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丹
摘 要: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 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解學生各階段的學習情況,為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評價。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各階段的學習情況,獲得實時反饋,并為教師隨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計劃提供參考。研究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精讀課堂中的應用,旨在科學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進行多元評價,以有效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精讀課;自評;互評
課堂評價是現代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評價方法的應用能有效監管學生課堂學習的過程。目前,在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采取的還是比較單一、傳統的評價模式,忽視了現在學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和基于多媒體的學生學習現狀。2018年我國教育部頒發的《外國語言文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評價要求”注明:“評價應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根據培養方案確定評價內容和標準,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評價結果,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評價應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因此,對形成性評價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迎合了時代賦予的機遇和挑戰,同時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現代高校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問題。
1 理論依據
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認知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在《智能的結構》(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這本書里,霍華德·加德納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智能”發展理念,認為個體的發展有其個體差異,由此個體智能的衡量應該是個體化的,應該遵循更加全面的指標。霍華德·加德納主張要擴展傳統智力理論中只強調語言讀寫、數學思維等的范疇,首次提出并著重論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結構,并認為支撐多元理論的是個體身上相對獨立存在著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聯系的九種智能,即“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這些為多元智能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我們的課堂實踐而言,多元智能理論有著多重的意義。1.多元智能理論有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智力觀:有效的教育實踐應該要看到智力的多元性,要把學生的各項能力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2.多元智能理論有助于轉變我們的教學觀: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種智力都有它獨特的認知發展過程,因此教學方法也應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3.多元智能理論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力是有多種能力構成,因此課堂的評價體系和指標也應該多元化,應注重對不同智能的培養。
2 形成性評價實施的可行性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不同表現,教師采用多種形成性評價手段進行科學有效的評估。教師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顯性行為(如課堂表現、作業評定、小組展示技能等)和內在隱性行為(如情感投入、興趣程度、學習習慣等)通過定量和定性兩種評測手段進行評定,并使形成性評價這一手段貫穿于學生學習過程的始終。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教師以學生為評價主體、以評價標準為標桿,以評價內容為基準,全面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3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精讀課堂上的應用
在大學英語精讀課堂,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各階段的學習情況,獲得實時反饋,并為教師隨時改進教學方式、調整教學計劃提供參考。大學英語精讀課堂上的形成性評價包括多種方式和手段,比如學生個性化學習檔案的建立、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評價;學生自評結合互評、教師評價等。以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特點為基礎,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進行過程性評價,以有效激勵學生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習:
1.創建學生個性化學習檔案。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的規定,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制定個性化學習檔案。
2.評價內容的多樣化。在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布置線上或者線下的任務,也可以布置課內活動或者課外活動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3.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傳統的評價形式主要是以單一的“教師評價“為主,主觀性強、形式單調,有時反饋不夠及時。形成性評價倡導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互評的形式相結合,來達到相對公平、公正、及時、相對客觀的評價結果。
4 結語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形成性評價體現了科學的發展觀,體現了“人本主義“的理念,為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轉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建立以形成性評價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在學生層面,形成性評價給學生帶來了壓力也有挑戰,在整個過程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被點燃,接受挑戰、發現不足、改正或修正缺點、繼續挑戰,一個正向的循環正在形成;在老師層面,教師通過評價設計、學生反饋和對學生的評價觀察等,及時地診斷教學效果、調整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從而有效促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王淑慧.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 王東.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3):135-137.
[3] 任娟.發展性學業評價之多元評價主體的研究[D]. 西南大學. 2012.[2].
[4] 孫琳.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四級精讀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63(2):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