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湘文
摘要:隨著我國與東盟各國合作關系的日趨緊密,社會對東盟語種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各校東盟語種專業學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前往東南亞留學或是留學畢業后留在目的國就業已成為一種熱潮。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對于東盟語種專業在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也需隨之做出相應的改革。以更廣的視角,積極的心態推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認知。
關鍵詞:安全教育; 安全認知;異文化
1 我校東盟語種專業及安全教育現現狀
目前我校東盟語種在校人數已突破兩千人(含本專科)。培養方式采用“3+1”(本科)、“2+1”(專科)的模式進行人才的培養。對于東盟語種專業的本科學生來說,首先在國內學習三年,大四可以選擇在國外學習一年。不出國的學生在本校集中學習。目前我校東盟語種專業大四選擇出國學習的比例高達80%。對于出國學習的學生來說在國外的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安全教育進課堂”的指示,“安全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正式納入全日制學生的教學大綱。學時為24學時,以課程論文的方式進行學分認定。是畢業必需條件之一。一至六學期由班主任或輔導員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進行安全教育。第七學期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授課。
目前安全教育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和學生對于安全教育認知度不高。部分教師比較認真負責,但對于學生的安全問題沒有提前意識,只是等到出現問題才會召開班會提醒學生注意。同時,大部分教師更重視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對學生專業成績的關注,對于學生安全問題特別是心理安全的重視度不高。在平常的教學生活中沒有將安全教育引入課堂。另一方面學生自己對于安全問題的認知度不高。這一方面是學生自己認知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教師引導的問題。學生對于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心,但對于新事物背后的安全性考慮明顯有待提高。
(2)授課教師缺乏專業知識。目前擔任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師一般為輔導員。雖然這些輔導員無論是知識面還是責任心都是無可挑剔。但是缺乏專業知識。特別是對于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異國文化下的安全教育更為重要。
(3)授課方式單一。目前大部分安全教育的授課方式相對比較傳統。“主題講座”“照本宣科”式教學方式是主要的授課方式。學生對于這樣的授課方式接受度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
(4)外語類專業與非外語類專業安全教育區別度不大。無論是外語類專業還是非外語類專業,在安全教育方面所授內容、授課方式、授課形式并無所不同。東盟語種外語類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采用國內外相加的培養方式,對于提高學生在國外期間的安全意識是很有必要的。這就要求在安全教育課上對這些外語類專業進行區別于其他專業的特別授課。
2 東盟語種專業的安全教育改革
2.1 提高教師學生的安全認知
安全教育課程的參與者是授課的教師與上課的學生。目前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安全教育的認知不夠深。教師認為安全教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一方面只需開個班會提醒幾句就可以,另一方面還覺的安全教育占了專業課的課時。而學生對于這門課的認知就更加淺了。學校規定必需修夠學分,但在學生看來安全教育不是專業課不需要太過重視。就算最后需提交的課程論文也只是百度一下就可。對安全教育認知的提高是提高安全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只有師生一體,不斷提高對安全教育認知,時刻警醒才能更好地在校園里開展各項安全教育工作。
2.2 加強授課教師的專業知識
目前各高校安全教育的授課教師一般為輔導員或是班主任。安全教育專業出身的輔導員、班主任相對較少。在進行安全教育授課時一般也只是根據教材進行授課,部分教師還會結合當前實時案例進行授課。雖然這些教師無論是在課前準備還是授課過程中,或是課后對學生的輔導都會盡心盡力,但是由于專業知識不夠,往往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斷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知識,加強對授課教師的培訓是提高安全教育課程教學效果的必要條件。
2.3 結合東盟語種專業特色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授課
目前大部分安全教育的授課方式相對比較傳統。“主題講座”“照本宣科”是主要的授課方式。學生對這樣的授課方式接受度不高,教學效果也不明顯。要提高安全教育的教學效果,需對授課形式進行改革。
(1)與專業相結合進行授課
東盟語種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學習氣氛濃厚,中高年級學生的外語能力相對比較高。而我校安全教育課程一般開設在第五或第六學期。此時學生的外語能力相對比較高,將安全教育與外語專業的綜合課或是閱讀課相結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相對傳統的安全教育授課模式,因為和自己的專業相結合會更讓學生印象深刻。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與時俱進,不斷搜取實時案例用于專業課堂中。同時要求學生以發表的形式將安全問題與外語結合進行發表,提高學生外語能力的同時也提高自身對安全教育的認識。
(2)社會與學校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校教師對于安全教育的認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實時案例的收取一般也是來自媒體。另外對實際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也不夠專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安全教育的問題,我們需全社會人士一起行動起來。邀請安全方面的專家走向校園的課堂跟學生分享他們真實處理過的各種安全問題。教授學生實際面臨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這種社會與學校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更直觀更深動的方式走進學生課堂。將一講一聽的傳統課堂變成一問一答一演練的3D課堂。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構建,加深學生對課堂的印象。
(3)以微課等網課形式進行授課
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專業課程任務的繁重,對于安全教育這一類非專業課往往采取人到心不到的上課態度。或是在安全教育課程上忙專業課的事。時間緊迫,專業學業壓力大是目前學生面臨的困境,而此時的安全教育課程成了放松課,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太好。另一方面,手機、網絡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將授課內容以微課的形式進行。讓學生觀看相應視頻加入討論,用手機就可以完成課程的學習,又可以隨時進行再次觀看。這不僅讓學生留出更多時間學習專業知識,又可以加強安全教育。
2.4 結合東盟語種增加目的國的安全教育
目前我校的東盟語種都采用國內外相加的培養方式。以泰語本科為例,我校泰語本科采用3+1的培養模式。大四去泰國留學,畢業論文也在泰國完成。學生在泰國的時間一般為一年,有些學生畢業后會在泰國工作,在泰國的時間就更長。在這一年期間學生的安全問題是我們最應該關心的問題。一方面學生在異國他鄉出現安全問題無法第一時間處理。另一方面由于網絡信息的發達針對留學生的各種詐騙問題日漸增多。而與此同時,由于兩國文化的碰撞也會產生種相關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在安全教育課程上有針對性地增加目的國的安全教育內容。從目的國的法律、文化、生活習慣、社會風氣、常見的跨國安全問題等方面進行授課。以上面的泰語專業為例,在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還需增加泰國的法律,泰國人的生活習慣比如對待人妖的態度,在泰國應該注意的常見安全問題,遇到問題解決的方法等安全常識內容。
3 國際化的安全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需求的不斷國際化。國人走出國門的機會也不斷變大。特別是對我校東盟語種專業的學生來說,出國留學或是出國工作已成為一件習以為常的事。傳統的安全教育模式已不符合當前的社會環境。國際化的安全教育是當前安全教育課程改革的必然結果。結合我校東盟語種專業的特色,加強國際化安全教育,是對我校東盟語專業學生出國留學工作的一種保障。
4 結語
對安全教育課程的各種改革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安全,特別是生命安全。加強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讓學生學會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別人的生命是我們安全教育的最根本目標。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各項安全教育工作。東盟語種專業是我校的特色專業,只有保障學生在國外學習工作的安全,才能不斷加強這些專業的建設。這就需要專業課教師、安全教育課程教師、輔導員、校領導等各方面的相互協作。如何將安全教育課更好地引進外語(東盟語種)專業課中,這將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郭亞芳.《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13(22):111.
[2]郭鳳安.大學生安全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莫麗燕.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改革探討[J].智富時代,2015(6):276.
[4]申紅.東盟小語種人才培育發展的現狀與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4(8):250-251.
[5]劉明錄,蔣美榮.廣西東盟小語種人才的開發現狀及發展策略探析[J].創新,2010(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