結果為臨床選方用藥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
3.2 藥物歸經及性味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中藥主要歸肝經,其次為脾、肺經。《太平圣惠方》中記載:“夫癭之初起,由人憂恚氣逆,蘊蓄所成也”。說明癭病多由情志致病,郁怒傷肝又足厥陰肝經,主調暢氣機運行,與肺經絡于咽喉處,主肝肺氣機調和。肺主氣、行水,調節體內水液代謝。脾主運化,將水谷轉化為精微物質,輸送至全身。脾又主運化水濕,對水液的轉輸代謝起著關鍵作用,運化失司則水濕內生,導致痰飲、濕濁等病理產物形成,郁于頸前發為本病。故現代多數醫家認為,甲狀腺結節的病機主要在于肝失疏泄,肝氣郁結,應從肝論治,并強調扶助正氣治療甲狀腺結節重要性[13-15]。
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中藥藥性主要為寒性藥,藥味主要為苦味、辛味藥。寒性藥物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熱利尿等作用。經過現代藥理證明,寒涼藥物當中的清熱藥能解熱、抗菌及抗病毒的作用,還能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機體循環作用[16]。根據《神農本草經》:“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苦“能泄、能燥”,有清熱瀉火、燥濕等作用;辛“能行、能散”,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藥味藥性相合苦寒則燥濕化痰,清熱瀉火,這些都與甲狀腺結節的病因病機、治療原則相一致。
3.3 組方規律分析
常用藥對分析結果顯示,大多數藥對為化痰散結類藥組合或與其他類藥物的組合,這與癭病的基本病理變化相吻合。常用的藥對有“夏枯草-浙貝母”“夏枯草-柴胡”“夏枯草-莪術”“夏枯草-牡蠣”等,包含了15味中藥。夏枯草,性寒,味苦辛。辛能散結、苦寒瀉火,有清泄肝火、解郁散結、平肝降壓的作用,善于消散因肝火和氣郁引起的癭瘤。《神農本草經》載;“主寒熱、瘰疬……消癭散氣”。夏枯草具有抑菌、抗炎、抗腫瘤、降壓降脂、免疫調節等藥理作用[17]。浙貝母有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之功,合夏枯草共奏清肝化痰散結之功。柴胡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合夏枯草長于順氣、開郁、化痰。莪術可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其入血分,可活血、涼血。《醫家心法》指出“凡行氣破血、消積散結,能用之”。而夏枯草辛以行氣,根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理論,兩者合用氣血并調,氣行則血行,氣順則痰消。牡蠣,咸,性微寒,能軟堅散結,收斂固澀,平肝潛陽。《本草備要》謂其“咸以軟堅化痰,消瘰疬結核”。現代研究認為牡蠣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抗腫瘤的作用[18]。因此合夏枯草能調節甲狀腺結節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預防結節癌變,改善患者預后。
3.4 核心組合分析
從復雜系統熵聚類的核心組合結果分析,除清熱解毒、理氣化痰,活血化瘀藥物外,還有破血消癥、祛毒散結等蟲類藥物。如全蝎、僵蠶、蟬蛻,均具有走竄之性,善于搜剔經絡,剔除滯痰凝瘀。三者配伍,皆入肝經,直達病所。
綜上所述,通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分析表明,中藥治療甲狀腺結節以陳皮、浙貝母等理氣化痰藥為主,根據辨證配伍清熱類、補益類、化瘀類等藥物;同時,全蝎、僵蠶、蟬蛻等蟲類藥的運用也十分廣泛,為臨床選方用藥提供了新思路。
中藥治療甲狀腺結節具有自身優勢,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但目前尚無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因此療效具有顯著差異,且部分臨床研究設計不嚴謹,療效難以信服。因此,今后應設計嚴謹的臨床研究,為提供較強說服力的循證醫學證據,為甲狀腺結節患者提供新穎而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縮小結節大小、降低惡化風險、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結節[J].中華內科雜志,2008,47(10):867-868.
[2]趙軍玉,董建軍,姚金銘,等.甲狀腺結節的診療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連續型電子期刊),2014,8(15):2866-2870.
[3]Tan G H,Gharib H.Thyroid incidentalomas:management approaches to nonpalpable nodules discovered incidentally on thyroid imaging[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7,126(3):226-231.
[4]金哲,楊瀟,梅蘭,等.補氣健脾法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免疫失衡狀態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2018,13(7):1114-1117.
[5]Cooper DS,Doherty GM,Haugen BR,et al.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Thyroid,2006,16(2):109-142.
[6]陳舒雅,孫伯菊,鄭慧娟,等.中醫藥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7,23(19):3903-3906,3911.
[7]范譯丹,方山丹,向潤清,等.從肝論治良性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9,40(2):73-76.
[8]薛明,馮怡,徐德生.夏枯草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概況[J].江蘇中醫藥,2005,26(5):55-57.
[9]涂曉坤.活血消癭方對大鼠結節性甲狀腺腫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武漢:湖北中醫藥大學,2013.
[10]張明發,沈雅琴.浙貝母藥理研究進展[J].上海醫藥,2007,28(10):459-461.
[11]辛國,趙昕彤,黃曉巍.柴胡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吉林中醫藥,2018,38(10):1196-1197.
[12]楊莉.中醫藥治療癭病(甲狀腺結節)的古今文獻用藥規律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5.
[13]盧秀鸞.曲竹秋教授治療癭病的臨床經驗[J].天津中醫,2000,17(1):4-5.
[14]肖秀麗,唐漢鈞.唐漢鈞教授治療甲狀腺結節經驗擷菁[J].天津中醫藥,2009,26(3):180-18l.
[15]施佩珍,黃圣光.試析甲狀腺病從痰辯治[J].湖北中醫雜志,2005,27(3):21-23.
[16]李瑛.論中藥性味在現代藥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6):172.
[17]鄧子嬉,徐先祥,張小鴻,等.夏枯草藥理學研究進展[J].安徽醫學,2012,33(7):937-939.
[18]馮麗,趙文靜,常惟智.牡蠣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中醫藥信息,2011,28(1):114-115.
(2019-08-11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