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是極為重要的內容,是保障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同時也有實現轉型的機遇.基于此,企業如何根據“互聯網+”的特點改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將是每一個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趨勢入手,分析“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善對策,以期望有效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互聯網+” 企業 人力資源管理
一、引言
企業人力資源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具體來講是嚴格按照企業(組織)以及員工個體發展的實際需求,進而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優化、合理應用、科學管理。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如思維模式固化、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都將對企業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基于此,為了保障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的目標,應當充分結合“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明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對策進行改善。
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分析
(一)大數據得以充分應用
“互聯網+”背景下,大數據技術早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其中在人才招聘、培訓、管理、應用等方面實現了充分應用,這也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企業角度來講,需要重視大數據并做好大數據分析工作;從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角度來講,應當樹立基于大數據的信息化思維,善于對文件檔案開展數據信息化工作。依托大數據可快速查找、全面分析企業各類人才的信息,可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進而讓人力資源管理更加高效。
(二)社會媒體的廣泛應用
“互聯網+”背景下,各類新興媒體快速崛起,尤其是社交平臺如今已經步入成熟與完善的階段,同時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依托社會媒體,員工的社交方式日趨多樣化,他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企業的動態,并在社交平臺進行評論,如提出一些建議、提出一些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看法,也會留下一些反饋信息。對于企業來講,通過社會媒體和社交平臺,并借助大數據分析工具,可充分了解員工對企業的不同看法,加之互聯網具有隱蔽性,所以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了解到的信息通常比較客觀、全面,這一點有助于改進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并有利于企業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三)跨界思維的高度融合
“互聯網+”背景下,跨界思維不能忽視。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單一的知識結構型人才已經無法滿足行業企業的市場競爭需求,而這一趨勢還將不斷擴大到更多行業領域。對此,企業要充分認清發展趨勢,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樹立跨界思維,并充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針對性地引進或者是培養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同時,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考評體系,促進人才實現多元化發展,將能夠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思維模式固化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傳統人力資源方式受到巨大沖擊,并隨著市場競爭的變化、企業的需求、員工的需求等,逐步暴露出更多的弊端,已經難以滿足“互聯網+”的趨勢。但面對“互聯網+”如此強大的沖擊,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模式陷入固化泥潭,如未充分看到大數據的優勢、未意識到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未認識到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價值等。由于思維模式固化,進一步導致人力資源管理缺乏實效性,以至于整個人力資源管理效率極低,最終可能導致企業發展陷入困境。
(二)缺乏綜合型的高素質管理人才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科學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大,也標志著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反之,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未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將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應用科學技術主要還是依賴于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但目前來講很多企業均缺乏這類人才或者是未重視培養這類人才,以至于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出現各類問題,如招聘與崗位需求不符、培訓效果不佳、人力流失嚴重等。
(三)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很多企業并未充分適應,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并不完善,主要是未充分結合“互聯網+”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趨勢優化管理機制,如人才招聘、引進、培訓、應用、考核等方面未充分依托信息技術進行高度融合,以致部分管理環節脫節,從而影響到了管理實效性。同時,部分企業為結合“互聯網+”的需求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如未完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導致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其中大數據技術、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等方面是薄弱部分。
四、“互聯網+”背景下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
“互聯網+”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需要不斷改善,首先需要從管理層的思維入手,著重考慮“互聯網+”的企業戰略發展需求以及人的互動性需求。例如,企業與員工的互動、員工之間的互動,包括信息反饋、采集、整合與優化,一旦具備這樣的思維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借助大數據技術將可以及時獲得企業以及員工的實際情況,這樣信息數據都將有助于改善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弊端。“互聯網+”思維模式下,除人力資源管理員以及其他高層之外,員工將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參與者,他們所反饋的信息、需求,其中一部分將會得到認可與重視,這樣再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可讓員工擁戴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從而共同努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依托“互聯網+”思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
在“互聯網+”的人力資源管理思維基礎上,建議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大相關技術的投入力度,如網絡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優化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平臺能夠與企業戰略需求、市場需求、員工需求等方面接軌。借助網絡信息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能夠及時分析企業發展需求與人才需求之間的關系;各個部門可以依托平臺,及時將崗位需求信息反饋給人力資源管理中心,由人力資源采取針對性措施,確保人才能夠在適宜的崗位上發揮其巨大價值。
例如,人才招聘,可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平臺與外部互聯網人才招聘平臺進行對接,一方面可以對傳統的招聘模式,如社會招聘、校園招聘進行優化,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各類APP進行多渠道招聘。又如,人才培養。企業缺乏綜合型的高素質管理人才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其他生產線、銷售線無法提升效率的關鍵,因此人才培養不僅要針對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還要結合企業需求做好其他領域的人才培養,且培訓必須具備針對性,可通過信息技術前期了解管理層以及員工的培訓需求,從而提供培訓課程,可以是企業培訓,也可以是網絡精品課程資源,完成培訓之后需及時進行考評,可與培訓者績效掛鉤,將有利于保障培訓的質量,并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企業人力資源機制理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這樣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對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來講,企業應當明確其在完善與執行機制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建議充分突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地位,并使其能夠明確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規劃、組織以及落實任務;同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完善人才需求、招聘、培訓、使用、考核等各方面的機制,力求打造符合企業戰略目標發展的“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例如,在績效考核方面,一方面是采用信息化的考核,將各項績效量化,使其考核明細化、直觀化;另一方面,則是加強與員工的互動,也就是善于收集員工對績效的意見,從而改善績效管理機制進行,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企業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從而明確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并加以改善。只有與時俱進地作出改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升,進而促進企業實現健康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為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鄔芬.互聯網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5):129.
[2] 姜永.互聯網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思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