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
摘要: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伴隨著新媒體的興起,跨界融合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模式,特別是新媒體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度不斷加深,而且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盡管新媒體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推動了商業模式變革,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支付安全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本文從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的角度,探討了網絡支付安全問題,在簡要分析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風險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支付風險,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電子商務;融合發展;支付安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并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歷史條件下,新媒體與電子商務進行了有效的融合,使電子商務體系更加完善,而且發展模式也朝著跨界、融合、創新的方向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但也要看到,在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的大背景下,對網絡支付具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如何確保支付安全,是需要高度重視的重大問題。因而,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和探討,既要認識到二者融合面臨的支付安全問題,同時也要對支付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有清醒的理解和認識,并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確保支付安全。
1 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風險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特別是微等網絡社交平臺不僅突破交流的時空限制,也催化了以數據推廣為盈利模式的新媒體誕生。在新媒體概念下,銷售模式也出現了明顯的改變,產品宣傳采取網絡推送、大V推廣、官方賬號宣傳等形式,不僅成本低,而且宣傳效果好,成為當代營銷的首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顯著提升,但也面臨著諸多的支付風險。由于二者融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而面臨著網絡安全問題,比如一些“木馬程序”會對用戶的賬戶造成重大的不良影響,嚴重的會導致出現較大的經濟損失,因而網絡風險已經成為支付風險的重要方面,如何確保網絡安全是強化支付安全的重中之重;二者融合的支付風險,也表現為系統層面,一些電子商務平臺不注重優化和完善自身的工作系統,導致出現了較多的漏洞,而且也有一些個人在使用計算機的過程中不注重防范和控制,因而出現了支付風險;二者融合下的支付風險還表現為存在一定的網絡詐騙現象,特別是一些“釣魚網站”具有很強的誘惑性,因而會對用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1]。
2 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問題
2.1 支付安全意識不強
深入分析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是缺乏支付安全意識,極易出現支付安全風險。比如網絡詐騙人員會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合法用戶的各種身份信息,利用交易雙方無法真實相見,盜取相關信息讓網絡安全攔截功能產生信賴,進而偽造其身份并通過多種途徑盜取他人合法財產,但用戶卻沒有對此進行有效的認識,因而極易受騙上當。支付安全意識不強,也表現為不注重網絡支付安全工作的有效設計,特別是一些用戶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沒有做好有效的措施,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這已經成為導致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還有一些新媒體電子商務平臺由于不注重支付安全管理工作,導致出現了流動性風險、資金安全風險以及信用風險[2]。
2.2 風險防范能力薄弱
要想確保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安全,一定要在強化風險防范能力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機構以及個人用戶在這方面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由于支付風險防范能力不強而出現了比較突出的支付安全問題。比如有的機構和個人用戶不注重防火墻的功能和作用,無論是計算機還是移動終端都極易被入侵。有的電子商務平臺則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支付風險管理制度,在構建信用機制、技術體系等方面不夠到位,必然會導致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安全問題,需要引起方方面面重視,通過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強化支付安全。有的新媒體電子商務平臺由于自身經營與管理能力有限,在防范和控制支付風險的過程中不注重技術投入,導致一些黑客利用新媒體電子商務平臺的“漏洞”傳入木馬病毒,導致支付信息漏洞,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2.3 監管體系不夠完善
從導致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的原因來看,也包括目前的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特別是由于新媒體屬于新生事物,而且具有很強的融合性,且準入門檻相對較低,盡管我國在電子商務監管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新媒體電子商務的監管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還存在“事后監管”的現象,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綜合監管機制,比如在市場環境,盡管我國在法律監管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也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但由于新媒體電子商務門檻相對較低,也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體電子商務實施犯罪活動,給一些機構和個人用戶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而,如何加強對新媒體電子商務的監管,應當成為防范和控制支付風險的重要舉措。
3 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提升支付安全意識
由于新媒體與電子商務的深度融合,使電子商務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而且很多消費者也對新媒體電子商務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更加十分熱衷。因而,進一步提升支付安全意識,是破解支付安全問題的重中之重,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要確保系統安全,強化殺毒軟件以及防火墻等保障系統的研發,從根本上杜絕病毒入侵、預防非法入侵,還要加強服務器和運行后臺的監管,通過責任清單的方式,對于因為工作人員玩忽職守的行為造成的用戶財產損失一定要嚴格追責。提升支付安全意識,還要求相關機構以及個人用戶進一步創新業務理念,在發展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應當將強化支付安全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時刻繃緊支付安全這根弦,并且在交易的過程中進行有效識別,對于一些不了解和新媒體電子商務平臺不能進行交易等等,這對于確保支付安全有較大的作用[3]。
3.2 強化風險防范能力
對于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風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在強化風險防范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破解支付安全問題。由于當前新媒體電子商務運營模式還不夠完善,因而面臨眾多的網絡支付安全問題。這就需要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更加高度重視支付協議體系建設,特別是要開發出一套符合新媒體電子商務的支付協議,同時還要在規范支付流程方面狠下功夫,并且要強化對用戶的教育、宣傳和引導,使他們能夠做好防范工作。強化風險防范能力,還要切實加大安全級別建設,無論是使用計算機系統,還是使用移動終端,都要更加高度重視支付安全管理工作,比如應當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系統軟件,并且要在防范和控制“黑客”攻擊方面做好相關工作;再比如還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支付風險防范與管理制度,強化支付風險防范工作的規范化建設,并且要在強化執行力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形成支付風險防范的強大合力。
3.3 加強監管體系建設
為了確保新媒體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支付安全,還要在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方面狠下功夫,特別是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應當更加高度重視對新媒體電子商務的監督和管理,而且要從部門監管向綜合監管轉型。比如應當進一步提高新媒體電子商務門檻,對于存在支付安全問題的新媒體電子商務平臺不允許運營等等,這樣就能從源頭上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現的新媒體電子商務支付安全風險。在構建新媒體電子商務監管體系的過程中,還要更加高度重視監管模式創新,比如可以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新媒體電子商務監管工作當中,加強“風險點”監測,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預防。在開展新媒體電子商務監管的過程中,也要對相關的支付平臺進行監管,特別是要引導支付平臺加強技術投入與創新,既要使用安全的硬件系統,同時也要對相關的軟件系統不斷優化升級,以更好的防范和控制支付風險。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和創新,電子商務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新媒體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的新時代,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更具有創新性、互動性和開放性,因而也對支付安全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這就需要在推動二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消退將確保支付安全上升到戰略層面,特別是要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運用系統思維和創新理念,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著眼于解決支付安全問題,重點在提升支付安全意識、強化風險防范能力、加強監管體系建設等諸多方面狠下功夫,推動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支付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余云鵬,許耿.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安全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20(03):63-64.
[2]孫海全.電子商務支付安全性研究[J].電腦迷,2018(03):61.
[3]崔蝶.新媒體與電子商務融合下的支付安全問題探討[J].今傳媒,2017(0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