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立恒
摘 要:教師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重視指導學生的英語閱讀,培養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理解能力。英語閱讀能力關系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以及英語的輸出。學生的英語水平各有高低,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統籌兼顧。為了改善教學弊端,探討分層指導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對英語的敏感度分層,對英語閱讀能力輸出的高低分層,由此展開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助力學生在分層指導模式下能夠有效提升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模式;英語教學
一、分層指導模式的含義
分層指導模式的英語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將他們進行英語能力水平的分層。對學生采用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先對學生進行水平測試,其主要從智力與其他方面對學生進行測試,對測驗的結果進行分析,最后進行分組。由此將他們分成階梯式小組,使其更好地完成英語教學活動。在此期間,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在教學中始終秉承以學生為本的理念[1]。
二、分層指導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分層指導就是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適當的分層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可有效幫助全體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因為自身的水平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會產生一定差異,如果教師忽略這一點實施一體化教學,很難收獲有效的教學效果,學生難以在英語閱讀板塊獲得發展與進步。分層指導模式教學則突破了這一難點,針對學生的水平分層教學,達到高效教學的效果。
以人為本的思想始終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內核,這要求教師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適應分層教學。教師應注意進行有層次的教學,但對待學生的態度要一視同仁,嚴禁因為成績的好壞區別對待學生[2]。
三、分層指導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實施
1.科學分層
在分層指導教學模式中,階梯原理在其中應得到充分運用。根據不同階梯層次的學生實施差異化教學,適應學生的英語能力,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促使其主動學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還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此過程中彼此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2.內容分層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在學生的英語能力呈現出階梯水平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譬如,對于英語課文學生A能充分理解并吸收,但是學生B理解困難,很難融入此刻的教學氛圍,因此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難度分層,實施針對性內容教學,以此幫助學生彌補不足,從而更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與此同時,教學中的提問也需要同步改革,對于課堂上的提問,教師可以根據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在提問的時候從學生的水平入手,對問題進行難易程度的增減,讓學生有回答的能力與空間,滿足學生成功回答問題的心理,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對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挑戰,需要教師能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這種形式,分層教學模式下教授的內容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體會到相同的學習樂趣,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不斷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敏感度,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英語閱讀,以此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綜合素養。
3.分層布置課后作業
在結束英語課堂授課后,教師一般會給學生留有課后作業,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鞏固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還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通常是大鍋飯形式,這種一體式的安排會使課后作業失去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安排課后作業時,應該進行作業分層,布置適合學生水平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從中感到適宜的難度,最終提升英語水平。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充分理解學生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建構新時代學習觀念,給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宜的優質教育教學環境,從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加深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分層指導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建立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實施分層指導模式教學,不僅能調動不同水平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也能使英語教師在分層模式教學中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優化授課方式,有效完成教學目標,達成育人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蘇敏.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優化與完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51):95-96.
[2]靳艷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導引模式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42):139.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