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
一、引言
學生是一個活動而分散的個體,學校使其匯集。校園是他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每天都有接近九個小時的時間,他們要在這個環境中學習、鍛煉、娛樂。自然,在學校當中發生意外傷害的比率就最大。意外傷害的發生,勢必會聯系到責任分割、賠償等問題。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個比較尷尬的現象。
二、學生傷害發生情況分布
統計可得,學生傷害發生情況最多的是上下學、校內、家中、和體育活動,分別占傷害發生比率的21.3%、25.0%、19.5%、15.2%。
三、學生校園意外傷害理賠分析
(一)百元門檻,打擊小額賠付
2018年,我區保險理賠制度發生改革。由以前的“每筆理賠單50元免賠,其余部分按80%賠付。”的理賠制度改為“每筆案例100元免賠,其余部分按80%賠付。”這個制度的出臺,大大抵制了學生家長申請理賠的熱情。校內出險以扭傷為主,此類的病例花費大概在200元左右。(含一個90元CR,另加幾種消炎去腫的藥物)去除100元免賠,即使醫生所開的全是醫保藥的話,還有不到80元可以賠付。家長需要到醫院補開“診斷證明”、“機打處方”等必須證明。中學生的家長都處在中青年階段,大多都是上班一族,讓他們請假為不到百元奔波,似乎不太現實。這就促使了很多的家長主動放棄找保險公司理賠的權利。在2018年,放棄理賠的案例高達34%。即使是放棄理賠最少的一年也有17%之多。
(二)保險公司條例的修改,大大減少了賠付的比例
1.2019年,貓犬傷害不在賠付之列。
2.本區附近的軍醫院不是指定醫院,家長沒有及時聯系學校或保險公司,導致不能賠付。
3.2018年以前,住院比例是:人民幣100元以上1000元下,按50%賠付。人民幣1000元以上5000元下,按60%賠付。人民幣5000元以上10000元下,按70%賠付。人民幣10000元以上30000元下,按80%賠付。30000元以上按90%賠付。2009年以后,在一級醫院報銷比例為65%,在二級醫院起付標準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在三級醫院付標準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
(三)分析目前保險理賠情況
2018年9月,我農村地區也全部實行了某某市社會保險制度。在保險的推行中,我們除了要面對以前的新華人壽保險,還要面對社會保險,投保工作比較混亂。社會保險和人壽保險都要分食一杯羹,“學生意外團體險”這塊大蛋糕,越發誘人。有競爭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事情,競爭可以增進服務,提高賠付率等等。歸于現實,我市保險行業尚處于壟斷階段,政府調控之中。社會保險和新華人壽在經過無數次的和諧之后,終于達成了目前協議。可惜的是,除了我們在投保時的手續更加繁瑣之外,貌似沒有其他有利于學生的改變。
四、意外傷害存在糾紛的情況分析
(一)體育課上發生的意外傷害
體育課上發生意外傷害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體育教師組織調動得再合理,準備活動再充分,也難免會有意外發生。學生是獨立個體,他往往會在某一時刻突然興起,去試著在教師的視線之外做某個危險動作,而導致意外發生。課上意外,家長往往會和學校產生的糾紛。事發之后,教案的封存、當事人證的調查、領導的談話,如此之類的舉動嚴重傷害了任課教師,挫傷了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
(二)學生上下學途中傷害,歧義較多
學生上下學發生的傷害,占很大比例的案例中有第三者的存在。保險公司只會對第三者賠付后,超出當事人自己治療花費的差額部分進行按比例賠付。在上下學途中的意外,多為學生騎車與機動車輛發生碰撞,部分機動車輛撞人后逃逸,給發生意外的學生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
(三)校園內傷害是糾紛存在的重點
校園內傷害分為兩個極端。大多為扭傷、擦傷等小傷害,此類的傷害不會發生沖突和糾紛,花費也不會很多。有少部分的傷害就比較意外,如,玻璃掉落割傷靜脈、學生撞到某一尖銳的物體上等,都會導致學生有較為嚴重的傷害。這就要求保險公司給予較大金額的賠付。現實統計,3000元的意外傷害花費,保險公司賠付大概在2000元左右,仍有1000元的差額需要家長和學校來協商解決。
五、學生意外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學生意外保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緩解了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使家庭的經濟損失降到最小。但是,在投保學生每年的不超過3%的出險率面前,意外保險制度似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保險公司壟斷,無競爭
學生投保沒有第二選擇面。保險賠付條例任由保險公司單方面改動,投保人權益得不到保護。即使社會保險的出現也沒有改變人壽一家穩坐“釣魚船”的時態。
(二)賠付手續繁瑣
全面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以來,意外傷害賠付的手續就變得更加繁瑣。學生因意外傷害發生的醫療費用,3000元以下的由學生意外險基金予以報銷;3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相關規定報銷。自然,如果花費30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就要分別去人壽和社保兩個部門索賠。2010年,經過政府的協調,基本實現了人壽和社保電子劃撥,解決了出險后理賠難的問題。
(三)參保險種不適合學生
目前,我們投保的是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保險,這種保險能夠保證學生在校期間因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獲得相應的醫療補償,基本可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的生命安全。但是,這種保險也有他的弊端。例如,學生必須要住院才能獲得保險公司相應的醫療費用報銷,不住院不給報銷。而實際情況是學生在校期間得了需要住院治療的重大疾病和意外傷害很少,如果真的需要住院,那么這個學生家庭的花費將是巨大的,而報銷的比例卻比較小,而且上限是兩萬元。因此可以說這樣的學生保險制度是小病保不了,大病保不好。
六、建議
(一)設立“學生意外傷害基金”,解除學校解決小型意外傷害事故的后顧之憂。
(二)多家保險公司競標“學生意外團體保險”,增加競爭,促進保險公司的服務。加快理賠速度、改善理賠態度、加大賠付比例,使投保家庭享受應得的服務。
(三)繼續推行《校方責任保險》,完善校園傷害事故風險管理機制。使學校在大的傷害面前有所保障。
學生意外傷害事故的良好解決,影響到學校的管理、學校的教學。特別是我們體育教師,在教授危險系數大的體育項目時,不會有教學之外的其他負擔,有利于體育教學的正常順利進行。政府的保險導向是明智的,但是他需要我們一線的操作人員不斷地去積累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把問題再回饋到上層。社會的和諧快速發展,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以促進進步為己任,相信社會很快會有更大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李安樟.意外傷害保險最適合老年人[J].老同志之友.2009年12期.
[2]初可佳.農戶小額意外傷害保險需求意愿的實證分析[J].暨南學報.2011年04期.