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
摘? 要: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教學也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夠寓教于樂,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幼兒吸收更多的知識。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合理開展游戲教學,使其達到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幼兒園游戲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開展途徑;有效方法
在幼兒眼中,一切事物都可以作為游戲的對象。只有在游戲中,幼兒才會放松自己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與游戲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互動和交流。因此,游戲教學的開展,能夠貼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科學使用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幼兒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下實現成長。
一、創設豐富環境,鼓勵幼兒參與
環境對于幼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幼兒來到了一個充滿童真、色彩繽紛、材料豐富的場所時,他們會感覺非常開心,并且積極地與各種材料進行互動,促進幼兒天性的發展。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和諧、舒適、形式多樣的環境,讓幼兒能夠自由自在地進行活動,提高幼兒的積極主動性。
例如,在一次游戲教學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玩具,有拼接玩具,有搭建玩具,有表演服裝,有音樂玩具,并按照玩具的類型不同分成了幾個游戲區,注重游戲區的安全和整潔。幼兒在看到游戲區的時候,感覺非常開心,并且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玩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游戲中。為了提高游戲效果,我還對不同區域中的幼兒進行游戲指導,使其能夠在游戲中發現不同的玩法,激發幼兒的潛能。讓幼兒在玩的開心的基礎上,還能夠開發智力,實現全身心的發展。通過創設豐富環境,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游樂場”,讓幼兒在其中釋放自己的天性,感受游戲的樂趣。
二、營造輕松氛圍,增強師生互動
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幼兒需要非常輕松的心理環境。如果教師對幼兒特別嚴肅,幼兒會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而不敢放松地投入到游戲中,從而影響了游戲的開展效果。教師應成為幼兒的好朋友,掌握幼兒的特點和興趣,成為幼兒中的一份子,與幼兒共同游戲、共同體驗,從而達到良好的游戲教學效果。
很多幼兒都非常喜歡玩“老鷹抓小雞”“丟手絹”的游戲,很多教師在開展類似活動的時候,都會作為旁觀者,只注重對游戲秩序的維護,而沒有深入到幼兒中,感受幼兒的情緒,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例如,在一次玩“找朋友”的時候,我號召所有教師也加入到游戲中,和小朋友一起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到游戲中,感受游戲的樂趣。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我會觀察幼兒的反應,并且對游戲產生的效果進行評估。如果發現幼兒的幼兒沒有投入到游戲中,我會對幼兒的情況進行關注,并且有意識地進行引導,使幼兒能夠找到游戲的樂趣,并且融入到集體中。在與幼兒共同玩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并將教師當作幼兒群體中的一部分,與教師保持非常親密的關系,從而使師生的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共同成長。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輕松的氛圍,使幼兒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優化游戲課程,滲透生活常識
游戲教學能夠寓教于樂,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更多的知識,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僅僅將目光放在游戲的娛樂作用上,更應發揮游戲的教學作用,在其中滲透大量的知識。使幼兒在玩樂的過程中,也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從而成為更有潛力的少年兒童。
例如,在一次游戲教學中,我跟幼兒一起扮演小豬佩奇和她的家人們,共同玩我設計的偵探游戲。游戲中有很多環節,幼兒需要借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知識,來解答問題,找到丟失的物品。在其中一關,佩奇的弟弟喬治遇到一個問題,他在水缸中養了幾只小蝌蚪,但是經過幾個月,當他再次尋找的時候,他卻找不到它們了。經過“小佩奇們”的共同探索,他們發現,原來小蝌蚪變成了青蛙,所以從水缸里跳走了。結合這個問題,我帶領幼兒對“小蝌蚪變青蛙”的知識進行了講解。讓幼兒懂得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蝌蚪會逐漸長大,尾巴會消失,身體會長大,五官和肢體都會出現,皮膚也會發生變化,最終變成了青蛙的樣子。通過優化游戲課程的方法,能夠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接觸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達到更好的游戲教學效果。
總之,游戲化教學是幼兒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能夠將教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給幼兒。幼兒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認識都比較薄弱,如果教師使用小學階段的應試教學思路,就會讓幼兒產生一些抵觸的負面情緒,影響幼兒對知識的掌握,甚至還會讓幼兒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為了進一步強化幼兒園教學的工作質量,教師可以試著引入游戲化的教學手段,改善幼兒的學習思路,幫助他們盡可能地接受學習的過程,掌握學習的要點,為其后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雄.幼兒教學中課程游戲化的應用探討[J].成才之路,2017(36):70.
[2]戴文紅.淺議幼兒園藝術活動游戲化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