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雪萍
摘要:有人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登上金字塔頂,一種是鷹,另一種就是蝸牛。毋庸置疑,誰都愿意做翱翔藍天的雄鷹,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雄鷹呢?作者就不是“雄鷹”,只是一只“蝸牛”。作者性格內向,很羨慕在學生面前侃侃而談的同行;作者曾經很努力地學習過如何講話,可是效果甚微。
關鍵詞:班主任;溝通;發現;改變;教書育人
在教學生涯的前十二年,我的教師路基本是平坦的。2017年,因為工作調動,我來到了新學校,同時考驗也來了。于是,不服輸的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一小步一小步地超越自己,努力向上爬,絕不能拖大家的后腿。
一、蝸牛初登塔頂,路途遙遠,耐心是基礎
2018年,我擔任了班主任工作。關于班主任工作,我是一名新手,我要學的東西太多,我還不是那種一點就通,一學就會的“雄鷹”,我是一只在慢慢爬著的“蝸牛”。
(一)快速熟悉班上的學生
這兩年明顯記性不大好,所以我采取的做法是讓他們坐好,我一組一組地給他們拍照,然后讓家人幫我彩印出來,我標上名字,一個一個地認識他們。
(二)親力親為做一些事,班主任也參與其中
學校操場的衛生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學生也不愿意干,輪到我們班的時候,我卷起袖子,跟他們一起干,他們也就干得熱火朝天了。
(三)改變值日時間,保證早讀和午測的質量
學生之前養成了利用早讀和午測的時間去值日,我發現不但勞動委員辛苦,教師也辛苦。于是我改了時間,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學后就讓他們值日,然后組長拍照回來給我看,這樣他們的早讀和午測的人會齊很多,一定程度保證了早讀和午測的質量。
(四)善于發現待進生的優點,多與待進生及其家長溝通
我們班的小李同學,喜歡不打招呼就自行出入教室,與很多科教師都是敵對的狀態,一般我跟他聊天,他都不看著我,平時看到我也不打招呼,偶爾有一次,我聽到他說的一句:“這里只有生物老師懂我。”我知道他并沒有如大家所看到的那么孤僻。于是我跟生物教師“取了經”,原來我忽略了挖掘他身上的閃光點。剛好機會來了,小李同學很熱愛體育運動,他主動跟我說要報名班里的接力賽,還給了我一個口號建議,我征詢了全班同學的意見,一致通過了小李同學的建議,運動會之后,我還把這個口號當作班級文化建設的一部分貼在教室前面。小李同學有了一些改變,比如:在樓梯上碰到我,他會羞澀地喊我一聲:“老師。”雖然他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教育是循序漸進的,教育的道路也是曲折艱辛的,我還在慢慢求索。
還有小周同學,經常上課期間滿校園游蕩、抽煙、遲到、頂撞教師、拍桌子……可謂是我們眼中的問題學生。九年級重新分班,他來到了我的班上。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他的成長與進步,他準時來到了課室,沒有遲到,我還給他媽媽發了表揚信,并親自打電話給他的媽媽,表揚了他的進步,然后與他約法三章:第一,準時到課室上課;第二,不帶手機;第三,上課過程中不隨意到校園里游蕩。沒想到,他竟然很爽快地答應了,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同時我也意識到,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追求進步的,只是有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強一些,有一些孩子自控能力弱一些。小周同學也不例外。現在他每天都準時來到課室,開學兩周,只遲到了一次,上課也能坐在教室里,沒有出去游蕩過一次,我內心里真的很為他高興,這是教書育人獨有的喜悅。當然,我也明白,跟其他學生相比,他現在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相信,他會慢慢進步的。通過我和孩子們的努力,我們班在每個學期的三次文明班評比中均獲得了“文明班”的榮譽稱號。
二、蝸牛初登塔頂,行程艱辛,克難而上是良方
這幾年,我跟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只“蝸牛”,如果我要爬上山頂,我要學的東西很多,我不能誤導我的學生。
(一)縮短上課講課的時間,留一定的時間處理練習冊
一開始我總是怕學生不懂,所以不停地講,其實主要是我的問題,因為不熟悉課程內容,我就有一種錯覺,覺得他們還有沒懂,結果我講得太多了,他們會更難消化,而且,由于沒有講練結合,學生的收獲也很少,練習冊布置回家做,學生都是應付了事或者回校找其他同學的抄完了事,作業質量很差。現在的情況好多了,我基本上在課堂上處理大部分的練習,作業質量大大提高。
(二)敢于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增加做題的量
剛開始我總是覺得,做一本練習冊,上交上來都是寥寥無幾,質量也參差不齊,所以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做好基本的練習就行了,但是對學生的要求低了,他們反饋回來達到的要求會更低,所以這學期我要求他們做的習題量必須不少于兩本,至于獲取途徑他們自行解決。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改變一下,說不定他們會有一定的飛躍。
(三)抓一些學生來問問題
現在的學生不愛問問題了,我就時不時抓一些學生來辦公室,問他一些問題,看他會不會回答,遇到不會回答的再給他分析。慢慢地,來辦公室問我問題的學生逐漸多了。
(四)課后多與學生溝通交流
每個班的學生通訊錄我是隨身放在身上的。例如,我要求他們每天回家要讀五分鐘的書,他們很多都是不讀的,我就隨機抽幾個學生的電話打一打,了解他在家的學習情況和讀書情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隨便布置任務的。
三、蝸牛初登塔頂,任重道遠,終生學習是源泉
有道是“根深才能葉茂”“水厚方能負舟”,作為新時代的教師,知識儲備不足,教學中必定捉襟見肘;反之,若具備了扎實的知識功底,課堂上必能舉一反三,游刃有余。對于物理的教學,我是邊學邊教,我清楚地知道,學高才能為師,自己都不行,怎么做學生的教師呢?所以,我會利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時間自己去做做題,利用網絡去了解物理知識的新動態,力求讓自己懂得多一點,再多一點。
四、結語
這是我的教書育人之路,一只蝸牛在爬山過程中的一點做法和體會。無限風光在險峰,希望我這只蝸牛能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一小步一小步地超越自己,努力向上爬,最終領略到山頂的絕美風光,我期待著,我也在努力著。
參考文獻:
[1]趙鳳紅.談語文教學與教書育人[J].課程教育研究,2018(8).
[2]劉翠剛.教書育人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J].成才之路,2007(31).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