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彬
摘 要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大數據技術慢慢滲透了我們的生活,從民生服務、數據安全、企業轉型、未來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改變和影響著我們。近年來,各省市公安通過豐富的大數據資源,在對社會治安、嫌疑人員的數據篩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闡述目前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內部控制管理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改善策略,加強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內部控制。完善公安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維護社會治安、國家安全。
關鍵詞 公安機關 信息化建設 內部控制 管理
一、前言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是當前全世界發展的重點技術,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公安信息化建設更是科技強警的重要戰略,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公安工作質量和效率,也可以提高公安隊伍的戰斗力。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完善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內部控制管理,充分發揮內控機制的作用,杜絕徇私舞弊、牟取私利等違規違紀行為,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實處。然而目前出現了大量信息化建設項目重復建設、投入與產出差異較大等問題,對此,本文從制度、立項、招投標、項目的實施和管理等方面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二、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內部控制的意義
信息化建設項目是指由單位承擔的新建、升級、改造的科技工程建設、信息化建設(軟件、硬件及系統集成等)和科技裝備建設項目,包括通信網絡(含樓宇綜合布線和機房建設)、云服務平臺(含各類數據庫系統)、信息化應用、智慧應用、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安全保障等各類信息系統建設項目。
公安信息化建設是新時代公安機關實現高質量、高品質發展的必經之路,有利于應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科技化、信息化是檢驗一個組織有沒有戰斗力的重要標志。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各級公安機關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提升公安機關應急應戰能力,加快公安基礎信息化建設。目前,信息化建設已經覆蓋了公安工作全領域,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限制了公安基礎信息化建設。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能夠保障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的合法、合規、公正、合理,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更能有效防范暗箱操作、重復建設、腐敗等情況,為公安機關全面實現信息化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項目內控制度不完善
內部控制制度是經濟活動中的一道安全防線,近年來,公安機關財務內控制度越來越完善。但是在信息化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了項目難以統籌協調、歸口管理職責不清、部門間協同不暢的情況,造成信息共享不通暢、系統重復建設等現象。特別是在驗收環節,內控沒有體現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特點,驗收方法過于簡單,未結合信息化項目的特點,只是清點硬件數量、就檢查系統是否能運行,而未關注系統運行日志、軟硬件結合度、系統響應時間、系統運行穩定性、系統功能與方案是否一致等。
(二)管理層不夠重視
公安機關日常工作比較繁忙,且有些信息化項目未全面鋪開,經常會出現基層公安機關管理層忽視信息化建設項目、在立項環節草率通過、未強調項目的保密性等情況。一般情況下立項是一個項目的開始,如果不重視立項,就會出現以下問題:立項時不關注項目需求是否充分、必要,項目就會出現不符合公安機關工作實際的情況;立項只關注眼前,后期就會出現無法滿足公安機關未來發展需要的情況,需要頻繁升級或推倒重來;立項時方案設計不合理,就會存在超概算、預算不科學等情況;立項不履行審批流程,或者先建設后立項。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沒有關注項目是否合法、合規和合理。另外公安項目大多數屬于涉密項目,保密性非常重要,但是存在針對項目未簽訂保密協議、廉政合同等情況,未約束建設方及其員工履行保密協議
(三)人員缺乏專業能力
信息技術建設項目僅靠現有警務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各個環節均需要專業人才。本文從項目幾個環節,解析信息技術建設項目參與人員缺乏專業能力會導致的常見問題:
1.招標環節。招標中的專家嚴重缺乏公正性、合理性,有些專家專業與信息化項目完全不相關或能力未達到標準,有些專家只是在結果上簽個字等,造成評標結果不公正、不合理;招標審核人員的審核能力不足,無法發現來應標的企業之間相互串通,如屬于關聯方企業,不利于大數據分析對比,僅靠審核投標材料,無法發現彼此的關聯性。
2.驗收環節。驗收人員未關注項目內容是否重復、內容是否虛列,造成造價增加;驗收時只關心建設情況,而不檢查建設文檔是否齊全;未按內控制度規定和流程進行驗收,出現單方驗收等情況。
3.資金支付環節。由于審核和支付人員的失誤,經常出現在未審計或未驗收的情況下直接支付款項;未收取或未按期收取履約保證金;一次性支付貨款,未扣除質保金;財務資料不齊全、結算資料不;等等。
(四)監督機制不完善
監督機制是以風險控制為導向,貫穿項目的整個過程。但目前很多基層公安機關未對信息技術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本文列舉以下環節中因缺乏監督普遍出現的問題:
1.招投標、簽訂合同環節。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招投標、簽訂合同環節最容易出現問題,如惡意競標、評委虛實、合同不規范等。筆者在日常招投標中遇到幾種比較常見的情況:一是規避公開招投標,招投標文件有明顯的傾向性;二是過分依賴招標代理機構,缺乏監督機制;三是評標流于形式,評委只是裝飾;四是招投標時的合同樣本與合同簽訂時候的條款不一致,實際合同明顯傾向于對方。
2.建設環節。建設環節常出現建設現場無人監督,監督檢查資料缺失,監督檢查措施不合理;現場施工外包給第三方,施工現場無人負責,建設過程中資料缺失,變更設計方案未按項目需求或手續不完備;沒有根據項目的需求合理安排進度,或項目進度不符合工期要求等情況。
四、加強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內部控制的策略
出現這樣的狀況,主要是因為內控制度建設及執行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為未建立信息化項目建設內控管理制度、建立了內控管理制度但不健全、建立了健全的內控管理制度但未執行或執行不到位。面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提出以下改善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內控管理現狀的建議:
(一)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項目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落實執行力建設、保證單位決策和規章制度正確實施的基礎。目前公安機關針對日常管理、財務、重大事項基本都建立了內控制度,并能落實執行,但信息化建設項目普遍按照常規的內控制度執行,未考慮其特殊性進行相應的補充。建議各級公安機關根據信息化建設項目的特點,完善內控管理制度,特別是在驗收環節,要細化和量化驗收程序、嚴格驗收標準、完善驗收方案、結合第三方驗收,嚴格執行先驗收后付款,避免驗收環節形同虛設。
(二)提高管理層的重視程度
公安機關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比一般行政機關的涉及面廣、數據量大、保密性強且更復雜,公安事業要有更快更新的發展,必須要有公安信息化作為支撐。因此管理層要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認識到信息化建設項目的重要性,建立符合現代化發展需要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內控制度。建議跨部門、重大、涉密等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均要通過“三重一大”,可能部分項目金額未達到大額資金使用標準,建議列入重大事項決策,須經集體討論再做出決定。另外在“三重一大”討論立項過程中要審核項目的合法、合規和合理性,避免重復建設、信息不流通等問題。從上至下遵循保密原則,重視保密程序,進一步約束建設方。
(三)增加專業人才的投入
公安部門是專業部門,對特定的案件行使偵查權,而信息化建設對其來說是個陌生而新興的領域。由于公安部門的特殊性,所以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警力在信息化項目上,造成立項時嚴重缺乏全局考慮項目的人才;招投標缺乏專業人士把控整個過程,無論是投標文件規則的訂立,還是專家的評標等方面,均過分依賴代理機構,容易產生舞弊行為;驗收環節缺乏熟悉并知道如何驗收信息化項目的專業人才;支付環節財務人員僅跟著發票走,不關注合同、驗收報告等問題。因此要從源頭開始,儲備專業人才,培養復合型人才,統籌安排,高效建設,使信息技術在公安系統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監督機制
建議公安部門特別是基層公安按照國家財經法規和有關制度規定,建立信息化項目建設監督管理制度,設立內部監督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定期自查,并抽取重大、異常項目,建議聘請第三方機構檢查信息化項目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建立信息化建設項目績效考評機制,全過程考評,考評結果與日常考核掛鉤。項目監督不僅僅是事后監督,應充分重視事前、事中監督,特別是立項環節的事前監督、招投標環節的事中監督,將一切舞弊行為扼殺在搖籃里。另外要強化建設環節的監督機制,避免建設返工、建設期拖長等情況,堅決不能被建設方牽著鼻子走,嚴格按照合同的質量和工期建設;確保招投標過程的合法、合規和合理性,避免徇私舞弊等情況出現。
開展合理的信息化應用項目建設,可以破解目前公安系統面臨的兩大難題:一是警力不足,二是經費不足。因此更需要在建設信息化項目時,完善內控制度,自上而下地重視項目,立項時考慮全局,合理利用資金,聘用綜合性人才,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這是目前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五、結語
只有真實地反映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的現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項目的內部制度,強化監督機制,才能進一步規范信息建設項目管理,提高財政資金投資效益,促進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為浙江新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江波.淺談公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森林公安,2019(06):4-6.
[2] 蘇小燕.大數據時代公安信息化建設探究[J].科技資訊,2015,13(28):16-17.
[3] 林燊佳.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分析[J].納稅,2019,13(34):255+258.
[4] 謝月梅.談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20(08):148-149.
[5] 陳虎,孫彥叢.政府機構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探索[J].財會月刊,2020(07):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