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珊
摘 要: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為了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文試從勞動教育的內涵和意義出發,以當前小學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視角,提出了如何在勞動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勞動教育;立德樹人;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我國勞動教育總體目標是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解的勞動觀念;體認美好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內涵豐富,要求學校教育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的“三愛”教育,培養有高尚道德情操、有扎實文化素質、有健康的身心、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由此可見,勞動教育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內涵是高度的一致。因此,學校有效實施勞動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1 勞動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意義
1.1 有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勞動教育,從小培養學生愛勞動、勤勞動的習慣,有利于讓小學生從小樹立勞動光榮,勞動最美的理念。通過讓學生親自勞動,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體驗勞動的不易,從而讓學生樹立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愛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美德。通過讓學生親自勞動獲得自己所需的東西,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傳統美德。這些優秀的品德都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我國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讓學生親自勞動、親自實踐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這些美德,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小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2 有利于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
法國哲學家盧梭說,“一個小時勞動教育給他的,比終日向他講述所記住的東西還要多”。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通過開展有效的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還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展。
1.3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勞動是我們幸福的源泉,更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通過在小學教育中加強學生的勞動教育,從小培養學生愛勞動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讓學生在勞動中學會基本的生存技能,在勞動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
1.4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熱愛社會的思想品德
通過在日常的教學中組織集體勞動,以班級或者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集體勞動或者公益勞動,比如,打掃校園衛生,在主題活動下小組合作完成勞動設計制作,去社區做小小志愿者等勞動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勞動中形成互幫互助的、團結友愛的集體意識,通過公益活動的開展樹立學生奉獻、熱愛社會的良好思想品德。
2 當前小學教育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們生活在物質豐富的和平年代,時常會看到一些青少年特別是獨生子女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學校弱化,被家庭忽視,被社會淡化。為更真實了解情況,筆者通過問卷星對近千名家長作了關于勞動教育方面的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并結合平時的觀察發現,現時在小學階段,勞動教育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2.1 學校對勞動教育價值認識不到位
隨著各級教育部門出臺勞動教育的有關政策文件,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勞動教育。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情況。很多地區和學校還未開設勞動教育課,就算是有開設勞動教育課也大都流于形式,沒有取得實際意義。學校也沒有專職勞動課教師,大多學校仍然堅持以傳統的教學理念為主,重成績,輕能力。這完全不利于五育并舉,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2 勞動教育實施欠缺有效的規劃
一是勞動教育的內容零散不成體系。很多小學沒有開發勞動教育方面的校本課程,勞動教育的內容多以集體衛生清潔勞動、家務勞動或者公益勞動為主。二是勞動教育活動的開展沒形成系列。較少以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因此學生難以有較深刻的情感體驗。三是勞動教育的評價不完善。對學生接受勞動教育的評價尚未建設完善,這一定程度削減了師生和家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
2.3 家長不重視支持
現實中,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什么家務都不讓孩子干,怕累著也怕浪費學習時間。對學校布置的家庭勞動作業也是沒有認真進行配合。這種只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理念當然是不利于孩子的長遠發展。
3 小學踐行勞動教育落實立德樹人的策略
踐行勞動教育對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積極作用,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有效舉措。學校作為踐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陣地,應堅持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有效實施的策略。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理念,圍繞勞動教育的總目標,初步建構了勞動教育的“一二三四五”實施策略。
3.1 開好一門課程
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陣地,學校勞動教育的常態有效實施必須依靠課程。為開好勞動教育這一門課程,我校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落實每周一節勞動教育課時。勞動教育課時列入課表。具體安排是:三到六年級每周兩節的綜合實踐課安排一節進行勞動教育課,一、二年級的勞動教育安排在綜合實踐課和班隊課內進行。
2.設計勞動教育課程內容。我校以《廣州市勞動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根據小學學段目標,合理設計了勞動教育的內容。一是家務勞動,包括自我服務勞動、家庭服務勞動和交往服務勞動等類型。二是校內勞動,校內勞動包括班務勞動、校務勞動和特色項目勞動等類型。特色項目勞動是指學校根據現有的資源和條件開設的特色勞動教育項目,如我校的“開心小農場 ”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種植勞動實踐活動,設計制作的文化傳承項目,如我校的紙碉模型設計與制作活動、乞巧作品設計與制作活動、信息技術設計與制作的創客項目等。三是校外勞動,包括職業體驗、社會服務和研學活動等類型。
3.2 建設兩種基地
勞動實踐基地是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學校應該根據本校和區域優勢,充分挖掘校內和利用周邊的資源,積極建設校內和校外的勞動實踐基地,為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必要的條件。我校現有校內的勞動實踐基地一個,名為“開心小農場”,是學校專門開辟一塊空地作為學農勞動基地,每班一個方塊開展種植勞動,日常管理包干到班。我校地處有“中國蔭生觀葉植物之鄉”美譽的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花卉基地多,學校周邊有眾多知名企業,如廣汽研究院、花安堂化妝公司等,學校積極爭取社會的支持,與化龍農業大觀園、廣汽研究院、花安堂化妝公司幾個單位共建為友好單位,成為我校的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3.3 形成三位一體教育合力
落實好勞動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整合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力量,協同發力,三管齊下。加強家校合作,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尤為重要。學校應該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勞教教育觀念。家庭要多注重日常養成,要多放手讓孩子做事,要把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在經常性的家務中養成勞動好習慣。同時,學校要將校內課程開展與校外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家、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構建,從而推動勞動教育有效開展。
3.4 提供四種保障
3.4.1 師資隊伍的保障
從小學教師學科結構情況看,很多小學都沒有專職的勞動課教師,學校應積極組建以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和班主任為主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爭取招聘綜合實踐活動或勞動教育的專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的的培訓力度,提高勞動教育師資隊伍的綜合實力。
3.4.2 課程資源的保障
勞動教育課程能否有效實施,除了要合理設計課程的內容,還要不斷積累豐富有助于課程實施的其它資源。因此學校需要開發勞動教育的校本學材、設計勞動教育主題活動優秀案例、設計積累一批優秀的勞動教育微課、形成一批勞動教育成果等,為學校勞動教育常態有效實施提供課程資源的保障。
3.4.3 經費投入的保障
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方方面面都要用到錢,如校內勞動基地室場設備設施的損耗、外聘指導老師的開支、開展活動的所需材料的采購、到校外實踐基地參觀學習的交通、保險費用等。這需要學校重視支持,每年規劃好有關勞動教育方面的經費預算,爭取各級支持,保障勞動教育的經費投入。
3.4.4 安全的保障
勞動教育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的安全風險,學校需要制定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各項安全措施;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學生安全防范能力;組織學生外出開展勞動教育活動,學校要制訂周密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風險評估,明確各崗位安全職責,并按有關規定履行報備手續;教師要加強活動過程的監管,嚴格安全管理,杜絕事故發生,確保活動安全。
3.5 實行五個融合
3.5.1 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自主性、開放性、生成性等特征,這與勞動教育課程是相同的。因此,學校勞動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深度融合,以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勞動教育。如我校一、二年級開展了“我是生活小達人”、三年級開展了“走近奇妙的繩結”、四年級開展了“生活小妙招探索”、五年級開展了“我愛水果拼盤”、六年級開展了“我是小廚師”等主題勞動教育活動。通過親身參與體驗勞動,達到勞動教育的目標。
3.5.2 勞動教育與學校日常管理融合
學校要結合學校日常管理,開展校內勞動實踐。如每天的課室清潔保潔和包干公共地方的清潔工作由學生輪值去完成,學校“開心小農場”勞動基地的日常打理由各班安排學生去負責,每月安排一次學生參與的全校大清潔勞動。
3.5.3 勞動教育與學科融合
根據《意見》精神,我校在勞動教育和學科融合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在語文、道德與法治、藝術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在數學、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設計制作能力的培養。
3.5.4 勞動教育與德育活動融合
“我是生活小達人”系列勞動教育活動已成為我校德育特色校本課程,每個學期分不同年級進行各類勞動實踐活動比賽,內容如洗衣疊被、洗碗掃地、水果擺盤等。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學生勞動的興趣和增強了勞動意識。學校要將學生在德育活動中的勞動表現納入學生品德評價,使勞動教育成為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渠道,以我校為例,將學生從事家務勞動、校內勞動、校外勞動的表現納入評選范圍,學校每學期會評選“勞動小主角”,從而引導學生熱愛勞動、以勞為榮。
3.5.5 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融合
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勞動教育與社會實踐融合,能拓寬勞動教育的空間。我校實行了“四個走進”活動。
(1)走進花場? 我校周邊花卉基地眾多,學生通過走進花場深入學習花卉種植的知識和勞動技術。
(2)走進鄉村? 學校附近的鄉村每年均有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如水門村端午節的劃龍舟活動、潭山村的飄色巡游和乞巧制作活動等,走進鄉村實踐活動能吸引學生探索勞動文化的奧秘。
(3)走進企業? 廣汽研究院是我校的勞動實踐基地,能提供許多參觀學習工業技術的機會;企業花安堂邀請學校師生參觀生產流程,提供學校師生體驗勞動精密性的機會。
(4)走進研學之旅? 學校每學期會組織一次研學旅行,在研學旅行中滲透勞動教育,學生在游玩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4 結束語
時代在變化,教育在創新。新時代背景下,勞動教育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深入理解勞動教育價值,剖析當前勞動教育存在問題,建構并落實勞動教育的“一二三四五”實施策略這幾方面著力,將有效推動勞動教育的開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EB/OL].(2020-03-26)( 2020-04-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2223655911002950&wfr=spider&for=pc.
[2] 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勞動教育指導綱要[M].廣州: 廣州市出版社 ,2019.5.
[3] 周藝.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的開展現狀及其改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6):56-58.
[4] 王冰玉.小學勞動教育的培養路徑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9(35):122-123.
[5] 左天玖.踐行勞動教育落實立德樹人[J]. 進展:教學與科研 2019(8):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