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靜/天津師范大學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采用理論講解為主、實踐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改革以及高校實踐育人教學理念的不斷推進,傳統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思政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也應與時俱進,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探究式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能夠積極促進學生進行意義建構,符合當前高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越來越多的高校逐漸認識到思政實踐教學課對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大力的支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相應的教學課時以及充足的活動經費,使得探究式學習模式實施的硬件要求得以保證,并且能夠做到常態化、有序化、系統化。

圖1 基于探究式教學模式實踐教學
在傳統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師生互動,且教學內容刻板守舊,局限于課本教材中,沒有與當前的時事政治或是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聯系起來,無法幫助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切實體會到思政理論知識的“有用性”,久而久之使得大學生們逐漸失去對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學習興趣,導致思政課的育人實效難以發揮。
傳統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中,缺乏師生互動和生生交流,教學環節簡單,教學效果不理想。將探究式學習模式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環節中,對大學生的思辨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促進意義。伴隨著當今網絡的快速發展,為學生們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臺,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局限性,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以及學生的意義建構。結合實踐教學實際,筆者構建了探究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該模式從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著手,以探究性學習的四個過程為牽引進行構建。
1、情境創設
教學情境創設將教師、教學內容、學生連接為一個有機整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確立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探究方向。
教師在剖出問題前,應對學生進行充分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了解教學對象的年級、專業、特點,針對學生特點,結合當前的時事政治和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出具有探討性、實用性、時效性的問題,確保創設情境的有效性。
2、確定選題
確定選題環節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們將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感知,根據個人特點,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探究方向。教師根據學生活動及時給予適當的指導意見,并與學生展開互動交流。
學生在此環節需要對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并擬定探究主題。教師根據選題內容指導學生分組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3、實踐探究
在實踐探究環節中,學生們以問題為導向共同協作,體驗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的有效融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能能力和表達能力。
在任務導向型的小組協作模式下,學生充分掌握學習的自主權,每位學生都能實際參與進來,對待理論知識不再限于認知范疇,而是通過主動建構,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增強實踐能力,提高育人實效。
4、展示總評
展示總評是探究式學習模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鼓勵學生們進行成果展示、互評交流。評價主體包括教師、小組成員和學生本人。教師評價是教師依據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質量以及成果的展示效果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實現以評促學,推動核心素養發展。小組成員互評是指小組內每位成員對其他成員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的貢獻進行評價,為確保評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評價可以采用匿名的形式進行。自我評價是指學生本人對自己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進行總結、反思,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教訓,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
探究式學習模式能夠較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整個學習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溝通,大大提高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便捷性,提高探究式學習模式的學習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具有以下三點優勢。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課中,老師拋出的“問題”應該具有典型性、獨特性、時代性和實用性,最好能夠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情感升華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最容易被忽視同時又是最難達到的環節?;谔骄渴浇虒W模式的實踐教學通過情境創設,較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讓學生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知性認知,深挖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思想引領,發揮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育人實效。
思政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缺一不可,二者相輔相成卻又各自獨立。缺少理論指引的實踐是盲目的,沒有實踐支撐的理論是空洞的?;谔骄渴浇虒W模式的實踐教學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小組協作式學習,讓小組成員在實踐中展開思辨,在實踐中內化理論知識,讓學生們能夠“知善”,同時又在“知善”后外化于實踐過程中。每位小組成員在各自的分工內感受實踐教學的熏陶,在生活中踐行德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同與信服,進而積極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中去。
教師作為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指導者,其任務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探究方向、評價學生探究結果。然而思政課的內容并非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時代發展和大學生的特點做出動態性調整,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也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思政課實踐教師能夠與時俱進,在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大學生們的所思所想,滿足學生在探究式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