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楠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中小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目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市場上的主力軍,引領著市場,我國中小企業都會面臨成本控制問題。加強成本控制可以使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高效的利用了企業的資源。本文主要從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應對建議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以達到中小企業經濟利益高效增長的目的,促進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存在問題;戰略性發展
目前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崛起,成本控制在中小企業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經營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是成本控制存在一些薄弱點,缺少完善的體制,那么加強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是目前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因此我們要制定相應的策略、完善相應的體制、樹立正確的成本理念、使用科學的方法來控制企業的成本。大幅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形成企業成本最低、利潤最大化的局面,以實現中小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戰略目標。
一、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現狀
現階段中小企業對于成本的控制處于摸索階段,部分企業著眼于短期成本,而忽略了長期成本的重要性。一般中小企業是由幾個自然人股東組建成的公司。存續時間較短的企業在經營初期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可能導致企業后續現金流供應不足;存續時間較長的企業競爭力不足,無法獲得預期經濟利益。企業將重心放在了生產經營的管理上,卻忽略了許多外部環境因素如顧客的滿意度及需求、行業中的競爭等。預算人員在制定與成本相關的預算時也存在著些許問題。如生產經營過程中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收入不匹配、找不到問題出現的原因,使得企業生產經營效率低下,入不敷出。由于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低、較為容易獲得利潤、可以隨著市場競爭的改變而改變。導致許多企業忽略對成本問題的管理,缺乏對于長期發展的規劃。目前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信息技術良莠不齊、信息質量不高、規章制度不太健全也妨礙了中小企業對成本的控制。
二、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員工缺乏一定的責任感思想觀念落后。在工作中每個員工只負責與自己工作相關的任務,不能夠融入到集體工作中,使得企業難以控制各個部門的生產成本。許多員工認為,成本控制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其他部門不相關。缺乏集體意識,導致參與性差,積極度不高。各個職能部門之間溝通不良,信息交流存在時間差。絕大多數企業缺少成本的核心控制人員,不能有效的進行溝通,各部門的資源難以達到共享狀態,使得成本控制停滯在起步階段。
只關注顯性成本,忽略隱性成本。顯性成本是指有實際的現金流出的成本,隱性成本是指隱藏于企業的總成本之中游離在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以中小型企業包裝印刷企業為例,中小企業主要以采購便宜的原材料,雇傭廉價的勞動力來適當的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顯性成本的支出。但是很有可能會使產品質量不過關,降低生產效率。導致企業的收益不佳,發展過于緩慢。隱形成本不只包含上述兩點。還包括其他的損失例如機器的使用年限,內部的消耗再加上無形的損失,例如企業的信譽問題,培訓員工所發生的經費支出,都是無法在顯性成本中體現出來的。忽略隱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這經營隱患。
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大多數的成本管理制度浮于表面,沒有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有些員工會認為控制成本與自身利益無關,控制成本只是替老板節省支出。不能明確了解市場的需要,生產的產品不符合當今社會的需要,片面的認為,只要大幅度的提高產量就可以攤薄固定成本,最終會造成大量存貨的堆積,存貨的持有成本大幅度提升,使大量的成本被浪費。
忽略價值鏈的作用,不能明確價值鏈的含義。對于價值鏈上、下游關系沒有精準的認知。忽略與競爭對手和行業平均值之間的比較,無法得出有用結論。有些企業大力宣傳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的確控制了非系統成本的支出,但是沒有從根源上來節約成本。中小企業的主要成本發生于生產、采購等環節。部分企業不重視采購環節成本的支出,沒有一個合理明確的規定,在采購時間、采購數量上沒有明確的計劃,可能會產生大量的運輸成本,造成成本的浪費。
三、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應對建議
1.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結構
建立員工的責任意識感。將企業的利益與員工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定期培訓員工,增強員工的執業水平與技能。積極建立員工激勵機制,不斷完善企業成本控制的條款,提高員工的自主性與積極性,使員工愿意并且主動的參加到成本控制問題中來,使其具有參與感。改變管理者及員工對于成本控制片面的看法,加強成本控制意識培養,提高員工對成本的認知水平。建立專職部門,實施職責分離,成立專門的部門對成本控制加以監管以市場為導向來確定生產計劃。根據市場對于產品的需求來制定生產計劃,實行產品多元化生產,防止產品供不應求和產品生產過剩。使用目標市場定價法,先根據歷史銷售量來確定目標價格,在通過對成本的合理把控,確定成本的合理上限。在有效的降低成本的過程中實現對成本的控制并達到利潤最大化。
2.加強對企業的控制
采用適時生產制,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根據市場的需要來調整企業的生產,以銷定產,來規避中小企業規模資金的限制,抓住重點關注對象。完善各個環節的生產成本控制,把握價值鏈上的所有成本。例如在研發設計階段,可以以問卷的形式調查目前市場上的偏好,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來設計生產產品。在生產制造環節,要嚴格把握各項支出成本,在采購質量較好的商品的基礎上,使成本達到最小值。避免出現成本浪費的狀態。加強企業內外部門之間的協調。成本管理不是某一部門的職責,不應該在管理中單獨運作。它要求企業各部門之間整體協調運作,發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3.加強對新知識的學習
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加強對技術的學習來改善自身弱點。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興技術逐步代替傳統方法。新型技術一方面節約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減少了人為可操縱的漏洞,縮短管理者做出決策的時間,標準化技術。大力推廣計算機技術,實行電子記賬與手工記賬雙管齊下,各個部門統一使用EXCEL表格,使各項成本支出一目了然,高效的進行數據的傳輸,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管理者的預測和分析。建立新的信息技術平臺。在信息技術平臺中體現出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分銷、客服等成本,高效快捷的上傳和處理成本,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準確性,提高了成本控制工作的效率,促使成本活動順利展開,大大的節約了工作時間。創立企業資源計劃模型系統,將整個企業中的信息進行有條理的整合,并采用模塊化的方式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將原來分散在企業各個角落的數據整合起來,并提升其準確性。通過構建ERP系統及供應管理模式,使企業與原材料供應商之間緊密結合,增強市場變動能力,有助于價值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溝通與發展。
總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建立健全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如何加強成本控制已經成為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中小企業要想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要對成本有著合理化的管控,只有降低營運成本才能實現成本方面的優勢。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基數龐大,在對于成本管理上仍存在著諸多困難。只有建立健全內部成本控制體系,加強對成本的控制才能使經濟利潤提高,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張曦.分析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財會學習,2018(29):100+102.
[2] 魏露露.淺談我國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J].北方經貿,2017(07):142-143.
[3] 武慧芹.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問題與措施[J].現代企業,2018(11):21-22.
[4] 趙慶收.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18,12(3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