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婷
摘 要:多難興邦,玉汝于成。2020年的開年之初,疫情突發,全國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嚴峻的形勢,我校響應了國家教育部的號召,在第一時間部署相關德育工作,為我校師生駐建心理防線,感疫情中的責任和擔當,以及體會眾志成城的精神起到了積極推進的作用。
關鍵詞:特殊時期;德育工作;學生和家長;德育課程
今年的春節是獨一無二的,它脫下了往常新年熱鬧非凡的外衣,穿上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一個眼睛看不到的敵人,為了有效控制住病情的傳播,國家教育部作出統部署,中小學、幼兒園春季將延期開學。假期雖然延長了,但是學習不能耽誤,生活不能無序。為了讓孩子能夠不出門就能有計劃地且快樂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在線上如火如荼地開展。線上學習不僅僅只是學習學科知識,還包括疫情期間德育。眾所周知,德育是教育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它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靈魂關鍵,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所在。因此,我校的德育工作也將此作為中心,積極開展了以下德育活動:
一、上層建筑發揮引領作用
特殊時間,為了確保學校師生安全健康,我校積極響應了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了解并嚴格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及時切迅速的設立了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的防疫應急小組。應急小組的任務包括教學、德育、防控等工作。與此同時,以教導主任、年級組長和各班主任為核心成員的教學小組也成立了。目的就是能夠加強家校聯系,開展德育活動,確保學生和家長能夠及時收到有關疫情的權威信息以及準確科學的抗疫知識,從而真正做到穩定學生和家長的情緒,并及時對其進行妥帖的心理輔導。
二、德育課程堅決貫徹落實
疫情來勢洶洶,義烏市各學校都響應教育部門的“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號召,借助微信、釘釘等平臺積極開展線上德育活動。在這特殊的時期,我校開展了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德育課程,相信孩子們定會在德育課程中淬煉品格,收獲成長。
(一)健康防護課程
1、每天按時向班主任上報所在地、健康狀況等。
2、及時關注微信群和釘釘群,掌握科學防護知識,包括“洗手的正確方法”“口罩戴多久要更換”、"打噴嚏正確處理方式″等等。
3、疫情防控手抄報設計、口號征集活動以及“助力疫情”視頻宣傳活動,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
健康的身體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至關重要。在這特殊的時期,必須讓學生重視身體以及心理健康以及生命的重要性,因此,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防疫知識宣傳,使學生充分了解了疫情防控知識,提高了健康意識和自我防控能力,同時為武漢送去加油和祝福,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有積極意義。
(二)素養提升課程
1、聽兩首愛囯歌曲,并學唱其中一首。
2、完成一幅“助力疫情”的書法、美術作品。
3、創作兩個手工作品。
精彩紛呈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孩子們的愛國之情,學會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對祖國、對人民以及對家鄉的責任感。
(三)愛國愛家課程
線上學習英雄事跡。教師可以通過微信、釘釘等平臺分享有關抗疫一線的英雄人物的采訪、事跡,讓孩子們清晰地了解以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大批科學家、白衣天使、大批軍人、公務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參與防疫的人員的偉大與崇高。讓孩子們從這些平凡人的英雄身上感受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習他們的堅毅品格和無私奉獻的品德,以此樹立心中的目標。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今日的小學生必定會成為未來二三十年的國之棟梁,因此愛國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當代小學生必須要有“熱愛祖國,矢志不渝”的決心,還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而這些都可以在抗疫前線的沖鋒戰士身上學到。他們用自身行動,給學生敘述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幫助孩子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深刻意識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可貴,讓孩子們了解了珍惜現在、立足當下的至關重要,激發了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以及決心。
(四)經典悅讀課程
1、親子共讀兩本好書。
2、摘抄好詞佳句。
3、分享讀書感悟。
此項課程不僅希望學生能夠多讀書、讀好書,而且號召家長們能夠放下手機,學會和孩子多溝通,讓孩子體會團隊的作用。讓學生通過閱讀、寫讀書筆記、分享閱讀體驗和讀書感悟的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五)快樂運動課程
此項課程的設置是想讓孩子們明確健康身體的重要性,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抵抗病毒的侵襲。因此,我們在課程中不僅分享了健康且合理的作息時間,而且還提倡家長和孩子在家都能進行的體育鍛煉活動,同時要求孩子在家每天堅持跳繩、仰臥起坐和坐位體前屈等運動,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親子共同健身的活動形式也使每個家庭在這場疫情中收獲親情,讓每位孩子意識到生命的可貴、健康的珍貴。
三、心理疏導正能量
駐建心理防線,打贏抗疫戰。為了了解我校學生在家的心理狀態,我校開展了一次“新型肺炎心理防護”的網絡問卷調查,班主任根據各班學生調查結果為學生進行了線上宣講,并錄制疫情心理防護課程,宣傳正確的抗疫知識,緩解學生和家長的緊張心理。同時,通過語音播報或錄音的形式為家長和學生送去疫情心理防護課,并通過微信私信的形式進行交流。
中國教育家嚴九章說:“教育工作要做的成功,要做到事半功倍,其實也不難,重教人不重教書,重教育不重教授,這是成功之道,這是成功的為師之道”,這里的“教人”、”教育“就是指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應是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交織著進行,它滲透在教學工作和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疫情無情,人有情。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能鼓起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越能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這特殊的時期,我校師生在學校開辟的德育天地里將收獲人間真情,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曲力利. 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J]. 教育教學論壇, 2011, 000(011):145.
[2]譚敦成, 譚友勝. 農村中小學德育教育之我見[J]. 讀書文摘, 2017, 000(0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